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证:第十七课、现代菩萨的性格

第十七课现代菩萨的性格

菩萨者,即发心利益社会大众的人,经云:「欲为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此即菩萨慈心悲愿的表现。因此,想学佛,须先具备菩萨的性格,也就是要修学佛道,先结人缘。肯发心与人结缘的人,就有资格称为菩萨。佛教历史上的菩萨性格是悲智双运,愿行勇猛,福慧齐修,慈悯一切。而现代菩萨要具备什么样的性格呢?

第一、要有包容欢喜的「慈悲性格」

佛陀成道后,四十九年中的说法,往来恒河两岸,足迹踏遍五印度,所言所行,皆是「示教利喜」的示范。跟随佛陀学道的弟子们,如弥勒菩萨,生活丰乐,包容自在,时人称之为「当来下生欢喜佛」;寒山、拾得潇洒自然,大众赞歎他们为解脱自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人人慈悲,人人都发愿要把欢喜布满人间,尤其对当时外道门徒的包容,如:目犍连原谅外道的执杖伤害,舍利弗不计后学的批评,都为后世留下学习的典范。

这些包容欢喜的典范,都是「拔苦予乐」的慈悲性格使然。菩萨包容众生的刚强难调难伏,从不舍弃一个可以得度的众生,菩萨施与众生欢喜,让众生得到信心,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

第二、要有护法卫教的「无畏性格」

菩萨修行历经久远时间,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尤其面对人间的逆境,人事的毁辱,更要有护法为教的大无畏性格。像提婆菩萨为护教而殉难,地藏王菩萨地狱救苦等,他们都有护法卫教的无畏性格。菩萨有时固然低眉,但有时也会金刚怒目。菩萨的慈爱摄受和威力折服都是度众的无上方便,就如同母慈父严的家教。

语云:「佛法弘扬本在僧。」在佛法灯灯相传中,菩萨僧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念。阐扬正法即是护法,保护佛教即是弘法,佛教的内忧外患需要发菩提心者的护卫,如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多次法难,都是由于菩萨们的舍命为教,才能*轮常转,佛日增辉。这也正是历代大师所提倡的「为大法也,何惜生命」,为教忘躯,为法殉道的精神。总之,能够不畏众生难度,不惧佛道长远,就是护教的无畏性格。

第三、要有实践信仰的「大乘性格」

菩萨要行解并重、福慧双修,所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六度集经》云:「菩萨言行相扶,明犹日月,含怀众生,成济万物。」所以菩萨虽有慈悲、无畏的善美功德,进一步还要有大乘菩萨道的无限信愿。

菩萨实践大乘的信仰,如《华严经.净行品》云:「即断一切恶,具足众善,于诸佛法,心无所碍。」又如菩萨要有怨亲平等、善学于戒、深入经藏、具足威仪、其心谦下、具惭耻心、弃贪瞋痴、恒守正念的大乘性格。

像须达长者实践布施的性格;比丘为鹅身受苦,而不犯于禁戒的性格;《金刚经》中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不生瞋恨的性格;舍利弗以双目布施的性格;须大拏太子不逆人意的性格;这一切都是菩萨实践大乘信仰的性格。

第四、要有善巧度众的「方便性格」

学菩萨行,应遍学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于度众时有善巧方便的性格,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结缘就是菩萨度众的方便性格,四摄法是菩萨的方便性格,四悉檀是菩萨的方便性格。如五大菩萨各以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大慈等方便摄受众生,同时也成就了无尽众生得度的因缘。历代的高僧大德,都有善巧方便,如民初四大高僧:虚云长老以甚深禅定,令人生信;印光大师以信函度众,印经弘化;弘一大师以书写经偈,流布法音;太虚大师以整理僧伽,复兴佛教。

经云:「慈悲为母,方便为父。」三世诸佛由是慈悲与方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现代菩萨的性格,除上述以外,佛光会员四句偈:「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这都是菩萨应当具足的性格。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如何得到加持

如何得到加持

真正学佛修行人,才能得到加持略说加持在佛法当中,有关加持的问题,其实经藏上讲得很清楚,但常常很多人不明白加持是怎麼一回事,就到处乱求加持,信口胡言邪说,没有正知正见。明确地说,自己的痛苦是不能靠加持...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美与丑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美与丑

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悲愤欲绝地跑到河边自杀,路人急忙把她救起,问她有什么事想不开?她哭着说:我这么年轻美貌,老公却爱上了一个又老又丑的女人,还要和我离婚。我受不了,那怕他找一个比我年轻漂亮的我心里也...

一日禅: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

一日禅: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

一·日·禅: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你的内心蕴藏着慈悲,你才能把慈悲带给别人。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贪嗔愚痴,他...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梦财的鹦鹉螺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梦财的鹦鹉螺

梦财的鹦鹉螺我有一个同学,名叫梦财。人如其名,我这个同学天天都梦想着发财,虽然这几年他赶海贩海挣了几个钱,可隔他的梦想还差得老远。他经常约我喝几杯,而后就感叹:什么时候咱也能成为百万富翁啊!你还别说...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三节 阿那律尊者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三节 阿那律尊者

第三节 阿那律尊者(一)五王子出家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少兔楼陀。汉译无贫、如意。以过去世,曾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是摩诃男的亲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六年后,回到...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五节 从没把寻求我帮助的人拒之门外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五节 从没把寻求我帮助的人拒之门外

第十五节 从没把寻求我帮助的人拒之门外自从净饭王去世以后,王宫内院的一切都变得凄凉不堪。所有年轻力壮的男女仆人都被调离王宫,来到国王大名自己的宫殿。大门口没有一个看门的人,渣滓、垃圾堆在门口,越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