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言快语是恶语吗?珍惜身边对我们直言不讳的人吧!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一个网络会议,由于是第一次参加,我提前进入了会议。在会议群里我看到一个接龙,没加分析就接上了。会议开始后,会议主持者就对群里的接龙行为进行了严厉地批评,我当时就立马删了自己的接龙。之后,主持者缓下语气说:“刚才态度让人难以接受,请原谅,因为发这种搞形式主义的接龙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我心想:只要是对的,什么态度都是可以接受的。尽管我当众被批有些难为情,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错误得到了及时地制止。这种“接龙”是有错在先,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必须什么态度?相反,因错误及时被指正,应心怀感激。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一般来讲,对于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呵斥自己,多数人尽管不愿意,但还是勉强能接受的。而对于普通人如果呵责了自己,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你算老几,凭什么说我?即使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如是想。

世人如此无可厚非,但作为佛弟子若如此,那就实在不能苟同。事实上,我看到很多学佛人都对心直口快进行批评,强调柔和语,似乎心直口快就是恶语的体现。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感激心直口快指正你的人,珍惜对你直言不讳的人。”

大家都知道,佛弟子本来就应该质直语,质直的快语不代表恶毒,不代表粗鲁蛮横。其实现实生活中,蛮横、诋毁、讥讽、嘲笑等恶毒之语比较好界定,除此而外,恶语不是那么好界定。到底是不是恶语,很多时候是听者自己的意识感官“决定”的。

自古忠言逆耳,质直的快言快语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感受是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比如,对于心地开阔有涵养明辨是非的人来说,听到质直的快言快语不但不会是感到是恶语,相反会觉得是给自己及时止损的良言;反之,对于心量狭隘的人而言,就会觉得他人毫无伪饰的质直之语就像刀子一样,一针见血地扎了自己的痛处,伤了自己的颜面,于是恼恨这种直言之人,直言似乎就成了恶语。

其实,我们佛弟子为什么不能先审视别人的话是对是错?为什么要强调自己的自尊呢?自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难道延续在错误里就是有自尊了吗?!

魏征是史上直谏的名臣,唐太宗是千古纳谏的明君,可以说贞观之治的形成离不开魏征这样的直臣,更是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结果。对世人来说,天下至尊的皇帝尚能包容珍爱直谏的臣子,作为佛弟子的我们又何以不能接受呢?难道我们不应该更谦虚更包容吗?试想如果你犯了错无论有心无心,别人要告知你还要费一番心思考量怎样跟你说,还要像对待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好声好气跟你说,请问如此能成就吗?成就到哪里去?我们是不是玻璃心公主病太泛滥了?

作为佛弟子,我们不能沉迷于恭维的甚或阿谀奉承的好听话,应虚心接纳忠言指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也不能傲慢无礼,抗拒遮掩自己的过患,我们应当知道自欺是欺不了别人的,只能骗自己,别人对我们的过患如皇帝的新装一样一目了然,只有虚心接受及时改正才是正途,才能挽回自欺的愚蠢行径。

我们要修行,要成就解脱,就得正视自己的过患,要忍辱要虚心,要断除我执树正见。《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里错误知见第七十条:“认金刚声开示除障不慈悲。认为用金刚声严厉呵斥、指责、点醒愚迷顽固不化众生的这种开示是不慈悲的,这是错误知见。有的众生必须用金刚声呵斥他才醒悟得了,否则他执迷不悟。这不是不慈悲,而是真大悲。慈悲的本质要从是否利益众生为依据而观内含。”

诚然,我们凡夫俗子没有资格用“金刚声”呵斥对方,但真修行者其真诚的本质是毋庸置疑的。直臣魏征死后,唐太宗就极为悲痛,曾感慨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所以,佛弟子应庆幸身边有这样的镜子,应珍惜生命中对你直言不讳的人,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如此诚心待你。

撰文:篱菊半开

编辑:去一尘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算命是依据什么来算的

算命是依据什么来算的

算命,即是指推测人命运休咎之行为,属玄学范畴。研究算命的学术叫易学,也叫命理术数;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伏羲八卦,理论系统较为复杂深奥。狭义的算命是指对人生辰八字(四柱八字、六柱预测)的推算...

佛学哲理告诉你 人生最美的是沿途风景而非物质财富

佛学哲理告诉你 人生最美的是沿途风景而非物质财富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会有一场不一样的人生际遇,苦难和快乐交杂才会真的构成我们人生美好风景。但是如果我们在人生路途之中过于重视自己的物质财富,眼里就会失去一些能够让我们回味无穷的东西,而这也是今天想...

本不是成才之命 却因放生而功成名就 可见放生的

本不是成才之命 却因放生而功成名就 可见放生的

放生是佛教文化当中的一种活动行为,在佛教文化当中,如果在修行途中积攒功德,那么放生就是最好的一条途径。因为放生并不需要多么严谨的因果机遇,这完全是我们只要愿意就可以去做的一种积攒功德的行为活动。在古...

心中无一物 其大浩然无涯

心中无一物 其大浩然无涯

古时有位将军,骁勇善战,万夫莫敌。平时,他有一个爱好,喜欢陶器,有不少收集品,一有空就拿出来把玩欣赏。   一天,他把一个心爱的杯子拿在手中欣赏,心里正高兴,忽然手一松,杯子差点滑落在地,还好他动作...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聪明的猴子阿三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聪明的猴子阿三

聪明的猴子阿三山脚下的树林里住着一群猴子,聪明的猴子阿三就是其中的一员。因为树林不是很大,猴子们总是因为野果的有限而饿肚子。有一天,阿三想到:在半山腰的那片树林也许会有果子吃。于是,阿三就和几只猴子...

雍和宫讲解文

雍和宫讲解文

雍和宫讲解文 雍和宫座落在北京市的北二环路傍,西临孔庙与国子监,占地面积约6.6 万平方米,它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藏传格鲁派皇家寺院. 雍和宫曾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他不仅具有皇家寺院的气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