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慈悲的放生是自然而然,毫不犹豫,刻不容缓的

说起放生,很多人会联想到一个画面:一群人在河边或码头或公园林中,围着一堆堆或一筐筐将要被放生的物命,大家手里都拿着一份放生仪轨,随着主法的法师或居士,念诵着佛号、咒语,再给放生物命洒上法水,放归大自然。

许多人喜欢参加放生,也不排除在众多放生者中有的是因为家人生病或自己体弱多病,或为了增长福报,或为了转变运气而参与放生。这是“着相放生”,着相于功德,着相于福报。

但放生的真实内涵是放生者内心对众生的慈悲,是一条生命被杀戮前救度其生命,并与之结以学佛法缘,希望其能学佛修行,最终得解脱的慈悲行举。这种慈悲所表显出来的是,遇到放生的物命,因内心慈悲力量的驱使而不顾时间,不怕耽误世法事务,一心就想着尽快救度这些生命。犹如有人掉入水中,救助者会不顾一切,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救人一样自然而然。

吴大姐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而然的人。为了放生几斤花蛤,她前后花了 11 个多小时,转车几次行程 300 多公里。有人说她太刻意了,没必要,太傻,有人则赞叹她的行为是真正的慈悲。

事情起因于吴大姐的房客。

那天吴大姐刚从佛堂出来,房客就兴奋地喊她过去说:“吴大姐,快看这些花蛤都还活着呢,咱俩一家一半吧。”。在吴大姐的说服下,房客才同意把这些花蛤全部放生。

可是,难题来了,吴大姐家住在山东邹平县,属内陆地区,而花蛤是海洋生物,距离最近的海边是滨州市沾化,来回一趟 600 多华里。而由于交通不便,至少需要换乘两次汽车才能到达海边,即使现在中午十二点立刻出发,赶到最近的海边也多半是黑天了。晚上到了之后是否有宾馆可住?吴大姐一时间有些踌躇。

都说学佛如初,成就有余。修行学佛,最重要的是将众生的利益、慧命要放在前面,自我的利益放在后面。如今天气炎热,花蛤危在旦夕,多耽误一会,它们生存的希望就会减少几分。难道仅仅因为担心自己没有地方住宿,就放弃救它们吗?自己究竟有没有真正将众生作为亲人爱护?不管了,救命要紧!

想明白了,顾不上吃饭,吴大姐提上花蛤就走,刻不容缓!

当她匆匆赶到车站时,正巧一辆长途汽车正在检票,吴大姐上了车。

车子开动后,吴大姐急忙把塑料袋敞开口,给它们增加氧气,暗暗鼓励它们要坚强,一定要活着到达海边,然后开始持咒,并祈请观世音菩萨加持它们。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到了滨州站,又顺利地换乘了去沾化的公共汽车。滨州距离沾化城 150 多华里,路上,吴大姐向司机详细打听到海边的路线。从司机口中得知,到达沾化城后,离海边还有 100 多华里,需再次换乘才能到达海边。为节省时间,吴大姐在车上开始做放生仪规,这时司机说话了:“如果你是去放生,不需要到海边去,我们的车经过沾化地域的一条河,这条河是从海里引进的海水,您可以把它们放到那条河里就可以。” 吴大姐喜出望外。

下午 5 点左右,吴大姐下车了,再次向两位在河边休息的老人确认是海水河后,才小心翼翼地把花蛤撒到了河里。边撒边说:“回家吧,回家吧,好好地活着,好好地修行,等把这苦受完了,千万不要再堕在三恶道了……”

把花蛤全部放生后,吴大姐紧绷的心终于放下了,看看天色也还早。说来真巧,吴大姐刚刚赶到汽车停靠点,一辆通往滨州的回程车就停了下来,大姐踏上了回家的路,之前有关没有车回来,没有地方住宿的担心自然解除……

辗转回到家,已是深夜 11 点,尽管很疲惫,但吴大姐的心却是甜的……

无独有偶,家住山东莱西的网友“红珊瑚”来信说了这样一个放生的心路历程:

有一天下午 3 点多,我妹夫送来一个盛满冰块的大箱子说:“有螃蟹、海螺,都很肥大。”说完便匆匆走了。虽然妹夫是用来孝敬他们 80 多岁父母的,但作为佛弟子,岂能享用这些鲜活的生命,他们决定将这些海鲜放生。

可海螺得放到大海里,而莱西不靠海,怎么放生呢?莱西离最近的海边大约 70 公里,开车来回再加上要选择放生地点等,得很晚才能回来。

怎么办?我心里开始了激烈的斗争:今天我是专门陪老人过节的,如果很晚回来,因病卧床不起的老父亲就可能会发火。再说,我昨天出差深夜才回家,很累了,不如明天再说。可如果今天不去放,有的海螺也许就会死掉。我犹豫了半个多小时后,终于下定决心:

“不杀生而行放生”是佛弟子最基本的行持准则,不能再犹豫了。

于是,我找到了开车技术较好的史师兄,一同向海边奔去……

晚上 7 点多钟回到家里,父亲并没有表示不高兴。我放下心来,与家人共聚晚餐……

聚餐结束,放生前前后后的过程像放电影一般,一幕幕闪过我的脑海。我的心很沉痛。

是啊,是该痛啊……

这么多年来,我的凡夫意识没有多大改变,是假慈悲,充其量是半真半假的慈悲啊!学佛修行的路上,要尽一切力量帮助救护众生。而我的态度呢?当弟弟发现海螺是活的,心里冒出了明天再说的念头。把自己摆在先,把众生排在后,自我生起障碍,说明还未真诚的把众生作为亲人去关心。假如这是自己的兄弟姊妹还会犹豫吗?!恭读过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什么叫修行》若干遍,可是,知母、念恩、报恩、慈爱之心在哪里?

所幸及时醒悟,未酿成大错,再不能这么糊涂了……

真正慈悲的放生是救助物命刻不容缓、毫不犹豫,您能做到吗?

“怎么样慈悲面对众生才能成为圣者?”这个问题更值得所有想成就解脱的佛弟子认真思考和面对。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还妾代债添丁及第

还妾代债添丁及第

还妾代债添丁及第德清的地方有一举人名蔡启传。他四十岁时仍未有儿子;他妻子便用了五十两的私房钱为他买了一妾。该妾来到时,不断低头哭泣。蔡问她为何哭泣,她答说:我丈夫欠下巨债,因此便迫我来这 作妾。蔡大...

圣一法师:地藏本愿经讲记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圣一法师:地藏本愿经讲记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地藏经十三品,前二品是能化之主,此品是所化之机。地藏是能化,众生是所化。众生是个什么东西呢?迷真起妄,故有众生;不迷常觉,则无众生。可知众生无自性,从缘而生,如水成泡,机缘和合而有;...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畸形的贪欲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畸形的贪欲

畸形的贪欲人们常说无欲则刚,人一旦有了贪念,那么就会陷入可怕的境界。禅宗就像一面明镜,可以让每个人看清自己的内心,抛弃自我的陋念。有一位叫做金碧峰的祖师,已经修成正果,达到了无我无物的境界。有一天,...

剑桥大学72%的在校学生支持提供以植物为基础的食品

剑桥大学72%的在校学生支持提供以植物为基础的食品

近日,发表在《美国生活方式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植物性饮食可以改善药物滥用障碍的治疗效果。报告显示,早期成瘾治疗中,遵循植物性饮食的参与者比不遵循植物性饮食的参与者更能改善心理健康结果,比如自...

你需要清肠吗?

你需要清肠吗?

眼下,女人们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就是“排毒”。那么,我们身体的毒素究竟躲藏在哪里呢?专家发现:80%的毒素在肠道中,还有20%左右存在于毛孔、血液以及淋巴等部位。可见,保障了肠道的清洁,毒素...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不过,佛教的确赞叹出家的功德,那也并不等于反对在家人结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会都该出家。其实,唐宋时代,在家的佛教非常兴盛,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