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寺院另类“商业化”,邪师骗供养

当前佛教界呼声最高的莫过于反对佛教“商业化”,而当我们将目光对焦于寺院上市,寺院被承包,高额门票和烧高香,假僧人敛财等乱象时,也许忽略了寺院的另类“商业化”,那就是信众到寺院供养时,有些僧人忘记了佛教“慈悲为本”的情怀,而是以信众供养钱的多少,给予不同待遇。更有邪师常以“供养寺院钱越多,功德越大”的邪见,错误引导生活困难的信众给寺院供养。

有天,笔者我在某地开展业务,想随缘接引一些人学佛。此时一位经常跑寺庙的师姐在竭力夸赞她的师父:她师父讲经说法是娓娓娓道来,摇铃打鼓诵经拜忏是样样俱全,弟子很多,开到法会是庄严威仪,那种排场那种阵势,大家不由得肃然起敬,弟子对他个个是虔诚无比,顶礼膜拜。

师姐无比兴奋,滔滔不绝地说,不管在哪,有些出家僧众只要提到我师父,都是赞叹不已,而我师父经常赞叹出家功德,要我们一定要大力供养僧人,供的越多,功德就越大,供养他们舍一得万报……。

而此时另一位大嫂和她的女儿也在那里,听到后,泪眼娑婆悄悄跟我说:我闺女得了脑瘤,花光了几十年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我知道是孩子业障重,就到某寺庙去参加法会,拜佛求菩萨加持,那时我们手头太紧张了,没供养多少钱!

等过了一会儿,有个人对供养多的人笑脸相迎,看我们的供养很少就冷若冰霜,大冬天的就把我们赶出来了!意思你没有什么供养,心不虔诚,别人供养的多,功德大!

我们母女当时哭着出来了,孩子得着重病,我们大老远到这里来求菩萨保佑,结果因为我们供养的少,就把我们赶出来了,当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谁可怜我们这对苦命的母女啊!难道我们没有钱供养就不能拜佛听经、求加持吗?想想当时真的很寒心啊!佛菩萨不是大慈大悲吗?怎么也要看钱多少呢?

听了她的话,我陷入深思,记得我恭闻南无本初报身佛陀的法音以及恭诵至高帕母的法宝,得知佛是一切圆满具足,不需要我们任何供养,但佛制规定必须要表法,为自己种下福田,累积功德。每个人经济境况不同,供养量不同,但并不是供的少的就功德少,相反如果发心纯净,可能功德无量!

记得帕母讲过,一个亿万富翁供养了五百万;一个贫穷弟子家当折起来值二千元,他供养了一千元,世人总以钱数目来衡量,认为富翁的功德大,五百万与一千元悬殊太大了;但是富翁供养了他钱财的二十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五,他照样过着无忧无虑逍遥的生活;而贫穷的却不管今后生活是否困苦、窘迫,虽自身条件不好,但他以纯净、没有半点污染的心,亳不犹豫尽心供养了他资产的二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五十,他的功德远不是富翁能相提并论的。

所以说,供养三宝,发心为重,与金额多少无关,亿万富翁,千万元未必大,而有时贫困人一元或十元的供养比一万元功德还大,关健在于是否有颗虔诚、真诚、纯净的心!

有则佛典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有位以乞讨为生的老妈妈,看到大家带着供品去寺庙供养,她也很想在佛前供盏酥油灯,于是在乞讨时不要食物,宁可饿,只要讨一点点酥油,终于凑够了一盏酥油灯,老妈妈无比欣喜,虔诚地在佛前供养了一盏灯,在无数盏灯中格外光明,直到第二天,别人的灯早就熄灭了,唯有老妈妈的灯还明亮着,十方诸佛为老妈妈的真诚感动,为她授记,而成就了燃灯古佛!

我对那位大嫂说:供养不是以多少而定的,一分钱也是众生的心意啊! 佛菩萨不会因你没钱没供养就不教你佛法的,寺庙、佛法是拿来帮助、利益、救度众生的,功德箱不是邪师们的“ATM 机”。

慈悲伟大的南无本初报身佛给迷茫的众生带来了“辨妖器”,那就是南无本初报身佛所说法《浅释邪恶见与错误知见》罗列了佛教徒普遍存在的,必须改正,否则不得成就的“128 条邪恶见和错误见”,其中,“错误知见”第 79 条《认学法闻法人必拿钱换》指出:

“从古至今都有这种现象,学法的,闻法的,进庙的,首先要拿钱来才行,不拿钱来不要听法学法。以前我在有些寺庙里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动不动就问:“今天你拿来供养没有?没有供养你不要进去啊,你没有拿钱,不要听这讲经说法,今天是有供养的进去啊!有供养的才能进灌堂饭堂去吃饭,其他的不可以的啊!”这很糟糕的,因为众生有富裕的有贫穷的,我们要关爱他们,乃至他们实在贫穷,我们还要拿钱给他们,我们不能说必须要他们拿钱才能学法闻法吃饭,这是不正确的,绝对不可以。”

我告诉大嫂:明白了吗,这就是正与邪,甘露与毒液的区别,我们要供养真正的正法寺庙和真正的圣者师,那是功德无量;而不是见光头穿袈裟的就供养,罪过无穷同沾黑业。也不能因为自己供养的少就自惭形秽!

此时大嫂会心一笑:原来我碰到了邪师!

而那个师姐还在眉色飞舞、滔滔不绝赞叹她师父……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幸福只需要一个台阶

佛教故事:幸福只需要一个台阶

幸福只需要一个台阶幸福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台阶,无论是他下来,还是你上去,只要两个人的心在同一个高度和谐地振动,那就是幸福。那年,她刚刚25岁,鲜活水嫩的青春衬着,人如绽放在水中的白莲花。唯一的不足是个...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五位母亲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五位母亲

五位母亲古时有一位大和尚,他刻苦修行佛法,终于证得阿罗汉果,但他仍旧留在深山中,不断精进追求至高无上的大道理。这天,有一位七岁的神童来向他请求,希望能做他的弟子。大和尚知道这位神童不是一般的小孩,非...

星云法师:消愁解闷

星云法师:消愁解闷

南唐后主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的愁闷,最为伤身!但是,举世滔滔,社会大众,那个又不都是经常陷身在忧愁苦闷之中呢? 当愁闷的魔鬼降临到一个人的心里的时候,就好像魑魅魍魉,...

净土大德故事: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

净土大德故事: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

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本丹阳人,后迁浙江余杭。少时诵《法华经》,钱文穆王时,大师作税务官,见鱼虾飞禽等,辄买放生。自己俸薪用完,即用官钱买之放生。后被...

达真堪布:智慧与方便

达真堪布:智慧与方便

达真堪布:智慧与方便达真堪布 密法中的双身佛像,男性代表方便,女性代表智慧,表示智慧和方便双运的意思。在行菩萨道时,我们既要有般若智慧,也要有善巧方便。佛法里讲"性空妙有",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有...

女人该找的专一面相男人 让他对你从此一心一意

女人该找的专一面相男人 让他对你从此一心一意

相信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够一心一意的对待自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专情,有些男人天生花心,心里永远装着好几个女人,和这样的男人过日子很累。因此,女人应该寻找这些具有这种专一面相特征的男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