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与放生之后太监竟自生男根重做人!

以前读书时,就知道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叫太监,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古代皇室役使者。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而明朝的魏宗贤(1568-1627年)与李莲英(1848-1911年)就是我国著名的宦官,那时有篇文章叫《连升三级》,就与魏宗贤有关。

从而很多人对于太监就没有什么好感,特别是近年来宫廷剧时兴,太监通常都被描述为反面人物居多。其实除了不具男根之外,太监同样具有佛性,一样有善良之人,一样有敬佛之人。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学佛与行善后太监竟然还有男根自然恢复者,如此神异之事,真是证明佛法无边啊!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两例:

刘谦之,曾著《晋纪》23卷,是南北朝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年)时的太监。他笃信佛法,厌倦世俗,不喜尘劳,虽然身在朝廷宫闱,却经常持诵「文殊菩萨圣号」,每天念诵达七万遍之多,并以此为定课,不论事务多么繁忙,他持诵菩萨名号从没有间断过。有一次刘谦之随侍高齐三王子入五台山参访圣迹,见到诚笃坚志的王子,为了供养大圣文殊菩萨,引火***其身,这种难行能行的举止,使他深受感动,内心自念:「王子能为法舍身,我又何尝不能?」于是更生起了大悲心,自叹身遭宫刑,非佛法器,不如前往五台山,专志修行。于是奏请魏孝文帝:「可否准允鄙人在清凉山上专心修行,以期日后能有所成,这是臣的一点志向,万祈圣上英明鉴照,赐准所请。」魏孝文帝许之。刘谦之遂不再返朝,在五台山上住了下来,整日里持名阅《华严经》,昼夜礼诵,绝粒饮水,由于精诚所致,经过21天之后,忽髯髭尽生复丈夫相,心眼开通,领悟法要,于是殚精造了《华严经论》共六百卷留之于世。并奏闻魏孝文帝,倍加敬信,华严一教遂盛于时。大家可能知道魏孝文帝对佛教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是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在位期间,佛教迅速发展,并推动了佛教文化的繁荣,而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中的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就是在魏孝文帝时期开始开凿的。这些都是宗教大融合、大发展的见证,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年)

另外益西彭措堪布著的《因果明镜论》里讲了一则公案:

往昔乾陀卫国有一位屠夫,正准备屠杀五百头小牛,这时候来了一位内官(就是太监),出钱全部赎出放生,牛免于死难,生命获得自在。

以这个因缘,内官现身就恢复男根。等他返回王宫,叫人入宫报告,国王说:自家人可以随意出入,为什么还来报告?国王把他叫来,询问原因,内官说:“我见屠夫要杀五百头小牛,就拿钱赎出放生,以此因缘,男根具足,因此不敢入宫。”国王听后既惊又喜,对佛法真实生起了信敬之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芦荟素烩

芦荟素烩

原料:芦荟,青豆,玉米,百合,黑木耳,小蕃茄 调料:盐,素得鲜,生粉 作法: 1、 芦荟去皮改成小方块,锅中加水烧开,先将芦荟淖水捞出; 2、 再把其他原料(除小蕃茄...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舍宅部 第十一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舍宅部 第十一

舍宅部 第十一如婆沙论说。有威德者。便有宫宅。七宝庄严。一切山河诸神。悉有舍宅,依之而住。无威德者。如浮游浪鬼。饥渴之徒。悉无舍宅。权依冢墓。暂止丛林。草木岩穴。是其居处。故庄严论云。佛言。我昔曾闻...

达真堪布:早晚课坚持不了怎么办

达真堪布:早晚课坚持不了怎么办

达真堪布:早晚课坚持不了怎么办 问:早晚课坚持不下来怎么办? 达真堪布答:还是没有明理。我们上早晚课,其实你真正明白了,你真正能够表里如一地做,那是多大的享受,多大的快乐啊!世间的任何一种享受都比...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昙花一现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昙花一现

昙花,生命之花。它是一种彻底的时间艺术,在丝帷的开阖间即生而即死。它的每一秒钟都在动。昙花在夜幕下悄悄地、匆匆地开放了,异彩纷呈,瞬间辉煌,一时灿烂,尽美方谢。殊不知,昙花灿然怒放,瞬间辉煌,是以漫...

珍惜现在

珍惜现在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亲鸾: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

“觉远”李连杰的修行路在何方?任沧桑岁月诉说无常

“觉远”李连杰的修行路在何方?任沧桑岁月诉说无常

近日看到有关李连杰的报道,我大吃一惊,他现在面目干瘪消瘦,驼背严重,连起身都很困难,甚至需要人搀扶。谁也无法相信,这还是当年那个玉树临风的“觉远”吗?这个伴随着我成长的国际武打巨星,给我带来了许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