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佛学教本:第十八课、声闻四果

第十八课 声闻四果

佛弟子,闻佛小乘声教,悟四谛之理,断三界见思惑,入于涅槃者,皆属声闻僧。声闻僧,自凡夫位,修到阿罗汉位,乃出三界,这中间,须历四向,证四果,然后成办,并非一蹴可几。

三界内的见惑 (1) 和思惑 (2),能使一切有情,迷乱颠倒,不能出轮回,了生死。所以小乘圣者,必须断见思惑,此断见思惑的次第,也即是历四向,证四果的次第。

第一是须陀洹向,及须陀洹果。译为入流,谓初入圣流也;又译逆流,谓逆生死之暴流也;又译预流,谓得预圣人之流也。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证得之,当未断尽时皆为向,已断尽为果。第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译为一来。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度也。此位除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证得之,当断一至五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六品为果。第三是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或不还,谓不再来或不再还于欲界也。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当断第七八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第四是阿罗汉向,及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为杀贼,谓杀尽烦恼贼也。二为应供,谓道高德重,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养也。三为不生,谓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也。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 (3),方证得之,未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时皆为向,已断尽则为果。

小乘行人,修至阿罗汉,即是已断尽三界见思惑,历四向,证四果,具六神通 (4),入无学位 (5),所事已办 (6),不受后有 (7),为声闻乘中,最崇高的圣者矣。

【注释】

(1) 见惑是迷理之惑,属于各种妄见,由邪分别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也。见惑品数,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一百十二。

(2) 思惑是迷事之惑,由贪嗔疑等迷情,染著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也。思惑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八十一品。

(3) 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共八地,合七十二品思惑。

(4) 不测曰神,无碍通,六神通者: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尽通。

(5) 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谓尚须进趣修学也。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谓学道圆满,不更修学也。

(6) 已断尽三界见思惑二惑,故称所事已办,或所作已办,其他位即三乘共通之十地中的第七已办地。

(7) 未来的果报。或后世的心身,曰后有。阿罗汉及辟支佛,已断尽烦恼,则不受后有。

【习题】

(一) 何谓声闻僧?

(二) 何谓见惑?思惑?

(三) 何谓四向四果?

(四) 分别说出: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等所断的惑。

(五) 「后有」「无学」作何解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嗔

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嗔

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嗔唐代宗时,权震当朝的宦官鱼朝恩问药山禅师:《普门品》中说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请问什么是黑风?禅师不客气地直呼:鱼朝恩!你这呆子,问这个问题要做什么?鱼朝恩听了勃然变...

佛法概要: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

佛法概要: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第一节净土法门所依的经论净土法门,是佛教最容易使人接受和信仰的一个宗派。它方便易行,所以导致人们欢喜修学、信受奉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真是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无上法...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八章 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八章 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

第八章 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在佛陀出现于印度的幸运时代,有一对夫妻和他们绝美的独生女沙玛瓦帝(Samavati,古译:沙摩婆提)就住在边境内。他们的家庭生活原本快乐与和谐,但有一天却遭逢大难:家...

达真堪布:如何才能做到将恩将仇报转为道用?

达真堪布:如何才能做到将恩将仇报转为道用?

达真堪布:如何才能做到将恩将仇报转为道用? 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修行人,特别是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不能生起嗔恨心,更不能伤害众生。比如自己一直对他有帮助,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他,他不...

娶个爱茶的姑娘 嫁个爱茶的男子

娶个爱茶的姑娘 嫁个爱茶的男子

娶个爱茶的姑娘 嫁个爱茶的男子来源 | 向阳居前言:爱一个人,没有什么要求和理由,如果有的话,只要ta爱茶,就足够。娶个爱茶的姑娘【爱茶的姑娘有生活情趣】她会插一朵花,做一些细微的小东西,把茶席布置...

做人的佛法:学会宽容,收获一生

做人的佛法:学会宽容,收获一生

学会宽容,收获一生人越是接近真理,越能包容别人。 禅语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写过一篇散文写给他的孩子:孩子,希望你拥有宽容,因为一旦你拥有了宽容,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万不得已才动用恨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