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烦恼、业、果报

烦恼、业、果报

没有学过教理的人,说起业障时会很笼统。最近妄想很多,他会说是业障现前;最近诸事不顺,也会说是业障现前。我们学习教理,必须明确业障究竟是什么,也必须分清烦恼、业、果报三者之间的差别。

业,是因烦恼表现出的行为,它们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业因烦恼而生起,如因贪造业,或因嗔造业;一是招感果报必须以烦恼为土壤,否则业是无法产生作用的。

所谓业障,是由业力形成的障碍,为果报的显现。如想修行但必须忙于生计而无暇修行,或发心出家但家人强烈反对并多方阻挠,或有时间修行却时时被病魔缠绕等,都是业障的表现。有时,善业带来的乐果也会成为障碍,比如太有钱或生活太舒适了也未必是好事,所谓“富贵修行难”。

业并非固定不变的,还有增长扩大的功能,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增值。任何东西的增值都离不开环境,如购买房产,市场比较好的前提下才会增值,不然也可能缩水。至于增值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各种相关因缘和条件,包括房屋的结构、地点、周边环境等。业的增长也与业的轻重相关,并非无条件的。在某些情况下,业还会损减。如证得阿罗汉果后,业失去了继续生长的土壤,就不再增长扩大。

关于受报的问题,也要视因缘发展。如果你生在娑婆世界,对方已往生极乐,又如何受报?或是对方已证得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又怎样去找他?所以,很难一概而论。至于说到安世高、慧可等高僧偿还命债之事,如果修行达到相当境界,知道对方尚存报复之心,希望将此业缘了结,所以不断在人间受生,偿还以往的恩怨情仇。但我们要知道,对于修行有成的人来说,偿还命债并不困难。他如果没有能力偿还,也不敢如此坦荡。若已具备这个能力,就像百万富翁偿还几百元债务,根本就不算什么,不像我们将生死看得那么重。

2007年10月修订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因果故事:一个邪淫者的自白:面目丑陋、低贱卑劣

佛教因果故事:一个邪淫者的自白:面目丑陋、低贱卑劣

这是一个过来人的心声,可以说大梦初醒、切肤之痛。全文字字含泪、句句带血。可以说是写透了、写绝了。可惜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知道他身在何方,现在过的怎么样。素昧平生,只能在此祈愿他越来越好。邪心邪性之人必...

佛教故事:尼弥王的故事--四

佛教故事:尼弥王的故事--四

尼弥王的故事--四从上一集,尼弥王,当长大了就传承父亲的王位。一就王位,就盖了五个布施堂,每天给布施衣服费、食物费。每个布施堂共十万嘎哈巴纳。他自己通常只持五戒,佛日就持八观斋戒,还说服民众累积福报...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施舍的大福德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施舍的大福德

施舍的大福德佛教主张,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心地、心田,是我们的心念播种的。我们每起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我们每起一个恶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恶的种子。我们...

恒音法师:要小心坚守“四种清净明诲”,一定不会走入魔道的

恒音法师:要小心坚守“四种清净明诲”,一定不会走入魔道的

自在天魔记净彬(文)比丘尼恒音英译记得在八年前初受三皈五戒时,曾听宣公上人开示:“要让正法住世,一定要持诵《楞严经》和〈楞严咒〉;《楞严经》在,即正法住世”。弟子依教奉行,每天持〈楞严咒〉三遍或四遍...

仁清法师:魔障就是干扰你的清净心

仁清法师:魔障就是干扰你的清净心

魔障的干扰另具特点,魔障的干扰是什么特点呢?他就破坏你这个清净心,他就破坏你的正知见,你只要知见不正了,他不管你了,让你怎么跳你就在他的手心里。如果你有了正知见,想修法了他给你破坏然后钻空子,就这样...

八字看人生运势 这些八字的人不但聪明还有钱 是女人都想嫁

八字看人生运势 这些八字的人不但聪明还有钱 是女人都想嫁

八字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一些性格特征。人类的本质是慕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那个能力强的人,一个孩子的智力如何,可以通过他的谈吐他的行为看出来,但是有的人是大智若愚,有的人是小聪明。想要看出一个人是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