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情况下,沉默才是金?

我曾经把“沉默是金”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之一,生活中也常把 “笑骂由人,洒脱做人”式的“沉默是金”作为自己处事的方法。历经世事,回光返照后,我发现有时候“沉默的确是金”,有时候“沉默却是心灵的毒药”。于是,我对这句话产生了新的思索,这个流传千古的名言是否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但我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直至有一天,我恭闻到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法音里羌佛对什么才是正知正见的忍辱,做出最为精准、精辟的开示,我豁然开朗,如同醍醐灌顶。

举一反三,我领悟到“沉默是金”涵义是:当某人或某事损伤自我的利益,或引起我执缠绕时,我们应大悲忍辱,不予计执,“沉默是金”;当某人或某事因其不正行为、知见偏邪损害众生利益时,我们不能“沉默是金”,更应挺身而出,弘扬正法,弘扬正见,保护众生利益。当我把这个道理跟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去实践时,发现以前很纠结的问题顿然冰消雪遁。

有一次,我逛花鸟市场,发现一个商户在卖小乌龟。它们的样子小小的,很可爱,我就想买一只回来养,但我不能确定这些小乌龟是否健康,我是否能成功养活它们。在我犹豫的时候,老板娘问,你底买不买?我拿不定主意,于是向老板娘请教,这些小乌龟买回去能不能养活,会不会死啊?当时,老板娘很不耐烦回答,人还都要死的呢!这句话就等于说,你最后还要死呢,那你还要不要活啊?

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三个选择:一、跟她理论一番,甚至吵上一架;第二沉默是金,一言不发走掉;第三,跟她讲明一个道理,互不伤害,甚至最后对她有所助益。

我想到自己是修行人,必须要忍辱,所以不能跟她针锋相对,因此就笑了笑。但转念一想,我一言不发走掉,实际对彼此助益不大,只是避免了争吵而已。她说的话,如果换给其他人听,或许会引起冲突。作为商人,她以后可能还会遇到此类问题,她给的这个答案却是“毒药”,所以我不能再“沉默”。

于是我说,我问这个问题,说明我有买小乌龟的想法,而我犹豫的焦点是我可能不会养,怕小乌龟死。这是矛盾点,我更希望你告诉一个解决的方案。如果你对我说,这种龟是草龟,生命力强。虽然养不好可能也会死,但目前看来死的很少很少。你买回后,注意喂食,及时换水,多晒晒太阳等等,它会长得很好。因此,如果你对我讲这些话,我可能就买了!老板娘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似乎明白了一些,也很高兴。

其实,我可以选择“沉默是金”,也可以选择“推心置腹”。可最后,我抛弃了“沉默”,选择真诚的交流。那一刻,我深刻体会面对问题要区别对待,“沉默是金”需看场合。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类似场景。比如,某位“虔诚热心”的学佛居士拼命向别人 “贩卖”自己都不了义、拾人牙慧的“邪见”,污染别人慧命了还不自知。这时,我们不能“沉默是金”,而应该持以正见对他/她进行教化,“燃正法炬,灭邪见幢”,使其回归正道。

我的一位合作伙伴,也是我的一位大哥 T 总,他也信佛,但是知见时有偏差。

有一次,他给我讲:“众生是由佛陀退化而来,退下来的原因是无明烦恼生起。”当时我一听就明白这是误导众生,甚至在诽谤佛陀。我理直气壮地跟他讲:“既然成了佛陀,怎么可能会有无明烦恼呢?有烦恼就不是佛陀。而且成佛了就不会再退转了!哪位佛陀会退化成众生?一个也没有!”虽然,在世间法上他能帮助我,但在出世法的知见上,我不能“沉默是金”,不能用沉默来换取他的好感。后来,他因为我的开导,抛弃了之前的邪恶知见。

因此,“沉默是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伪命题”,是不究竟的,它不是真理。当我们面对现实对境时,应该打破“沉默是金”的怪圈,取而代之的是持以正知正见去善巧处理问题。真正深入法义,掌握真理,就能正确应对生活中的起伏跌宕和世事变幻,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6)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6)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6) 无量寿经讲座26(法藏因地第四品) 我们释迦牟尼佛也是什么都不要,他也不要我们一文钱,释迦牟尼佛不要你一文大光钱,不至于找你要钱。和尚,庙里的僧,庙乞,不代表如来,如...

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嗔

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嗔

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嗔唐代宗时,权震当朝的宦官鱼朝恩问药山禅师:《普门品》中说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请问什么是黑风?禅师不客气地直呼:鱼朝恩!你这呆子,问这个问题要做什么?鱼朝恩听了勃然变...

知义法师:学佛是为了成佛,但成佛又为了什么?

知义法师:学佛是为了成佛,但成佛又为了什么?

知义法师:学佛是为了成佛,但成佛又为了什么? 一个学医的人,他的志愿必定是行医,如果不打算行医,就不会学这一行。那么学佛,必定要发愿度众生,依教修行,将来才能成佛,既已成佛,当然要度众生,所以说成...

如孝法师:找到自己的清净心,你将拥有整个宇宙

如孝法师:找到自己的清净心,你将拥有整个宇宙

禅修是佛法当中的核心,它既不是任何知识,也不是任何概念。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我们所有的想象都非禅,禅实际上就是要培养你稳定平衡的心理因素。通过对呼吸的了解,能够让我们的身心随自己的心愿而达到管理。所...

佛教圣众因缘集七、人生无常 梦觉勇施

佛教圣众因缘集七、人生无常 梦觉勇施

七、人生无常 梦觉勇施诗曰: 揭鸟因毛祸猎刀,?牛爱尾命难逃;蜂酿蜜后身先死,财宝积多枉苦劳。有一位长寿道人,他的家财无量,但却不是为富不仁,他经常散财布施,救济贫穷与拔除众人之苦的善事。他有一...

脚踏龙头怪物的观音菩萨法力无边 - 龙头观音

脚踏龙头怪物的观音菩萨法力无边 - 龙头观音

传说中: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是化身天龙之身相传东海有一种头像龙身像龟的怪物,经常危害人间。般若智慧观音菩萨知道后,大发慈悲之心,决定降伏怪物、为民除害。于是便来到东海将怪物降伏,并跃上龙头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