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宝峰阐提惟照禅师,芙蓉道楷禅师之法嗣,俗姓李,简州(今四川简阳一带)人。惟照禅师幼年时即超迈而恶俗,有出世志。一日,老师教他读书,读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语时,惟照禅师恍然有省,便急忙叫道:“凡圣本一体,以习故差别。我知之矣!”于是便辞亲前往成都,投鹿苑清泰禅师座下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

  一日,清泰禅师命他往大慈宝范讲师座下听习《起信论》。惟照禅师回到寮房,蒙头便睡。清泰禅师诘问他为什么不去听讲。惟照禅师道:“既称正信大乘,岂言说所能了?”

  于是,惟照禅师便辞别清泰禅师,虚心游方,参礼禅德。后投芙蓉道楷禅师座下参学。

  一天晚上,惟照禅师坐在阁道里用功,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四周静悄悄的。突然,警盗者(寺院里,专门负责巡夜,防止盗贼的僧人)大呼从旁边经过。惟照禅师一惊,豁然有所省悟。

  不久,惟照禅师便辞别道楷禅师,继续往其他的地方参学。

  大观年间,芙蓉道楷禅师因为冒犯了徽宗皇帝,被收监治罪,发配到淄川。惟照禅师从三吴出发,想赶往沂水,看望恩师。途中,雇用的仆夫迷路了,惟照禅师便举起拄杖要打仆夫。就在这个时候,惟照禅师忽然大悟。

  到了沂州,道楷禅师一见惟照禅师,便高兴地说道:“绍隆吾宗,必子数辈矣!”

  于是惟照禅师便留在道楷禅师身边,躬耕于芙蓉湖上,经过多年的用功,终于智证成就。

  后出世,住招提寺接众,不久又迁住甘露、三祖二寺,末后又住泐潭。

  惟照禅师示寂于建炎二年(1128)。

 

点我:

相关文章

大颠禅师点醒毁谤佛法的韩愈

大颠禅师点醒毁谤佛法的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河北昌黎人,三岁丧父,由哥哥嫂子抚养长大。韩愈早年深研儒学,并以儒学为正统,认为佛教不过是外国人的一种法术罢了。他反对佛教可以说到了舍生忘死的地步,当朝皇帝唐宪宗准备迎请佛的舍...

《百业经》:(1)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累世转狗

《百业经》:(1)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累世转狗

  《百业经》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译序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呵斥戏论

呵斥戏论

  佛陀为了示教利喜,开示众生入佛知见而降诞于世,为此一大事因缘,佛陀更以积极理智的态度住世说法,他禁绝弟子们做无意义的议论。但是在当时的印度思想界甚为风行几个论题,诸如「世界是常还是无常」、「神识与...

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佛典故事:佛与提婆达多过去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域为佛开出以三十二种药物调合成的药酥,每天必须服用三十二两。  而心高气傲的提婆达多,对佛常怀嫉妒,总是期盼与佛并驾齐驱,当他听到佛陀服用药酥...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东胜身洲一国王时,当时有个梵施王因不具备如身洲王一般威力,故而常常对他所拥有之荣华富贵生起嫉妒心与嗔心,而身洲国王则一直以慈悲心爱戴他。有次梵施王率四种军队向身洲王大举进犯,身...

为什么说怕入错行?一定要看看这个因果实录

为什么说怕入错行?一定要看看这个因果实录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临清李名儒说:  我家乡有一个屠户,这一天买回一头牛,准备带回家中屠宰。  那牛也有灵性,知道自己将被宰杀,怎么拉它都不肯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