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唯有自心不清净

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谈论他人的过失,也不要思量他人的过失。每个人的习气不同,有的人特别爱说别人的缺陷,第一,说他人身体缺陷。比如瞎子、聋子等等。如果是带着恶意说,就是对别人的谩骂,犯了口业。如果是在放逸的状态中,说他人的缺陷或过失,也会有很大的罪过。

所以一个学佛人,尤其是一个大乘修行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可以说他人身体和品德上的缺陷,因为这样会影响他人的心态,会让他人烦恼、生气。另外,谈论这些缺陷,于自己无毫无益处,但是有些人因无始劫的习气,喜爱谈论他人的缺陷。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信仰的是什么,然后才会对佛菩萨产生恭敬心。我们信仰的是大乘佛法,应该按大乘教理的标准要求自己,切不可违背。

大乘佛法分两种:般若乘和金刚乘。般若乘即菩萨乘,从此角度讲,所有众生都曾经都做过我们的父母,都对我们有恩德,我们不可恩将仇报,不能伤害他们。

从金刚乘的角度来讲,一切都要观清净。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从自性的角度讲也都是清净的。若是你说他人的过失,就是对佛菩萨的不恭敬,以此认知,若是谈论他人过失,就是对佛菩萨的不恭敬,自己的信仰也受到了影响,说明自己的见地有问题。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对方的缺陷,说明自己的内心不够清净。虽然你现在还没有达到视一切都清净的境界,没有这样的觉悟,但是要相信这个道理。如果非但不相信,还对这个道理产生怀疑,说明没有资格学密法,也不是金刚乘的法器。无法进入密乘,就无法跟密宗所宣讲的甚深法义相应。

显宗和密宗的区别在于,显宗不强调清净观,主要抉择的是体而不是相。从体上讲,显密是没有区别的。显宗应成派抉择的是:诸法的本体乃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密宗也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境界,也不可能抉择比这再高的真理。但是二者在现分上是有区别的,显宗在宣讲诸法本体时,虽然也讲空分,但空是不离现分的,只是不注重强调现分,也没有抉择这种光明。密宗着重宣讲显现的时候,不清净的法是一种迷乱的显现,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但是清净的显现是存在的,这就是显密的区别。

大乘佛法里也有这样的教言。比如《入行论》里讲,一切众生都是我们成就的助缘,我们成就要靠众生,若是没有众生我们如何成就呢?我们的修行也不离众生,所以应该善待众生。尤其我们都是大乘修行人,都是发过菩提心的人,若是伤害众生,说众生的过失,也是违背菩提心的。

何谓违背菩提心?就是违背自己所立下的誓言,虽然谈论的是别人的过失,但实际上染污的是自己的相续,耽误的是自己的成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被放生的动物遇到危害怎么办?

达真堪布:被放生的动物遇到危害怎么办?

达真堪布:被放生的动物遇到危害怎么办? 放生以后,被放生的动物却遇到危害,怎么办?答:现在很多时候避免不了这种现象,但是尽量避免吧。 放生的时候也要考虑周围环境和一些客观条件。觉得环境安全,没有问题...

施食长寿,迷信遭殃

施食长寿,迷信遭殃

胜州的都督(统辖各州军事与刺史的官职)薛直,是丞相薛纳的儿子。他爱杀生打斗,而不知道有鬼神。 有一天,他出远门,遇到朋友从京城来拜访他。薛直邀朋友进入驿站的客厅,请他吃饭。那位朋友还没有吃以前,先出...

佛教名词:【开光】_开光是什么意思_佛教怎么开光

佛教名词:【开光】_开光是什么意思_佛教怎么开光

开光(佛教仪式)开光,又称开光点眼,多用在神像或者宗教艺术品上,乃是透过宗教仪式,请来神灵以灵力进入神像或宗教艺术品内。主其事者通常是僧侣或者道士,在台湾,也常由民意代表、高级官员或者门阀闻人为之。...

关爱生命之鹦鹉救主

关爱生命之鹦鹉救主

这天晚上八时许,25岁的少妇莉达只身一人在家看电视新闻,不一会,忽然听到窗台上发出异样的声响,莉达连忙起身战战兢兢地前往察看,当走至大厅时,一名体形魁梧的蒙面歹徒已破窗而入,莉达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跌...

贵而能俭,堪为难得

贵而能俭,堪为难得

贵而能俭,堪为难得 三国时代,吴国的李衡,想去治理产业,他的妻子习氏不肯,于是李衡就秘密地种了一千株橘子树。等到李衡快要死的时候,就对儿子说:「你的母亲不愿意我去治理生产,所以我们的家里,穷成这个样...

印度素食——高雅的传承

印度素食——高雅的传承

从1997年起,印度学生对于上生物课时是否要进行活体解剖,便拥有选择权;这是德里高等法院(Delhi High Court)回应素食团体所做的裁决。产品包装必须标明荤素2001年间,印度政府要求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