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真面目:29:“开悟”仅是一个起点?

29:开悟仅是一个起点?

按佛学的义理,明了本性开了悟就是见道 ,见到了道我们才能修道 ,才能有的放矢地证道。没见道我们修什么道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没见道的人其信仰多少都有些迷信或盲目的成份。当然,佛门的开悟有许多大小层次之分,一般小乘修行开了悟即证得初果阿罗汉果位。大乘修行的开悟多指明心见性,证初地菩萨果位。详情请参阅相关经典,妙泽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一般来讲,在开悟的刹那,我们当下解脱一切烦恼,一切妄念止息,也就是分别意识止息,见诸相非相,平等一如,性相不二,自会真正了达空性,从此便不会误解经义也不会盲修瞎练了。因此,我们可以把开悟理解为是获得了修道的起跑线。六祖慧能说过: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这里的悟 就是指开悟见道 。我再次说明一下,这个见道 是指归位于本来面目,体证予此,不是什么眼睛见了相,更不是靠感觉和思维。开悟是胜义谛,这种实际的状况或境界,若不亲身在那么一个刹那 证得,言语的描绘永远不会究竟。

修行有四个阶段: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也就是说即使解悟佛学已没什么障碍(这一点我们也未必真做到),予一切佛理很清明通透了,如果行为上不能吻合,或无心努力地做到知行合一 ,这也没有什么真正的进步,自然也不可能真正地做到理无碍。所以实践才是真功夫。直到开悟见道后,我们才真正拥有一个全新的起点。不过,一个人是否开悟,不能自以为是或想当然自行判断,须找到已开悟的高僧大德们为我们应证。

在很多时候,我们修证佛法是为了获得这个零的起跑线 。但我们千切别小看了这个起点,因为有这个起点时我们已成就了法身。这已是入圣位 为圣人了。许多人会说,弄半天才是得这么一个起点,那也太难了些。诚然,从终极上讲,这条路肯定不会一蹉而蹴,修证佛法同生活中做人谋事是一个道理,它同样需要付出许多具体的心血和努力。它不仅是一辈子的事,还极有可能是生生世世的事。我们不能一时急功近利,心血来潮,以为下狠心咬牙弄几下就成功了。其实我们只要不松懈,不放弃,从点点滴滴的当下 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大精进,大努力。我们肯定会不断地有所收获当我们开悟见道,我们的信心和收效已不是我们今日所能猜度的了。

常观心便能明心,明心自能见性,见性便得成佛。自性自悟,自悟自修,自成佛道。修证佛法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就看我们的意志和恒心够不够大。只要我们将它当成最头等的大事来抓,肯痛下决心,一定从当下做起,时时刻刻、点点滴滴地做,尽可能地做到做好,连是否开悟也不必理会和牵挂,我们肯定就会有不可思议的境界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悟也是件很容易的事。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只能退而其次地慢慢来,将修行看成生活中吃饭穿衣一样必不可少的事,即便是这样,我们也有不可思议的收效和进步。否则,一切便犹如蜗牛爬行,进步就比较缓慢了。在我所认识的人中,也有一、两年就开悟见道的,也有一辈子也开不了悟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在向同一个方向靠拢,这本身已经是件非常殊胜的好事情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国际素食日|今天,给身体“放个假”!

国际素食日|今天,给身体“放个假”!

每年的11月25日是国际素食日。蔬菜当中的大量膳食纤维有助于清理体内垃圾,烹饪时应注意把握新鲜时令、种类多样、少油、少盐、少糖的原则。快来试试这些美味的素食佳肴,好好给身体“放个假”!来源:新华网...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 第二卷 至心精进第五 本品续前。法藏菩萨发大愿曰: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时,国土佛号,悉闻十方...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怎样才能成佛_如何才能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怎样才能成佛_如何才能成佛

道一十二岁时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出家当了和尚。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

换了你,你会杀掉谁?

换了你,你会杀掉谁?

换了你朋友拿了一份报纸要我作个实验,我同意了。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子了,其中有3个耳朵聋,2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我...

《观无量寿经》图文讲解19、杂观三圣观

《观无量寿经》图文讲解19、杂观三圣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真心生西方者。先当观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阿弥陀佛。神通...

星云法师:人,住在那里?

星云法师:人,住在那里?

人,住在那里?人,当然住在家里! 家,能够给我们永远的安住吗?动物中,即使一只小鸟,当牠长大以后,也要离巢高飞,不肯住在鸟窠里;一只小狗长大了,牠也欢喜到外面奔跑,不愿意待在屋子里。中国字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