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如斯

  事实如斯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倒置;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获得般若的聪明之后,所见到的才是不虚妄、不倒置的真实法,那已不是思惟说话所能形容的境界,平日称为弗成思议。

  梵文的般若是聪明,波罗蜜是波罗蜜多的简称,是超越。但般若无法仅用聪明两字来表达,因为一般人认为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凡有创造性的人,都有聪明。但这跟般若不一样。般若的聪明,也有一般人的聪明的功能与感化,但无一般人的自我中间的执著,这才能从烦恼的苦海超越而成为大解脱、大安闲的智者,叫做波罗蜜多。是以,开辟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不会再有倒置意见了,因为他已体验到了真实的佛法。

  什么叫倒置?共有四种: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这是人世凡夫对于身心和情况所持的正常心态,但从佛法的立场看来,却叫做倒置。因为世法无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为一切现象无法永远保持或包管不变,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诸苦;因为有烦恼的心念,所以不清净;有血肉的身体,所所以臭皮囊。

  然而开辟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烦恼的分别执著,也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真实的佛法。而真实的佛法,必须是获得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这样的真实,已非言语、思惟所能说明思虑的领域。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实。

  平日,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尽在不言中的体验。有人形容守愚藏拙,其实不是装成憨厚愚蠢,而是根本认为用任何方法辩论、解释说明,都是不需要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斯,多说不如不说,否则离事实本相就会越来越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圣凯法师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位88岁高龄的老太太总结人生幸福有三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很简单吧!只有三条,可是真的能做到吗...

星云大师:读书做到“六到” 才能真实受益

星云大师:读书做到“六到” 才能真实受益

人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自我的能量,才能活得充实。一般说,读书有“五到”,试举如下:第一、眼到:眼睛要看,不论文、史、哲,乃至天文、地理等各种书籍,都要用眼睛去看。一般说,看小说、杂...

鲁迅一生孝顺母亲

鲁迅一生孝顺母亲

鲁迅(1881—1936)的母亲姓鲁,出生于绍兴乡下一个封建家庭。鲁迅去南京求学时,母亲给他订了亲。女方叫朱安,是个没有文化的缠足姑娘。鲁迅请求退聘。但他母亲坚决不同意,说退聘有损两家名声,会给女方...

“磨砖成镜”与打坐成佛的误区在哪里?—读怀让禅师与马祖道一故事有感

“磨砖成镜”与打坐成佛的误区在哪里?—读怀让禅师与马祖道一故事有感

许多修行人都喜欢参禅打坐,以为只要功夫下到了就可开悟乃至成圣、成佛。这种做法对吗?让我们看看这个流传甚广的禅门公案,或许你能从中领悟到修行的真谛。马祖道一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年轻时曾受教于衡山怀让禅...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死而复生”的达摩祖师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死而复生”的达摩祖师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五乳峰山洞中面壁九年,取得正果后把法衣、法器和四卷《椤伽经》传给他的弟子慧可以,之后就离开少林寺,开始他回归西天天竺的行程。一天,达摩走到千圣寺,夜宿禅堂,当夜身得重病卒然寂...

素食能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吗?

素食能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吗?

蛋白质能在人体内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合成新的蛋白质,有些氨基酸又可以合成新的氨基酸,其中能够由其他氨基酸合成的称为"非必需氨基酸(unessential amino acid)",不能由其他氨基酸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