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要守戒,很受约束,很麻烦吗?

最近一个企业朋友遇到麻烦来找我,以下是我们的聊天对话。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抱着与这位朋友同样的观点“学佛守戒很麻烦,很受约束,不自由……”等等。

那么,佛教戒律是在约束我们还是在保护我们呢?

戒律是修行人的“安全带”

佛教戒律实际上就是佛陀警戒修行人要绑的“安全带”,是修行人的自我保护装备,而不是捆绑手脚的绳索。犹如开车要绑安全带,是为了避免急刹车时我们飞出车窗受伤,虽然感觉被绑住,但习惯了不也自然了吗?

无论是“五戒”“十善”还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或是学习某部佛法要受的戒,都是佛陀慈悲众生,递给我们的一个个盔甲。我们接过盔甲,将头套进去,穿起来,这样“上战场”才不容易受伤。

如果认为穿盔甲很麻烦,很笨重,只是让盔甲在眼前晃一下,或将之束之高阁,那么盔甲是盔甲,我们还是原来的自己,最后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

因此,学佛修行时守戒就如同护命,是没有可讨价还价的地方。特别是对于那些想成就解脱,想了生脱死的修行人,每一条戒律,都应该落实到自己的身上,落实到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上,那样才能走向成就彼岸。

当然,如果只是将学佛当作兴趣爱好,赶一下“佛潮”,做一回“佛媛”,而并非想真正修行,那也就无所谓守戒了,也就无所谓“断恶修善”,无所谓绑“安全带”,穿盔甲了。此类人等横竖都是要轮回,横竖都要偿还因果业报的。

因果业报与是否在学佛无关

平时,有些很善良的修行人自己遇到很大的麻烦,或者事业衰败,或者家人生病,遭了恶报,有人就以此认为,修行也没什么好处。

“他那么虔诚的学佛,不是照样没好报吗?”常听到身边的人如是说。

糊涂啊,他如果没有那么虔诚,今天可能连命都没有了,又何止是破一次财或生一场大病呢?这是因果不昧啊!

同时,你看到他很虔诚,你看到他往昔犯戒的行为了吗?

守戒,实质意义是为了“止恶”,是为了不种恶因、不结恶缘,避开恶果。学佛者种了恶因,会结恶果;不学佛者种了恶因,同样要结恶果。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丝毫不错谬,谁也逃不掉。

因此,认为不皈依佛门,不学佛,就可以肆意杀生,随心所欲去做一些坏事者,那只是玩“掩耳盗铃”的游戏罢了。

修行人破戒犹如盔甲已经穿了一个洞,即使因为做了善业功德,佛菩萨加持福报给我们,福报也许会从洞口漏出去的,同时还要偿还破戒后的因果业报。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在迦叶佛住世时,当时有一位大施主的女儿皈依出家,她很快就成为一位传授佛法的上师,得到许多人的供养,但她会把每次所得供养、财物,分享给其他僧众。但由于有一次,她遇到急事请求僧众帮忙,但因僧众都在忙碌无法帮她。她顿起大嗔恨心,遂恶口咒骂僧众:“你们一点良心都没有,像母狗一样。”

虽然后来此比丘尼知错忏悔,不该恶口骂有圣者在内的僧众为“母狗”,但这个恶业最先成熟,她在转生五百世母狗之后,到了释迦世尊住世时才得以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因此,要想生活过得好,事业做得顺,家庭能和谐,平安健康,不论是否学佛,不论是否受戒,都应该绑好“安全带”,穿好盔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我们的小日子才会越过越美满。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群人,他们也想学佛,但又因为工作身份等原因的约束而不能皈依佛门。

问:他们能学佛吗?他们学佛能成就吗?

答:可以的。他们即便没有皈依佛门,即便没有拜到圣者为师,但只要能按照当今住世佛陀所说《极圣解脱大手印》中修行部分的最顶级无上的修行法——《暇满殊胜海心髓》和《最胜菩提空行海心髓》两大心髓去行持,同样能福慧圆满,成就解脱。

写在最后

总之,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能守戒才能修定生慧,犯戒就是自寻堕落。一切都是因果定律,与佛菩萨无关,与学不学佛无关,与是否皈依无关,一切都在我们自己的选择。

正是:自己要作死,谁也没办法;真修求解脱,谁也挡不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这些公司大门玄关的禁忌 可千万记住 很多人都为此吃了哑巴亏

这些公司大门玄关的禁忌 可千万记住 很多人都为此吃了哑巴亏

玄关在现代装修中是比较常见的设计,其实玄关指的就是进出口的那一道屏障,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分隔房间,还可以起到一个装饰房间的作用,所以很多设计师都喜欢在房间内设置玄关,这种设计也逐渐传到公司装修上。但是...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修学八大人觉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修学八大人觉

修学八大人觉阿那律一边弘法,一边还在修行,有一天,他在支提国的瘦水渚村中静坐的时候,就思维道:「道,不是由贪欲得到的,是要由知足才能得到;道,不是在喧闹的地方求的,是在闲静处才能获得;求道要精勤,要...

优陂夷堕舍迦经

优陂夷堕舍迦经

优陂夷堕舍迦经 失译人名今附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止城东出。有女人子字芜耶楼。人呼为芜耶楼母。佛在芜耶楼母家殿上坐。有一女人奉持教戒。字堕舍迦以月十五日朝起沐浴。有七子妇皆使沐浴着好衣。日未中因...

佛教故事:金刚经故事:从金刚经里读出的那些故事

佛教故事:金刚经故事:从金刚经里读出的那些故事

一、《达摩祖师和神光法师(慧可)的故事》达摩祖师看见中国大成根性成熟了,于是不远迢迢、不怕千难万险来到中国。将大乘的佛法也带来了,语言上不通,而且他的形象很难让人们接受,人们都躲着他。后 来达摩祖师...

大安法师:你信愿真切,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会以种种方便,创造种种条件促使你往生

大安法师:你信愿真切,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会以种种方便,创造种种条件促使你往生

整理:最初的梦想摘自大安法师讲记 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我能不能往生?好像觉得临命终时,必须在阿弥陀佛念头上,或者一定要坐着,或者怎么样才能往生,如果一下子搞不...

索达吉堪布:如何观察衡量自己的修行,以避免方向走偏?

索达吉堪布:如何观察衡量自己的修行,以避免方向走偏?

索达吉堪布:如何观察衡量自己的修行,以避免方向走偏? 问:如何观察衡量自己的修行,以避免方向走偏? 索达吉堪布:第一,要如理如法地闻思修行佛法;第二,要尽量多看一些经典,并以经典的智慧来衡量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