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我生命中的一座山,我愿做父亲的一艘船

我的父亲并不高大,甚至在人群中显得很矮小,很容易被人忽视。

小时候,我只感觉父亲很关心我,但更多时候是感觉到,似乎父亲老是得罪人,很多人都不待见他,我还经常责怪他不合群。

等我长大了,自己做了父亲,猛然回头,才发现自己错怪父亲了,而善良、正直的父亲才是我生命中的那一座高山。

父亲的一生是被人误解,他不善言辞,更不会说别人喜欢的话,加上他从来看不惯歪风邪气,因此他给别人的印象是说话太直,总是得罪人,但又有着才子的清高,所以很多人都给他穿小鞋子,但还好他总能逢凶化吉。

我一直感觉他似乎不应该在这样的世界里,因为在这里没有他的位置,他虽然略通琴棋书画,是我们那里难得的有这样才气的人,加上他教学能力很强,赢得了学生的赞叹,但是在那个时代,乡村民办教师特别多,父亲的才气和能力似乎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于是他们无端的排挤父亲。因此几乎每次父亲回家都会带着不解和怨气,但这一切丝毫改变不了他对学生和教学的热爱。

父亲一直教育我们,对待别人一定充满善意,平等对人不能仗势欺人害人。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曾经跟父亲矛盾较深的一个村干部就公开赞叹父亲:我最佩服 X 老师这一点,我跟他矛盾这么深,但他从来不另眼看待我的儿子。

后来有人问父亲你为什么不利用机会收拾他儿子?

父亲说收拾他儿子太容易了,但我跟他父亲有矛盾,跟他儿子无关,我是老师,我要教好每一个学生,谁家培养个孩子也不容易。

父亲这些朴素的话对我影响很大,甚至伴随着我的一生,他让我明白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不容易,如果自己能帮助别人,就要毫不犹豫的伸出自己的双手,而任何人都不喜欢被人欺负,嘲笑,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谦卑和善良的道理,我感谢父亲对我人生善良的启蒙。

小时候,我跟在父亲教学的课堂里听课,他总是抑扬顿挫用我们很不习惯的普通话教学生,而这与众不同的口音也激起了他的同事一片的鄙夷和排挤,因为他们上课讲的都是我们当地的土话。

父亲就是在这种排挤中,凭借他的才气、清高、正直、善良、不向歪门邪道低头的坚守,有惊无险、还算平平安安度过自己的教学生涯。于是他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似乎成了他生命中的一切。记得我上大学时,他几乎一个月都写几封信告诉人生的道理,鼓励好好学习,做好一个好人,每一封信都寄托着父亲对独自在异乡求学儿子无尽的思念和期盼。

记得有一年暑假,父亲跟我说起他在 5.1 节救了一个人的事:那是他去游览我们当地名胜时,突然发现一群人在一个沟壑边熙熙攘攘的叫喊着,父亲过去一看,原来一个不到二十的小伙子不小心摔到下面去了,当时已昏厥在沟底,那个沟底很陡峭,跟他一起来的小伙子根本不敢下去,而围观的人只是在做“吃瓜群众”,父亲一看不管自己生命的危险,小心翼翼的下去,用力掐人中等等,费了很大的劲,大约用了半个小时才救醒他。我问父亲这么危险,为什么去救他呢?

父亲说他和朋友高高兴兴的旅游,如果因为这件事把命丢了,那他父母都活不了了!谁家都有孩子,我就是受点伤也要救他。

此时,我似乎已理解了父亲,其实那个人的遭遇,让父亲想到了在异乡的我,他用这种感同身受的情感寄托着对自己儿子的深深的爱,或许他内心中也期盼如果自己的儿子有一天遇到困难,也有人像他一样会伸出援手。

不善言辞的父亲其实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记得爷爷去世,我和父亲一起守灵到天亮,我感受到了父亲失去亲人的那种痛苦,虽然父亲没有流泪。而对待赡养我奶奶的事情上,我的亲戚都躲得远远,父亲毅然提出不需要任何人赡养奶奶,他自己照顾,直到现在有人提起我们家对待老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因此,直到今天我从来也无法体会不孝敬父母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在我和父亲的心目中孝敬父母是一种天性的自然。正是在父亲润物细无声的教导下,我和我妹妹家也非常的和睦,我妹妹对我儿子甚至比对自己的孩子还亲。所以我一直无法理解一家人父母与子女不和,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矛盾重重是怎么一回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家人就是和和气气,其实很多时候父亲还经常批评我妹妹。

现在,父亲年纪大了,已是满头的白发和日渐沧桑的面孔,我也感到了岁月的无常。随着自己成为父亲,养儿才知父母恩,我真身感受到了父亲对我那种深深的爱,父亲的无言就如同我生命中的一座山,屹立在我的心间。

我一直想善良的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而我又如何才能真正报答父母,兄弟姐妹的恩情?这些问题有意无意的伴随着我。

直到有一天,我学习到了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如来正法,我们明白了人生宇宙的道理,我明白了善良正直的父亲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多的排挤和误解?

先撇开多生累劫的因果关系不说,父亲在善良的同时却忽视了忍辱。比如同事间哪有不充满着是是非非的呢?如果每次都执着,那这辈子无疑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果父亲对一些鸡毛蒜皮“张家长,李家短”的事,看得开,无所谓,一笑了之,那么时间久了,自然人际关系就会融洽不少。恰是“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

因此,父亲所有的善良正直只是朴素的、不圆融的善业而已,并且很多时候长满了“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伤害了别人。

在我感恩于父亲以其善良本质从小对我言传身教之时,我更明白为人子者真正的大孝,真正的报父母恩是能引导父母学佛。因为只有学佛才能让父母的善良更圆融,把好人做的更好,而成为没有夹杂恶因恶缘的真善真良,继而成为善良、慈悲,忍辱、无私的修行人,最后获得解脱成就,这才是父亲应该拥有的真正的幸福。

如果说父亲一直是我生命中的一座山,而今学到真正如来正法的我,愿做父亲的一块船板,让父亲踩着我登上开往成就彼岸的“解脱之船”。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法修行新素食观

佛法修行新素食观

《楞伽经》指出:“若食诸血肉,众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食肉无慈慧,永背正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得生梵志种,及诸修行处,智慧富贵家,斯由不食肉。”素食修行的观念,是从南朝的粱武帝(...

陈静瑜:在家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

陈静瑜:在家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

陈静瑜:在家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 “入无废饰”,入无废饰是指回到家以后,不要穿著打扮就毫不讲究,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我们在《弟子规》里也有,“入虚室,如有人”,更何况家里不是虚室,你还有先生,还有孩子...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11、煽风止沸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11、煽风止沸

11、煽风止沸古人说:以德伏人者昌,以力伏人者亡。世间大多都是以力制力,以争制争。是故自有史以来战争不息,社会每日都有是非斗争之事。用一个破漏的缸来盛水,欲其不漏失是不可能的事情。晚上在外面晒太阳,...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4.母牛的布施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4.母牛的布施

14.母牛的布施有一次,佛陀请阿难到摩耶利家向他要一点新鲜的牛乳,那时摩耶利与他五百多名弟子正要进宫面见国王,一出门就遇见阿难。摩耶利问:「阿难尊者这么早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阿难回答说:「佛陀身...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七十六节 两个罗汉打上了天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七十六节 两个罗汉打上了天

第七十六节 两个罗汉打上了天老宰相带领了从人,星夜赶到普陀山附近,路上碰见了自家人马,已由普陀山回来了。他以为普陀山的和尚已经被他们杀害了,急得象热锅上蚂蚁似的,一见面第一句首先问:普陀山的和尚杀了...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八节 富楼那尊者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八节 富楼那尊者

第八节 富楼那尊者(一)归佛因缘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译为满愿,父于满江祷梵天求子,正值江满,夜梦七宝器,盛满珍宝入母怀,遂有孕,父愿得从,故言满愿。弥多罗尼译为慈行、知识,四吠陀有此品,其母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