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关于袈裟你了解多少?

袈裟梵语kas!a^ya,巴利语kasa^ya 或 kasa^va。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因为其色不正,故叫坏色衣。

1、为什么叫坏色衣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袈裟’是僧尼们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坏色衣’或‘染污衣’。又因为‘袈裟’的缝制方法,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又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的制式,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义的。第一:印虔地点处于热带,人们多著白衣。佛教为了僧俗有别,所以规定衣服染色。第二:白色俗装,比较亮丽;法衣坏色,不求美艳。第三:割截缝制,能以杜防典卖,且无法移作他用。第四:染污杂碎,能除爱美心理。第五:割截染坏,可息盗贼夺衣之念。

  2、袈裟究竟什么色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袈裟’虽然是以‘色’立名,但是它的颜色如何,却是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我们且把其中的基本的、主要的说法,介绍如下:

四分律第十六说:有三种坏色:或青、或黑、或木兰色,可随意染。十诵律第十五说:或青、或泥、或茜,三种坏色。

另据五分律第九、磨诃僧祇律第十八、毗尼母经第八、萨婆多毗尼毗婆沙第八、有部毗奈耶第三十九、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九等典籍,也都说是三种坏色。三种色是:青色、黑色(或作‘泥巴、皂色’)、木兰色(或作‘茜色、栈色、赤色、乾陀色、不均色’)。这三种色,是‘袈裟’的如法之色。

所谓‘坏色’,有一种解释说:‘青、黑、木兰’皆属‘坏色’。比丘著其任何一色,都算是‘如法、如律’。又有一种解释说:必须把‘青、黑、木兰’混浊一起,才能算是‘坏色’。更有一种解释说:必须把‘青’等五色混合一起,才算是‘坏色’。—如法藏大师梵网经菩萨戒本疏说:‘“袈裟”此云“不正色”。谓将青等五色,相互混合,染成不正之色,名为“坏色”’。

3、袈裟可成就五种功德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据《释氏要览》卷上载,释迦如来昔为大悲菩萨时,曾于宝藏佛前,誓愿于己成佛时,袈裟能成就五种功德:

1、佛弟子虽犯种种邪见,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必可达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果位,得不退转;

2、天龙、神、鬼、人及非人,若能恭敬袈裟,则可于三乘解脱道上,得不退转;

3、若有鬼神、诸人,为饥渴、贫穷等所迫,得袈裟小块乃至四分,即可饱含充足;

4、若众生共相冲突,起怨贼之想,如念及袈裟之神力,便生慈悲之心;

5、若持有袈裟小块,恭敬尊重,则一旦在兵阵,常得胜于他人。

4、袈裟的披法

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

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

披着法袈裟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裸露右肩披挂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

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4.四婆罗门得道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4.四婆罗门得道

14.四婆罗门得道很久以前,有四个婆罗门教士因为专心修道,所以得到一些神通力,能在天空自由飞行。他们四个人常常在一起讨论神通的妙处,一说起这个话题,每个人都很开心。有一天,这四个婆罗门又聚在一起,他...

佛教故事:罗汉菜:迦叶夫妇

佛教故事:罗汉菜:迦叶夫妇

迦叶夫妇佛弟子中,名迦叶者有五人,其中之一是大富长者子迦叶。他出生于婆罗门种大富长者家,他的珍贵财产为摩竭陀国中第一,只少国王五千分之一,但他的父母属邪教徒,不信仰三宝。由于他生下来时,满身金色,相...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七)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七)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七)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一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七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无终没入。是彼地狱第九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

仁焕法师:怎样教好小孩快乐

仁焕法师:怎样教好小孩快乐

阿弥陀佛!大家好!大家应该明白,自己身体不好,或者一家都有灾难,肯定有做错的地方。没有错的地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亏了孝道不但自己身体容易有问题,而且也给后代造成问题。...

学会哈腰,才能昂首!

学会哈腰,才能昂首!

孔子带学生子路漫游列国时,途中发明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虞子路懒得哈腰便假装没听见。孔子没说什么,自己哈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出了城,二...

《妙法莲华经》卷七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妙法莲华经》卷七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妙法莲华经陀罗尼品第二十六尔时药王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华经者。若读诵通利,若书写经卷,得几所福?’佛告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