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指南:居士谈放生的几个注意事项

一、放生种类的选择

什么是放生?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将被捕获的鱼、鸟等生类放之于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便称之为放生。

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体现了广大慈悲的救度精神。换言之,放的主要目的在于生或者更好的生,那些本就不是被擒、被抓、将被宰杀的物命,就不要放!比如,观赏鱼类,这些鱼类很多是在人工干预的前提下形成的物种,毫无野外生存能力,比如金鱼,完全是人工干预鲫鱼产生的只适合鱼缸生存的物命,放生就是杀生!前不久,我看到一位同修,欲放生鹦鹉,被我劝止。我市经常放生的还有巴西龟,红耳巴西龟(双耳附近是红色)是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已经被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列为100多个最具破坏性的物种,多个国家已将其列为危险性外来入侵物种!中国也已将其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自然环境的破坏难以估量。巴西龟整体繁殖力高,存活率高,觅食、抢夺食物能力强于任何中国本土龟种.严重威胁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所以巴西龟只能善心家庭收养,不可放入江河湖泊,以免为害江湖。

师兄们想一想,有人吃过观赏鱼类吗?有人吃过鹦鹉吗?有人吃过巴西龟吗?对他们来说室内就是他们的生活的天堂,野外就是他们的地狱,既然他们没有也不会被人宰割、烹食,那么就让安然生活在鱼缸里、鸟笼里、龟池里吧,给他们做了皈依就很好了。大熊猫、老虎野外放归都要做个野外生存评估,我们为什么这么盲目呢?

不加选择的放生动物,不适宜的放生环境,可能造成非常危险的生态灾难。特别是外来物种对本地环境的入侵,其可能造成的生态后果难以预料。国家曾在全国范围内封杀食人鲳,以防止其逃逸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所谓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能感情用事。

二、放生季节的选择

放生的最终目的是拯救即将被杀的动物使它们重获自由快乐生存。因此,放生要选择适当的季节,切忌反季节放生。如果不清楚动物的生活习性,应及时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有关动物专家求助,在专家的指导下选择适合某些动物放生的季节。

请看一篇新闻:烟台市莱山区望海宾馆旁的一个水库内漂浮着大量的死甲鱼,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鳖。甲鱼大小差不多,不像是野生的,也没听说这一带有谁在这个水库里养殖甲鱼。虽然也有人认为是水库被污染了,不然不会突然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但一位知情的市民透露,甲鱼实际是冻死的,如果是野生甲鱼就不容易被冻死,这些甲鱼是被人放生到水库内的。这些养殖的鳖都是温水的,二十来度以上才能长,而水库的水太凉了,一进去就完了。再就是鳖它需要喘气,原来水库上都结冻了,它根本喘不过气来。如果是野生的它有窝,专门有喘气的窝。

这些飘浮在水面上的甲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死甲鱼都已经沉到水底了,由于这些死甲鱼会影响水库水质,水库旁边的单位打算近期把死甲鱼清理出去。

近年来,市场出售的甲鱼大都是南方养殖的,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中国北方,不可能野外生存,特别是甲鱼有晒背的习性,甲鱼需要在无人时爬到岸边或石头上晒背,防止身生霉菌,如果在冰封的水域放生,严寒和窒息两大杀手,加剧了甲鱼的死亡。如此放生,只是把甲鱼从狼穴送到虎口,你说甲鱼是感恩您呢还是嗔恨您?建议师兄们,最好能在4-10月份放生甲鱼,放生水域须有攀缘地,不可放生四周有陡坡或陡岸的深水域。

三、放生日期的选择

随心、随力、随缘放生最好,尽量不要让鱼贩子摸到放生规律,不论什么日子放生同样功德无量。

四、简化放生相关仪轨

如法念诵放生仪轨极其重要,可让自他一切众生真正得到利益。一定要授三皈依和念佛名号(为它们种下佛法种子),尽可能洒甘露水。为了放生的动物能够提高成活率,提倡尽量简化仪轨,必要时先放生再做仪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哄好女朋友 到底有哪些妙招

哄好女朋友 到底有哪些妙招

如何哄女朋友,可以说男生在爱情关系中需要随时都要保持学习的一门技能了。女生生气,可能不需要任何理由,也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有的时候是真的生气,有的时候也就是为了让男生让步而已。那么不管如何,男人挽...

木耳豆皮白菜

木耳豆皮白菜

原料:卷心菜、黑木耳、豆皮、干辣椒。做法:1、先用水泡木耳(如果有淘米水是最好的,没有就用请水也可以),然后把泡好的木耳去蒂,撕成小块;2、把豆皮切成丝;3、把干辣椒用剪刀剪成小段(不喜欢吃辣的朋...

佛菩萨救了我

佛菩萨救了我

佛菩萨救了我我以前被一种慢性疾病缠身,如噩梦般挥之不去。为此,我万念俱灰,整日心中一片阴霾!去年三月份,我去北京的卧佛寺去玩。当时我还没有信佛,只是见别人烧香许愿,自己也跟着做。在大雄宝殿、还有卧佛...

放下过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放下过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这副对联,当时并不理解,只是觉得很有深度。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慢慢明白了对联的含义:“若”的撇笔如果不撇出去就成了“苦”,“各”的捺笔收住才是“名...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五节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五节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

第五节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提。/苦行僧悉达多那是阴历五月的月圆日。一轮圆月从喜马拉雅山的雪峰口冉冉升起。溶溶的月光沐浴着银色的大地,熠熠生辉。突然,一阵毛毛细雨轻轻...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世尊给众比丘开示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世尊给众比丘开示

世尊给众比丘开示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戒法为佛教的基本精神,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众都须严持戒律。舍卫国中,有位名叫师质的婆罗门,虽然拥有万贯家财,却始终没有子息。烦恼的师质跑去请教当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