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率领僧团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年轻人时常来听佛陀讲经说法。有一天,年轻人愁容满面,见到佛陀就泪涟涟。

佛陀问他发生什么事?年轻人说:我父亲生病过世了,我很难过!他是个很好的人,为什么无法活得长久呢?

佛陀慈祥地说:你不是时常来听经吗?

年轻人说:是啊!只要您在这里讲经,我都会来听。

既然如此,你应该听我说过生老病死、人生无常的道理。人来世间,岁数总是有限啊!

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并不觉得父亲已经年老了啊!

佛陀解释:生命的长短,不是以岁数而定,而是他在人间的缘有多长,生命就有多长。

年轻人又问:父亲舍此身后,是上天堂或下地狱?请您一定要为父亲加持,让他能够往生天堂,否则为人子的我会很不安!

佛陀觉得此时说再多道理也没用,因为烦恼已占满年轻人的心:

难得你这么孝顺又有心,我答应为你父亲加持,但是你必须依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年轻人很高兴地答应了。

佛陀请他去拿两个壶过来,其中一个壶灌满油,另一个壶则放一些石

头:来!现在我们去河边,你赶快去叫你的亲人及邻居一起过去。

年轻人很高兴地召集亲友一起来到河边,依佛陀指示,将两个壶轻轻地放进河里,然后将壶打破。放石头的壶被打破后,石头随著壶的碎片沉下去;而放油的壶,虽然碎片下沉,油却浮上水面。

佛陀请年轻人和周围的人用虔诚的心来祈祷──让油下沉,石头上升。所有人面面相觑,觉得岂有此理?因为不论如何虔诚祈祷,也无法让石头浮上水面或让油沉下去。

见大家议论纷纷,佛陀微笑地说:行善就像把油放在壶里,造恶就像在壶里放石头;当生命终了,善业会往上浮升,恶业则向下沉沦,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不是靠人加持就可以往生好的境界,就如同石头无法靠著祈祷而浮上水面。

所以,人往生后何去何从,完全决定于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世间万物,起心动念以及言行举止都要从善去恶。

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切作为,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因果循环,即使只是任意践踏路边的花草,这小小的行为也会种下一分业因,何况是因一己私欲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

人生的幸或不幸,决定于心念的方向;世间的天灾人祸,根源也在于人们的一念心。我们既然与大地万物共生世间,应该要有一分爱护的心态,发挥慈悲与智慧来增进世间的和谐幸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飞脚踢乾隆皇帝的武状元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飞脚踢乾隆皇帝的武状元

飞脚踢乾隆皇帝的武状元清朝乾隆年间,滕县地出了一名武状元,他的名字叫满德坤。那时国家还怪太平,满德坤虽是武状元,有段时间,既没有挂帅领兵,也没有镇守一方。仅是把守宫门,也就是站岗值勤的低等差事。常言...

佛教故事:禅·看开:第五章 看轻得失

佛教故事:禅·看开:第五章 看轻得失

第五章 看轻得失佛陀说,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同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而来。要想摆脱,首先要舍弃名利,看轻得失。有个词叫作茧自缚,能很好地让我们看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得与失...

三论宗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二

三论宗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二

三论宗是我们国家本土的一个佛教宗派文化,虽然其思想是起源于印度,但是成宗和发展其实都在中国本土被进行。但是因为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原由,三论宗在隋朝盛行一时之后并没有能够挺过洗礼,从而覆灭在...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

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拜佛、菩萨的意义一般人都误以为佛教祇是烧香烛,拜鬼神的宗教,其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佛教固然不主张烧金银衣纸,也不以拜鬼神来求福佑,更认为佛、菩萨与鬼神绝对不能相提并论。佛和菩萨是断...

愿力成熟 无人可胜

愿力成熟 无人可胜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施主给孤独长者在祗陀园修建经堂供佛及僧,广作布施,积累广大资粮。另一施主生起好胜心,欲以自威望胜服给孤独长者,一争高低。他想到现在自己广作布施没有能力,即入海取回许多宝藏于舍卫城...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译述著作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译述著作

译述著作1、律海十门2、律海心要3、事师五十颂4、事师五十颂广解5、比丘日诵6、辩识阿含集颂7、根本阿含集颂8、正宗阿含集颂9、菩提宗道菩萨戒集颂10、沙弥戒集颂11、定道资粮12、止观略法13、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