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身边

佛在身边

做人的佛法

佛在身边

很久以前,有个年轻人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生活贫穷,年轻人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天神神道道、不务正业,便苦口婆心地规劝他,但终究管不住长大成人的孩子。年轻人甚至把母亲当成求佛成仙的障碍。

一天,年轻人听说远方无名山上有一位得道的高僧,便瞒着母亲跋涉千里去找高僧讨教成佛之道。

他一路上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高僧听完他的一番诉说后,沉默良久,开口道:你想修道,我可以给你指条明路。

年轻人太高兴了:太好了,我愿拜大师为师,专心修道。

高僧不以为然地说:与其拜我为师,还不如去找佛。

年轻人顿时来了兴趣,忙问:请问哪里有佛?

高僧说:你现在回家去,在路上有个人会披着衣服,反穿着鞋子来接你,那个人就是佛。

年轻人听后大喜,拜谢了高僧,启程回家,路上他不停地留意着高僧说的那个人。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贫寒农家,他仔细看了看迎接他的男主人,他没有反穿鞋子。第二天,他又投宿在一户富有人家,更没有人披着衣服、反穿着鞋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那样接他的人。

眼看快到家了,佛还没有出现。年轻人又气又悔,以为是高僧欺骗了他。

等他回到家时,夜已经很深了。他灰心丧气地抬手敲门。

谁呀?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

我,是你儿子。他沮丧地答道。

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回来了,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灯也来不及点着就去开门,慌忙中鞋子都穿反了。年轻人看到母亲狼狈的样子,不禁热泪盈眶,立刻觉悟了。

佛本是人,而不是神。佛不在别处,他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世人都在苦苦地求索,梦想着找到自己的归宿。殊不知,思念着我们的人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归宿。

高僧帮助年轻人认清了人生的归宿,着实令人感动,我们是不是也该想一想自己的归宿呢?想一想那些思念着我们的人,那些处处为我们着想的人,那些一直对我们不离不弃的人。

每每读到佛的东西,总有很多感动。佛就像母亲一样,永远都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心,念念为众生着想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由此我想,佛一定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归宿吧。三千大世界,一切众生他都视如己出,心生慈悲,哪怕再十恶不赦的人,都愿度化;佛规劝人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佛都在你的身边,唯愿你平安健康、幸福快乐。不论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曾经有过多少罪恶,只要你在心里轻声呼唤,佛都将守护着你,让你得到救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我在哪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我在哪里?

无根禅师有一次入定三日,被人家误为已经圆寂了,便将他的身体给与火化,又过了几天,无根禅师的神识出定时,却找不到他的身体。全寺大众经常听到他悲惨的自言自语的声音:我?我在哪里呢?。尤其是到了晚上,无根...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志隆兴医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志隆兴医

志隆兴医金朝兴定年间,志隆上人住持嵩山少林寺。他每年都从寺院收支以后的剩余中拿出一部分救济民间穷苦人家。兴定五年初冬的一天,天空阴云密布、雪花飞舞。隆公和监院和尚兴法到民间了解民情,准备开始善施俗民...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身为苦本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身为苦本

身为苦本老子说我们人类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有身体的缘故,佛教则说「身为苦本」。因为有身体,所以每天要奔波忙碌,给它吃美味可口的食物,穿着华丽昂贵的衣服,甚至为它汲汲钻营,珠光宝气一身戴。生病了,要为...

鸯崛髻经

鸯崛髻经

鸯崛髻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众多比丘到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众多比丘入舍卫城乞食。闻王波斯匿宫门外。有众多人民各携手啼哭唤呼。便作是说。于此国土有大恶贼...

星云法师:如何「看心观静」?

星云法师:如何「看心观静」?

◎ 如何「看心观静」?《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切万法的生起和还灭,都是因为「心生」、「心灭」而有。《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我们把「心」安住一处,必...

吃素的班主任——教师节到了

吃素的班主任——教师节到了

时光感觉很漫长,因为有中考的压力,加上我没有考到重点线,不能进重点高中,所以就自觉地选择了复读一年,因为在我们那个中学,本来能不复读就考进重点高中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复读那一年的住校生活像白开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