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帮不帮,救不救”, 考验人性更考验修行

近日,张红医生在飞机上紧急救助七旬老人,用嘴吸尿的新闻震撼人心。大家纷纷赞其“医者仁心”。有人感叹说,为老人吸尿儿女尚且不能做到,何况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有职业道德的医生真可敬可佩!

面对生死选择时,我们是否都能像张医生那样,放下自我的利益和挂碍,以他人为重呢?

就在这个新闻发布的前一天,我也遇到了一件考验人性的事情。

那晚,清风拂面,万家灯火,我漫步在回家的路上,行至地铁站觉得有些饿了,于是到餐馆点一碗斋面,津津有味地吃着。用餐人不多,所以店主和我闲聊了几句。

吃完面后,我刚准备离开,靠门口的位置,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忽然大声“呜呜呜”地叫,手在空中颤抖,我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他就轰然倒下,重重摔在地上。

我马上跑过去一看,只见他浑身抽动,口吐饭渣,一时间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致使他抽搐得如此厉害。当时他的病症很吓人,我本能念诵六字大明咒,但情急之下观想的是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法相,一心祈请佛菩萨能加持这个小伙子。很快,他剧烈地抽搐两下之后就不动了,胸口也不再有起伏,好像没有呼吸了,也失去了意识。我就慌了,马上叫店主打 120,然后问旁边用餐的两人会不会心肺复苏,她们说不会,其实我也不会,只是在电视上看过类似的场景。

此时店门口围观有二十几个人,我就问他们谁会心肺复苏,大家都摇头。真是生死时速啊,若心脏骤停 4 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若时间在 10 分钟以上,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可能成了植物人,所以“黄金 4 分钟”的抢救格外重要。

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想着大力压胸口也许能救他,刚要跪下来施救时,忽然出现一个穿灰色衣服的小伙子。

他说:“我来吧,我比你力气大,但是我不会。”

我说:“那你就听我口令,按压他的胸口。”

他就按我说的节奏,大力按压十几下,当我听到被施救的小伙子发出“咕噜”声,我马上叫施救者停下来。这时躺在地上的年轻人已经有了微弱的呼吸,我们发现他嘴里有东西,于是捏开他的嘴,把东西抠出来了。被施救者渐渐苏醒过来,我们才松了口气,并告诉他不要动,缓一下,等 120 过来,去医院检查。

这时他还说不出话来,躺在地上。我和店主商量,请她看好病者,等 120 救护车来,由于晚上还安排了其他事,我就离开了。到了地铁上我又有些自责:唉呀,不该急着离开的,若是能相应大悲菩提心境,把病者看作是自己的亲人,我一定会把他送去医院再离开的,想到自己修行的境界还未到位,心中更是懊悔。

第二天早上,我又疾步跑到那家餐馆问店主,120 来了之后,那个小伙子是否有去医院,最后怎么样了。店主说,经医务人员问询,得知他是癫痫发作,刚好正在吃饭,食物哽在喉中窒息,好在我们昨天施救及时,否则等救护车赶来就太晚了。

店主感慨地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那小伙子当时实在太危险了,能救活过来真是菩萨保佑啊!

回想当时救人的情形,缺乏急救知识的情况下,以我们这么不专业的心肺复苏手法,也能快速把人救醒,真是仗佛力加持呀。

这个时代,陌生人之间普遍存在信任危机,更多考虑是自身的利益,大部分人是担心自身利益受损,或惹上麻烦,又或者万一被施救者醒不过来,就摊上了大事。所以当时二十几人围观,伸出援助之手的只有路过的一个小伙子。

话又说回来,若当时我和那个小伙子没有参与施救,就有可能造成一个家庭失去爱子,妻子失去丈夫,儿女失去爸爸,他们会何等痛心?若我们的家人倒在地上,我们没能及时在身边,陌生人施救了,我们又何等感激和庆幸?一个小小的善行,会改变多少命运,何乐而不为呢?是故,该出手就出手,别想那么多。特别是佛弟子,面对众生有难,更是应该不容迟疑的伸出援手,至于是否“碰瓷”,那就交给因果了,否则就有违“众善奉行”的佛陀教言。

这次事情也是一个警醒: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脆弱而渺小。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生死无常中辗转,若不能了脱生死,我们的前途只有恐怖和悲惨。所以我们修行进道,刻不容缓,弘法利生,一刻都不能担误;要常闻佛陀的法音,树立正知正见,在日常生活中,对众生实施大悲菩提心,念念不忘自觉觉他的菩萨行愿,把握各种机缘度众生进入如来正法的大门,深入正法修学,实证福慧圆满,成就解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巧说无生话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巧说无生话

庞蕴是唐朝时的一个大居士,一家四口都圆证大道了。他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偈子: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圞圆,共说无生话。因为他们一家都修证有成,所以不屑做那种世俗的婚礼之事了,儿子不结婚,女儿不嫁人,...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皮筋里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皮筋里

皮筋里一天,我的一个学生来找我。他面容憔悴地诉说着他的不如意: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所大公司就职。他的搭挡糟糕透了:一项任务,其他各组早就完成了,自己也完成多时,可其搭档至多完成一半。因此,他常常因为...

达真堪布:外器世界毁灭的时候内情众生去哪里了?

达真堪布:外器世界毁灭的时候内情众生去哪里了?

达真堪布:外器世界毁灭的时候内情众生去哪里了? 外器世界毁灭的时候内情众生去哪里了? 答:我们这个世界有地狱、饿鬼、傍生、天、人、阿修罗这六道,别的世界里也有这六道。外器世界即将消失的时候会出现...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感恩之心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一个家庭殷实而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块,然后拿出一个盛有面包的篮子,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

向学法师:马祖道一禅法之探讨

向学法师:马祖道一禅法之探讨

内容提要:在中国禅宗历史上马祖道一是一位很重要人物,他在南岳怀让的启发之下,对慧能的南宗禅法深有体悟,在继承发扬南宗无相无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禅学体系,对后来沩仰宗和临济宗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

佛教故事:禅·看开:何必太过执着

佛教故事:禅·看开:何必太过执着

何必太过执着有大和尚与小和尚二人结伴下山,到集市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去集市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远路,需绕过一座大山,蹚过一条小溪,来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条是近路,只需沿山路下得山来,再过一条大河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