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文库:杀食生灵是自我戕害和践踏人性

圣雄甘地说过:一个民族的伟大与其道德上的进步程度,可以从他们如何对待动物来判断。──这正是保护动物的意义所在:减少动物在人类手里所承受的痛苦,也就是减少残忍与野蛮心态对人类自身的贬抑和戕害;保护动物,才能保障人性。

到今天,已经有100多个国家立法保护动物,说明动物议题已经进入了法律管辖的范围。一旦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订定《动物保护法》,将代表人类正视动物议题跨出了决定性的一大步。

据粗略估计,全世界每年要屠杀12亿头猪,700亿只鸡,3亿头牛;在中国大陆,每周要宰杀1200万头猪;在台湾,2009年屠杀了将近900万头猪,3亿只鸡,3万头牛。在这里,我们还没有谈到其他进入人类胃肠的各种动物,为人类提供毛皮、胆汁、药品的动物,在实验室受尽糟蹋折磨的动物,以及无数被关进人类住处当成玩具的所谓宠物。

这些数字看起来抽象,其实都是一条一条血肉生命堆积出来的;其背后隐藏着动物的死亡、人类的暴力与残忍,都不是平常消费者所能想象的。单就这种超级规模的屠宰来看,我们便应该自问:如此放纵、残酷地对待动物是对的吗?动物是不是应该受到某一种程度的关怀与保护?

大家都会承认,人类之间相互对待的方式,是有是非、对错可言的:帮助人是对的,伤害人是错的;让人愉悦是对的,制造痛苦是错的;尊重是对的,歧视则是错的。我们难免会明知故犯做下错事,关于是非对错的界定也一定会有争议。但是没有人会否认,对待人有是非对错之分。道德规则与法律条文,正是这种是非对错之分的具体表现。如果某种对待人的方式违反了道德,就会受到谴责;如果违反了法律,更会受到惩罚。

可是面对动物,这种是非对错的考虑立刻不适用,好像人类对动物做什么并无所谓是非对错。当然,很多人对动物还是友善的,维持着基本的人道精神,排斥极端而没有意义的残虐行为。不过,以人道态度对待动物虽是好事,却仍有所不足。

现代社会使用动物的方式已经体制化,脱离了个人直面个别动物的阶段,因此个人的人道精神一般不见得能让动物受惠。而由于人道意识的内容因人而异,也无法导出普遍的规则,让多数的人遵循。最关键的限制在于,人道主义是一种个人的道德品质,可以鼓励与期许,但是无法要求;它无法形成道德义务,更缺乏法律的强制性格,面对已经成为体制的虐待与滥用动物的现象,例如上述的大规模屠宰,便无法产生保护动物的效应。

佛陀的教育就是教人时时培养好心、时时去做好事,所以我们要把观念调好,才不会有行为上的偏差。

人既重其生。物亦爱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

放生怨结解。放生罪垢净。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

放生悟无生。放生生死竟。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向妙慧童女开示40种妙法

佛陀向妙慧童女开示40种妙法

在大宝积经中,有一段经文,是叙述妙慧童女的故事。妙慧童女,家住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中,父亲是有名的长者,年龄才八岁的时候,耆阇崛山的讲经法会,她就常常在座。年轻的小姑娘,面貌生得秀丽无比,行动举止也端...

《佛说见正经》告诉你为何众生沉沦生死而不信轮回

《佛说见正经》告诉你为何众生沉沦生死而不信轮回

佛说正见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国精舍。正以食时。将诸比丘五百人。菩萨及优婆塞千人。皆持供养具出罗阅只城外。[如是我闻,佛在罗阅只国的精舍时,正值午食时,同诸比丘五百人、菩...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卖花女皇后:玛莉咖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卖花女皇后:玛莉咖

第二章 卖花女皇后:玛莉咖在佛世时,沙瓦提城(Savatthi)有个制作花鬘团体领袖的女儿,她美丽、聪明又大方,是父亲喜悦的泉源,名叫玛莉咖(Mallika,即玛莉咖夫人,古译:摩利迦)。卖花女成为...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160岁的修道老人吴云青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160岁的修道老人吴云青

吴云青,清代晚期人,原藉河南省荥阳县高山乡余顶村。吴云青18岁出家后,云游四方,道佛双修。清末,36岁的吴云青在济源王屋山学习道教九转内丹功法。1900年左右到陕西延安青化砭村青化寺既学佛法,又炼内...

觉海文集:心不执求

觉海文集:心不执求

过去有一位无果禅师住在山林之中,一心参禅。二十余年来,都是由一对母女护持供养。由于这位禅师长久以来,一直未能明心见性,深怕信施难消,所以就打算要离开去寻师访道,希望能明白生死大事。这对护法的母女知道...

达真堪布:修行人面对违缘、对境的时候怎么办?

达真堪布:修行人面对违缘、对境的时候怎么办?

达真堪布:修行人面对违缘、对境的时候怎么办? 问:修行人面对违缘、对境的时候怎么办?达真堪布答:当面对违缘、出现对境的时候,要保护自己的内心。先稳定下来,心不要动。若是心不动,什么障碍都没有;内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