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烦恼、业、果报

烦恼、业、果报

没有学过教理的人,说起业障时会很笼统。最近妄想很多,他会说是业障现前;最近诸事不顺,也会说是业障现前。我们学习教理,必须明确业障究竟是什么,也必须分清烦恼、业、果报三者之间的差别。

业,是因烦恼表现出的行为,它们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业因烦恼而生起,如因贪造业,或因嗔造业;一是招感果报必须以烦恼为土壤,否则业是无法产生作用的。

所谓业障,是由业力形成的障碍,为果报的显现。如想修行但必须忙于生计而无暇修行,或发心出家但家人强烈反对并多方阻挠,或有时间修行却时时被病魔缠绕等,都是业障的表现。有时,善业带来的乐果也会成为障碍,比如太有钱或生活太舒适了也未必是好事,所谓“富贵修行难”。

业并非固定不变的,还有增长扩大的功能,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增值。任何东西的增值都离不开环境,如购买房产,市场比较好的前提下才会增值,不然也可能缩水。至于增值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各种相关因缘和条件,包括房屋的结构、地点、周边环境等。业的增长也与业的轻重相关,并非无条件的。在某些情况下,业还会损减。如证得阿罗汉果后,业失去了继续生长的土壤,就不再增长扩大。

关于受报的问题,也要视因缘发展。如果你生在娑婆世界,对方已往生极乐,又如何受报?或是对方已证得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又怎样去找他?所以,很难一概而论。至于说到安世高、慧可等高僧偿还命债之事,如果修行达到相当境界,知道对方尚存报复之心,希望将此业缘了结,所以不断在人间受生,偿还以往的恩怨情仇。但我们要知道,对于修行有成的人来说,偿还命债并不困难。他如果没有能力偿还,也不敢如此坦荡。若已具备这个能力,就像百万富翁偿还几百元债务,根本就不算什么,不像我们将生死看得那么重。

2007年10月修订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小和尚的梦

小和尚的梦

师徒俩在一次动乱中失散了,互无音讯,死活不明。门徒对师父十分牵挂。从那时起,经常重复一个单调的梦境,总会梦到沙滩上有两排并行的脚印。弗成思议的是:即使在梦里,他也知道个中一行脚印是自己的,另一行他就...

佛般泥洹经

佛般泥洹经

佛般泥洹经 佛般泥洹经上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摩竭国王。号名阿阇世。与越只国不相得。欲往伐之。自与群臣共议。越只国富。人民炽盛。多出珍宝。不首伏...

悟殷法师: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轮回观

悟殷法师: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轮回观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轮回观释悟殷壹、前言佛陀所开示的缘起法:从「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到「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大正2.85下),说明了有情生死流转乃...

人死后“超度亡灵”真的有用吗?

人死后“超度亡灵”真的有用吗?

说到超度亡灵,先要说明亡灵的性质。人死之后的生命主体,称为亡灵。民间一般的观念,认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而且永远做鬼;但佛教从来不认同这个说法,否则,就谈不上超度两字了。佛教看凡界的众生,共分为天、人、...

一个女孩吃素一年左右的素食经历和感受

一个女孩吃素一年左右的素食经历和感受

一个女孩吃素不到一年的素食经历和感受,或许能给大家有所启示。一、很少感冒几乎所有吃素的人都会提起的第一感受;先说以前:从初中开始我就经常感冒,大学时候最严重,差不多一年有两三个月一直好不了。我刚刚开...

达真堪布:我们终将变得一无所有

达真堪布:我们终将变得一无所有

达真堪布:我们终将变得一无所有 今生今世虽然积累了很多钱财,但是到临终之时,一辈子所积累的财富都要留在这个世间,一根线、一根针也无法带走,甚至连自己一辈子都爱护的身体都要留在这个世间,灵魂很孤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