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业的原理与方法?

消业的原理与方法?

学生:老师,功可以抵过是吗?也就是功可以消业是吗?改命的方法是不是就是积累功德啊?

老师:这个问题你自己思维完毕了吗?学生:我觉得是,但是要怎么积累功德又是一个问题。

老师:如果你杀了一条蛇,救下了一个人,在这个事情里,应该怎么说呢?如果功过能抵消,你就不应该再去偿还杀蛇的业债。但是我们学佛都知道,这个杀业依然是要偿还的业债,是不可以逃避的,也是不能躲得过去的。虽然救人是好,但是伤害众生是恶,在做善的同时,若没有般若智慧,就会连带造作很多恶来,成为一个颠倒的状态,想好却越做越坏。

所以在因果前,功过是不能相抵消的,只是在受用上,可能导致善的结果,从而增厚了我们的福报,表现为能抵抗更多的业力了,但是二者是两个部分,不能混为一谈。有人说:做善就可以得善报,但是做恶必然得恶报,如果一个事情里有善有恶,强调只得善不得恶,这类说法是不可信的。

佛教里消业的原理是怎样的呢?我们对自己的错误有了清晰的认识,真诚地对伤害过的众生道歉,这个忏悔可以消业。可是我们去做忏悔了,如果忏悔不彻底,心不真诚,或这个错完毕了,又去犯下一个错,那么这个业也没法消。就像一个人打了你,事后对你道歉,要看你能不能原谅他?你原谅他,这个事情就算完毕了,如果你不原谅他,这个事情就没完。所以佛教里给出的方法,全部都要拿出真诚心来,这是基础门槛,你必须拿出真心来,真诚地忏悔道歉,对方接受的机会就大,原谅你的可能性就大;而如果虚情假意装模作样,对方不原谅我们是正常的,这也是很多学佛同修业力没消,反而不断有新麻烦的原因。如果我们带给对方的伤害太重、痛苦太大,简单的道歉是没有办法平复对方怨气的,就像把你一家全烧死了,留下一个半残废,在你前面磕头作揖,求你原谅,你能不能原谅?说实在话,在这么巨大的伤害痛苦下,换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原谅,除非是佛菩萨,真地看得开放得下,所以这个水平的忏悔就没办法消这个业。

我们在三部走的模式里提出:忏悔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弥补过失,带给你的损失我加倍还你,这个心态是真低头、真认帐、真负责的。怎么加倍还呢?我欠你的再多,都是世间的钱债、命债等等罢了,但是我要还你一个出轮回的利益,你自己算算哪个合适?如果不出轮回,就会永远在业债里追讨来、追讨去、互为高下、互相伤害、没有尽头的,今天你来讨我,明天就会有众生去讨你,这样的日子想结束吗?想结束我们有方法,如果你愿意获得这个方法,我们间的债务就可以达成一个谅解,在我彻底帮你实现愿望后,你也彻底地放下这个债务,这就是完整圆满的还债了业了!

如果在还债的同时,心又起计较,这个债还不会完毕,因果是相续不断的,我在偿还你的这个时候,我们之前的因果债务是完毕了,可是我心里又起了一个新的念头,这个念头又会发展成一个结果,这个债务就没法消得干净了。

我们真地要学会放下,拿得起来、放得下去、来了就受着、走了也不要多核计,一核计这个业力就又反上来,又跟着业力种子跑了,这是很麻烦的。所以,这个生死是很难出得去的,这是原因之一,因为我们的心,念念都是轮回的因。

至诚忏悔

请跟随我一起至诚忏悔无边业力,我愿忏悔无尽业力,我愿忏悔无边身口意业,我愿忏悔对一切众生施加的一切伤害恼害,我愿忏悔自己愚痴颠倒的心行,我愿忏悔自己对三宝的不敬和不珍惜,祈请佛菩萨慈悲允诺消除我的业力,今在佛菩萨前,至诚忏悔,无始劫来造作过的一切五逆十恶的重罪,也请一切被我伤害到的众生,都能由我得超度的机缘,成为以后得救度的机缘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佛门是否有求神、问卜之事?

净土法门法语:佛门是否有求神、问卜之事?

佛门决定禁止求神、占卦、问卜、算命、看风水。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得很明白,佛弟子可以做世间事,不可有世间意。什么是世间事?像世间的婚丧、应酬的礼俗,甚至于祭祀祖先,祭祀天地鬼神,这些可以做。但...

海涛法师:损坏的佛像如何处理?

海涛法师:损坏的佛像如何处理?

海涛法师:损坏的佛像如何处理? 问:他说有一天在电脑旁,跟着师父做仪轨,不小心将手拍到释迦牟尼佛相片,碰翻了,结果倒在酥油灯上,结果佛陀的头烧了一半,不知道如何是好?请问师父,该如何圆满?弟子犯了滔...

父母八字择吉日剖腹产 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明星之

父母八字择吉日剖腹产 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明星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剖腹产的方式。剖腹产跟顺产相比有许多的优点,比如降低生产危险,比如可以选择好的生辰八字。因此,父母八字择吉日剖腹产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那么,...

达真堪布:心像风刮的沙,怎样让它自然停下

达真堪布:心像风刮的沙,怎样让它自然停下

达真堪布:心像风刮的沙,怎样让它自然停下问:上师在法语里说过,“当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怎样领会这句话的含义呢? 答: 不...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五回 详偈语擒捉康七 入空门剃度一峰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三十五回 详偈语擒捉康七 入空门剃度一峰

第三十五回 详偈语擒捉康七 入空门剃度一峰话说邻家子一刀砍去,正砍在妇人左太阳上,秃的一声,劈开半个头颅,两脚乱蹬,已自死了。一峰从梦中惊醒,一面大呼婢仆,一面取出火镰,打火点灯,一阵子手忙脚乱,耽...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七   只研学理不修法为表面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七 只研学理不修法为表面

学佛修行人钻研学理不是坏事;而坏的就是某些“老学究”“新学研”居士、比丘行人抱着质疑态度,以固守所谓的“严谨务实之学风”,依夫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治学观点,把佛法当作理论学术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