放生功德:放生中对放生功德的理解

杀生就是杀自己,放生就是放自己。

放有情众生都有功德,对无情众生也要有一颗恭敬之心,不能随意损毁,肆意浪费。得清净心才有功德,否则只是积些福德而已。

放生是还债,还你以前所欠的债。放生什么都可,随时随地看到需要放生的动物,买来放生它们。功德无量。

放生,是属于无畏布施,得到的果报是健康长寿,但请同修不要执著于功德,因为越执著,得到了果报就越小,你只需要去想,因为你的放生,这些被你放生的动物,又再一次获得了生命,它们开心,你也开心,你不去想有没有功德,它的果报便越大

阿弥陀佛

清净心是功德,慈悲心是功德,如果放生能生起慈悲心,清净心才有功德,若以求人天福报放生只有福德而无功德。

所谓回向,就是从自己的方面,回转朝向他人的方面,这是属于心力的感应,

这是由于自己的心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而达于所要回向的对方;这像天空的太阳光通过反射物(如镜或金属体)的折射,便可使户外的太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黑暗处,室内的黑暗处,虽未直接曝晒到太阳,却接受了回向而来的太阳光。

说实话,放生功德大小跟你放生数量跟体积没有关系,跟你的慈悲心有关系。举个例子,你以极大的慈悲心救助了一只蚂蚁的生命,功德跟你救助十头鲸鱼没什么区别,有区别的是你的心凡夫心!

数量跟体积能决定的是福德,不是功德。

就跟当年梁武帝跟达摩的公案一样,梁武帝问:我建了那么多寺院,布施给僧人那么多钱物,有什么功德呢?达摩祖师答:实无功德!可惜梁武帝到老没明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心司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心司钟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轻得失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轻得失

看轻得失佛陀说,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同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而来。要想摆脱,首先要舍弃名利,看轻得失。有个词叫作茧自缚,能很好地让我们看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得与失。蚕的作...

未出生婴儿的自述:妈妈,我恨你

未出生婴儿的自述:妈妈,我恨你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中的“小太阳”,是家庭围绕的中心。这个“小太阳”生在幸福里,长在阳光下,活在蜜罐里,享受着满满的爱与满满的幸福。可爸爸、妈妈可曾想起那个未出生就被舍弃...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

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慈善的妻子给孤独的婚姻很幸福。他的妻子富那罗伽那,人如其名,意思就是「福相」,作为这家慈善的精神象征,她照顾仆人与日中前来的僧团(sangha)。她和她的兄弟一样都信奉佛法,他是...

出家人为什么用钵吃饭?

出家人为什么用钵吃饭?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为食器。其形状为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钵的材料,如铁制,称铁钵;陶土制,称瓦钵、泥钵、土钵。释尊所用的钵,称佛钵。钵的大小于各律典中都有差别,...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感恩心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感恩心

感恩心圣凯法师现代心理学指出,我们内心感觉就是改变的力量。进一步说,创造美好、积极的感觉,让日子值得活下去,正是每一个人自己的责任。许多心理学家提出,让生活中增加一些浪漫因素,布兰登博士说:浪漫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