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的七个意义

(一)我慢礼

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的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呢?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的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而我不拜,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也跟着拜,心里却想:“这是迷信,叩头有什么用?”这都是因我相未空,还有我慢存在。

(二)求名礼

听到很多人赞叹说某某人拜佛,又诵经,又拜忏,真是用功修行了.听到人家赞叹那个修行人,于是乎,他也想得到修行的名,而拜佛拜忏.他虽然也随喜,但他不是真的为拜佛而是为拜名求名的.既不是为信,也不是为不信而拜,而是看见人拜佛受到供养、恭敬和赞叹。

(三)身心唱和礼

看见人拜,我也拜,人叩头,我也叩头,身心随人而转,人怎拜,我也怎拜,不管拜佛有好处,或是没有好处,也不管是正信,或是迷信,他又没有求名心,只是随着人做,这样礼拜佛也没有什么功,也没有什么过,平平常常而已。

(四)智净礼

什么叫智净礼?智是智慧,净是清净;以真正的智慧清净自己的身心.这是有智慧的人拜佛的方法,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你拜佛时,身不会去犯杀盗淫,所以身业清净.你拜佛时,也没有贪心、痴心和嗔心,只有一个恭恭敬敬的拜佛心,所以意业也清净.你拜佛时,念佛名号,或是持诵经咒,也不犯猗语、恶口、两舌和妄语四恶,故口业也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这便是智者以真正智慧来拜佛,谓之智净礼。

(五)遍入法界礼

拜佛时,要观想我身虽未成佛,然而心性却是充满法界.现在于一位佛前拜佛,同时亦遍礼法界一切诸佛.不是单单拜一位佛,而是在每一尊佛前,皆有我的化身顶礼叩头,同时在供养诸佛菩萨.所谓“一切唯心造,你这个心是周遍法界,这种礼也是周遍法界的,你这种修行也是周遍法界.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包括在法界之内,身尽虚空遍法界,你所行的恭敬礼,尽虚空遍法界,你所得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

(六)正观修行至诚礼

正观是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拜一佛就是拜法界佛,拜法界佛也是拜一佛.因十方三世佛,是共同一法身,所谓佛佛道同,我们要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

(七)实相平等礼

实相礼是礼而不礼.有人说:既然礼而不礼,那我不拜佛便是拜佛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神佑免盗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神佑免盗

神佑免盗世界上名种行业,行行都可行善,也行行都可作恶。譬如拿开当铺这一行生意来说吧!是最能致富的,俗说:若要富,开当铺。因为开当铺的人,乘人贫穷急用,借机盘剥重利,正合得上为富不仁的话。可是不能一概...

砸死小蛇 恶疾在身

砸死小蛇 恶疾在身

砸死小蛇 恶疾在身那是1996年的一个夏天,我上职业中学的第二个学期,学校在南蛇岭,那里蛇很多,因为土地干旱,常见有蛇爬到路边来。那时我一个人走路去学校,正走在半路上,看到路边有一条小蛇趴在地上一动...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 第二卷 至心精进第五 本品续前。法藏菩萨发大愿曰: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时,国土佛号,悉闻十方...

孔雀王后期助力佛教文化发展的原由

孔雀王后期助力佛教文化发展的原由

大家都知道佛教创立最初只有释迦摩尼和其五名苦修侍从的阵容形成,后来即使释迦摩尼通过印度恒河流域的特殊地理环境进行传教,也只是宗教信徒范围扩大到了印度恒河流域一代的渔民之中而已,与现如今佛教的发展和传...

从蜘蛛网到“因果网”联想,我们的心被什么“网”住了?

从蜘蛛网到“因果网”联想,我们的心被什么“网”住了?

我在百度一个类似人生哲学的栏目,看到这么一句话——蜘蛛: 能坐享其成, 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我不禁有点哑笑!多会儿,人们把这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当成了人生的哲学?我从小对蜘蛛就敬而远之,不说别的,...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44、第七个饼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44、第七个饼

44、第七个饼世间万事不论成功与失败,好事或是坏事,都有过去累积下来的原因。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没有十年寒窗,那有一举成名呢?就是最常见的感冒来说,虽然是一时的著凉而引起,究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