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冈仁波齐,一场震撼心灵之旅

昨天看了电影《冈仁波齐》。电影内容平淡,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群英荟萃的明星。但是看完电影,我久久不能平静,如经历一场震撼心灵之旅。

这部电影以类似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普拉村一位藏民,要带年迈的叔叔去拉萨和冈仁波齐朝圣,当地的其他几位村民知道后,自动报名一同前往。其中有内心深感罪业和经常醉酒的屠夫,也有怀孕的妇女,还有残疾少年。这是一支由 11 个普通人组成的队伍,最大的七十来岁,最小的才九岁。

朝圣者们经历风雪,爬过泥泞,趟过河流,跃过高山,也在石子路上磕过头。2500 多公里,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连一丝临阵脱逃的念头都不曾有过。在朝圣的路上,队伍里有孕妇途中产下孩子,有中年汉子被山石砸伤了脚,也有老人去世。这些的变故都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不懈地磕头,齐声地诵经,短暂的休整。他们坚定不移的心行,让我体会到信仰的力量,深感震撼。我们曾经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放弃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退缩找各种的理由。与他们相比,我们遇到的困难多么微不足道,我以为自己是虔诚的佛教徒,在他们面前,我的虔诚不足一提。

在朝圣路上,他们还遇到了一对夫妻,带着一头毛驴,女人推着车,男人磕着头,毛驴清闲地跟随。男人说妻子心疼毛驴,怕毛驴累着了,平地自己推,陡坡才让毛驴拉,毛驴也是他们的家人,要带毛驴一起朝圣。佛陀说众生皆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父母亲人,在这些朝圣者的身上得到如此真实的体现。这又一次震撼了我的心灵。当今社会,有些人虐待动物,抛弃动物,即使能做到宠爱动物,也很少有人自己拉车让动物闲着,但这些虔诚的佛教徒真正做到了众生平等,对待动物有如亲人。

他们会因旅店老板娘生病而代磕十万个头,耽误行程两个月。他们也有一家三口为去世的长者,磕头 2500 多公里。您能想象吗?一路上如此艰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芸芸众生祈福。他们再一次震撼我的心灵。佛菩萨说一切为了利益众生,他们做到了。因为他们一路磕头是为了众生幸福快乐!当今社会,大部分人事事想着自己,为自已的父母、儿女,都没有几个能做到,更别说为陌生人磕头祈福 2500 多公里。朝圣者们,体现了不惜自身艰苦辛劳而利他的大爱。

朝圣之路,是一场震撼心灵之旅,让我对佛教徒们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更向往那个充满幸福美好、自由快乐的佛国世界。因为在佛国世界里还有比他们更善良,更仁爱,更慈悲的圣者。那里没有自私、贪欲、争夺,惟有利他、善洁、和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小事件考验的修行大事

小事件考验的修行大事

又到周末,该回老家看看老爸老妈了。一大早,我骑上自行车就去了菜市场,打算给爸妈买些干百合带回去,转悠转悠就到了一个干货摊前。老板没什么生意,无聊得正在发呆,看到我来了,忙起身热情地打招呼,百合如何好...

达真堪布:三种信心是皈依的基础

达真堪布:三种信心是皈依的基础

达真堪布:三种信心是皈依的基础 皈依有不同层次的皈依,但是最基本的显密共同的皈依就是下决心:从今以后,把佛作为究竟的导师,把法作为究竟的道路,把僧众作为究竟的道友,这三种决心叫三皈依。加上“把上师...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温暖心灵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温暖心灵

温暖心灵菜市场一角有个卖豆制品的摊位,摊主是个瘦小的女人,她很诚实,过秤后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从不违背顾客的心意擅自添加一小块凑个整数。尤其与众不同的是,她右手戴了一只白色塑料手套,小心地取了嫩嫩的豆...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夫妻反目成仇的现象?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夫妻反目成仇的现象?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夫妻反目成仇的现象? 问:现今社会中,有很多明星夫妻貌合神离,曾经恩爱幸福,最后却反目成仇,令很多人不大喊“不再相信真爱了”,请问上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无常?又有哪些修行的方...

钟茂森:做善事的两个关键

钟茂森:做善事的两个关键

钟茂森:做善事的两个关键 『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你看做善事,这两个心是关键。在末法时代,就是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真的做善事的人太少,干恶事的人很多,善人少恶人多。所以你要去做善事,别人可能...

49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49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所谓民间信仰,是跟民俗相关的宗教行为,也是原始型态的宗教现象,自从人类文化开始以来,即已普遍地发生在各个民族之间。那是为了疏解心中的困扰、家庭和社会的纠纷、自然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