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佛学教本:第八课、天台宗(一)

第八课 天台宗(一)

一、天台宗的渊源

北齐 (1) 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 (2) 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 (3)「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遂悟入即空即假即中的妙理,而立一心三观 (4) 的法门,传于弟子南岳慧思禅师,思再传弟子智颛 (5),颛行「法华三昧」(6),二七日,即大悟,于陈 (7) 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归宗法华,说法华经玄义,以摄教相,演法华经文句,以解名义,述摩诃止观 (8),以资观行,判五时八教,遂开天台一宗。此外著述尚多 (9),悉由其弟子灌顶禅师 (10),笔录行世,此后传承甚盛,贤哲辈出。

二、教相和观心

此宗以法华经为正依的经典,因之建立一宗的法义,此外则涅槃经,大品般若经 (11),大智度论等,亦为其所依据的经论。至于其所判的五时八教,皆详前课 (12),兹不再述,今当言教相观心之义:教相者,即依五时八教之义,以开启智解,观心者,即以此智解,返观自心。有智无观,如有目无足,虽识途无法到达;有观无智,如有足而无目,虽能行而必入歧途,亦不能到达,故二者必相资为用,,不宜相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因为万法唯心,心生法生,故观心实为识本达源的要务。

三、三谛圆融

本宗对于宇宙万有,悉以三谛说明之,三谛者:一空谛,此宇宙的本体,诸法的自性,洞然虚寂,故空。二假谛,此为因缘的作用,依正的现象,同于幻化,故假。三中谛,言诸法以空故。生即无生,非为假有,以假故,无生而生,非为实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为三谛之理。

今言三谛圆融者:空谛是破法,假谛是立法,中谛是绝待 (13)。于空谛中,含有破有之空,立空之假,破立绝待之中三义,故空谛非孤立的空,乃三谛相即的空。于假谛中,含有破空之空,立有之假,破立绝待之中三义,故假谛非孤立的假,乃三谛相即的假,于中谛中,含有双遮空假的空,双照空假的假,遮照绝待的中三义,故中谛非孤立的中,乃三谛相即的中。如是三谛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十法界 (14) 中,任何事物,其体其相,悉具三谛,如是作观,名三谛圆融观。

【注释】

(1)

南北朝时,北方高洋受东魏禅,国处齐,史称北齐,凡五主二十八年,为北周所灭。

(2)

声闻缘觉之智,知一切法的总相为空,名一切智。菩萨之智,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名道种智。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 化道断惑一种切之法,名一切种智。是为三智,见智度论。

(3)

即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为三论之一,其说破空破假,主张中道,并执中之见,而亦破之,归无所得,与船若思想吻合。

(4)

为大台圆教的观法,智者大师所立,详见下课。

(5)

天台大师名智颛,为台宗第三代祖。

(6)

三谛圆融的妙理现前,障中道的无明止息,摄一切法使归实相,名法华三昧。

(7)

陈霸先受梁禅,国号陈,凡五主三十二年,为隋所灭。

(8)

大台三大部之一,为智颛大师所说,所以述观心法要者。

(9)

尚有四教仪,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观音经疏、金光明经疏,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经疏等。

(10)

名灌顶,字法云,章安人,是天台大师法嗣。

(11)

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二十七卷,名大品般若经。

(12)

五时详初级教本第三课课文中,化法四教详初级教本第三课注十,化仪四教详中级教本第二十七课文中。

(13)

待是对待,是两方并峙之义,如黑白、大小、善恶等皆是。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

(14)

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地狱、是为十法界,十方三世,一切有灵性者,尽此十法界矣。

【习题】

(一) 写出慧文禅师所悟的中论偈。

(二) 天台宗所依据的,是什么经论?

(三) 何以智与观,必相资为用,不宣相离?试设喻以明之。

(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怎样启示观心的重要?

(五) 何谓三谛?三谛之理为何?

(六) 释一、对待,二、绝待。

(七) 在三谛圆融中,何以中谛非是孤立的中,乃三谛相即的中?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素蚵仔煎

下一篇:真正愚痴的人

相关文章

佛陀住世,世界就能消灾免难了吗?

佛陀住世,世界就能消灾免难了吗?

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十分愚痴的邪恶知见,说什么“如果真有佛陀住世,世界不会有灾难”。此话一方面暴露出此人否定因果,佛教常识匮乏的愚痴本质;另一方面暴露其不怀好意,企图煽动不明真相...

魏道儒-从《华严十玄门》解析佛学中国化

魏道儒-从《华严十玄门》解析佛学中国化

魏道儒:从《华严十玄门》解析佛学中国化从《华严十玄门》解析佛学中国化 一、引言 佛教中国化涉及到佛教在许多方面的变革,包括僧团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僧侣的生活方式、修行方式和传教方式,教义理论和信仰模式...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四七第一日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四七第一日

四七第一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们平时不注意这个问题。人命无常,死时不分男女老少,社会上多少枉死的,如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等经常有意外发生,所以人命是脆弱的。人身得来不容易,世上众生,在人道的...

持斋功大

持斋功大

江苏常熟县顾顺之,向来持斋素食,康熙庚戌年二月初一日,不省人事,经过闭眼七昼夜才苏醒。醒后述说:梦见道人约我同往听经。来到一座庄严殿宇,前法堂有法师讲金刚经,后法堂有法师讲报恩经,讲经毕,接着劝众人...

倓虚法师:佛法为何能弥补教育的不足,法律的不至?

倓虚法师:佛法为何能弥补教育的不足,法律的不至?

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教育设备,有完全的课程,那还有不足之处?固然如是,但亦难免有想到。作不到的。就按学界教育,有体育、智育、德育。到卒业考试的题目,总不能出于三育之外。...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九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九讲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九讲)好,请看下面。“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下面就是具体的展示极乐净土依报的庄严。这个“无有众苦,但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