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修学手册:皈依证是什么_皈依证有什么用途?

皈依证是什么?

皈依证,是在皈依三宝(佛法僧)、举行皈依仪式后取得的一本证书,一种凭证。为什么要凭证?是怕皈依的人多了忘记掉,所以发一个凭证给你。这只是外在的皈依,最主要是内在的心有没有皈依,这一点很重要。皈依证,标志着十方三宝对这一新生的证明和认可,是我们成为三宝弟子的象征,也是通往佛国净土的护照。

很多人皈依后觉得就万事大吉了,从此自己就是佛弟子了,就会有三宝加持庇佑了,人生立刻就进入新境界了,这都是妄想。皈依不是领到毕业证,而是入学证。是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不是看你有没有皈依证,而是看你有没有去学习和行持佛法。刚皈依,就如小学生刚入学一样,形式上有了学生的身份,但身心上还是懵懂无知的顽童,还是原来的自己,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才能渐渐增长学识、培养品格。皈依后要常常去寺庙亲近三宝,听经闻法。

学佛后皈依三宝,应该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使我们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否则的话,终究还是在场外徘徊。即使领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皈依证,也只是拥有了入场的通行证。还需自己走过去,才能使之生效。这段距离,正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

皈依证有什么用途?

第一、代表本人已经正式皈依到佛陀身边。

第二、皈依证上有三归五戒。有基本的教理。弟子带着时常有提醒的作用。

第三、可以证明本人是皈依弟子。出入寺院是为了正常的佛教活动而不是参观旅游。可以有别于一般游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一时,佛在舍卫城。在寂静森林安住的五百仙人经常对天尊作火供。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如来正等觉具二种智慧、四无畏、七菩提支、八解脱、九等持和十力等无量功德,日日夜夜观照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

最容易得福报的方法——放生

最容易得福报的方法——放生

放生,能于乱世得太平的因,世间少一个有情的杀害怨仇,也就会少一份争斗不平;谁能救护一个濒死的生命,谁就能得到多生处祸无殃的安宁之福。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一位年轻人因父母阻拦他出家而伤心求自绝,结果投河...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追求真义?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追求真义?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追求真义? 问: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追求真义?索达吉堪布答:应日日夜夜思维:一、我辈凡夫随着无始以来的业力牵引,将来一定会遭受到贪嗔怨敌的危害和袭...

阳间犯过 阴司有记

阳间犯过 阴司有记

蕅益大师《见闻录》,载湖北一生员,权理五殿阎罗王事。一夜至阴间,见一簿,载其妻盗杀邻鸡,连毛一斤十二两,因折其簿角记之。醒问其妻:「何得盗杀邻鸡?」其妻不承任。曰:「汝还瞒我,阴间簿上已载,汝盗杀邻...

您经历过如此震撼内心,泪如泉涌的拜忏吗?

您经历过如此震撼内心,泪如泉涌的拜忏吗?

凡学佛之人都知道拜忏的力量与功德能消无始业障,也都知道犯戒了、不如法了要真诚忏悔。正如《金光明经》所云:“千劫所造无边业,一次作忏亦得净。”然而,可怕的我执又常盖障了我们的觉察而使人变得愚痴,以致经...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缘起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缘起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因缘,曾经是兔王,虽然受此果报,但因为累世行菩萨道的功德与愿力,能说人语;菩萨的身口意纯正、真诚、正直,从不虚伪,不做违背真理、道德之事,累世积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