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之人该如何面对老鼠?看看我和小老鼠的故事

我家有一间车库,是地上的,还算宽敞明亮。平时我也就当储藏室用,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放在那里。

有一天我惊奇的发现:车库里有老鼠屎,还有老鼠尿,放在台子上的一包巧克力也被啃了几块,还有一包煎饼也吃了一部分......

毫无疑问,储藏室进来了老鼠。

人和老鼠好像天生是对头。

老鼠用尖利的牙齿啃噬着人家里的东西:柜子、柱子、墙角,书报......它无一不啃,它那小小一生中不断长出的牙齿,好像就是为报复人类而生。

所以,从小到大的印象里,老鼠,总是让人们讨厌,唾骂。把它归于“四害”之列,“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也成了谚语。

但我是学佛的人,佛教戒律中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不光不杀生而且要行放生。我要如何对待这些不速之客呢?

我绝不能伤害甚至杀害这些造坊的小生灵。

俗话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们能凑到一起得多大的缘分啊。

于是,我开始在储藏室给它们准备了白菜、水、馒头等食物。

佛经上说,有生命的众生都具有佛性,所以我就用念佛机放佛号、放大悲咒等给它们听。

动物都有灵性,只是业障的原因今生它们只能活在畜生道。但不代表它们就不通人性。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极圣解脱大手印》 中说:“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人身和一切,皆因父母所生,父母教养、哺育我们,娑婆世界群情奋力,各功所能,辛苦劳累,功德魏巍,相互造就生活之圈,随处随地皆是众生功德所聚,我今方有安处,我今方有衣食,故一切众生无始至今皆我父母,皆我亲属…

所以我当它们是突然来造访的客人,一点烦恼心也没有,我尽我的能力去招待它们,相信它们不会影响我的生活,相信人鼠能和平相处。

当我每次进入储藏室就会把脚步放的轻轻,唯恐惊动它们,影响它们听闻佛法,我非常相信它们能听懂。

我每次到储藏室都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甚至能感觉到它们在某个角落,用黑黑的眼睛看着我。

但我们从未谋过面,储藏室里的那些东西也依旧完整无损的在那里。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为迎接新年要收拾卫生,储藏室也要整理下。

在一个架子的角落处,有两包旧衣服,我准备都清出去。

就在我打开其中一个包裹时,奇迹一样的一幕出现在我眼前:

一窝刚刚出生的小老鼠!是的,依偎在一起的好几只小老鼠!

呵,原来它们是那么的可爱,它们身上没有一根毛,像刚出生的小猪,只是比小猪小很多。大约只有大拇指那么大,全身都是粉红色的肉,眼睛还没睁开。

我看了半天,然后悄悄地把东西原样整好,我不想去扰乱它们安逸的生活,这个空间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

或许,对好多动物来说, 我们人类才是它们眼里第一大害!人们总是理所当然的把世界据为己有,想尽一切办法,去伤害,屠杀那群无辜的小生命。

日子还在继续,转眼一个月就快过去,想那小老鼠也该长大了,天天毫无恐惧的幸福的成长着。想到这,我就不禁露出微笑: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空间里,生命却在不同的境界里,演绎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有一天当我再次往储藏室送鼠粮时,我惊奇的发现储藏室里没有新拉的老鼠屎,这边捅捅,那边动动也看不到老鼠踪影,不知道何时这一窝的老鼠竟然悄悄搬了家。我突然想起有佛友分享过,这些所谓的“四害”其实是通人性的,如果我们内心真正充满了对这些可怜生命的慈悲,他们也只是一群过客而已,不会干扰到我们的生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事中控制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魏文王问名医...

教你几个已经失去信任的婚姻该怎么挽回的方法

教你几个已经失去信任的婚姻该怎么挽回的方法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夫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婚。可是分开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想念对方的好,想要挽回对方。但是之前婚姻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方可能会感到,绝望伤心。对自己也会反感抗拒,那么我们应该...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欣赏使人美丽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欣赏使人美丽

欣赏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告诉她要好好注意这孩子。继母好奇地走近...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40」“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40」“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药师禅健康疗法的因缘:佛陀游化诸国来到广严城,安住在乐音树下,为大家讲经说法。乐音树是一种树的名字,...

消除烦恼的方法:差别平等

消除烦恼的方法:差别平等

差别平等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佛陀说法,视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就像下雨,一味平等遍布大地,但随着众生根性有别,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佛陀说法,都是为要我们众...

界文法师:关怀别人,护他即是护自,三种护他之道

界文法师:关怀别人,护他即是护自,三种护他之道

《阿含经》中有个公案,祖孙两人卖艺为生:爷爷顶着一根很高的竹竿,小孙女要在竹竿顶上做各种动作。那个时代,没有保险绳、也没有其他的防护措施,这种表演是很危险的。有一次,在表演之前,爷爷对孙女说:表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