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业的造作与积聚

业的造作与积聚

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对业的体性存在不同观点。有部将业解释为无表色,而唯识则将它与心法统一起来。按唯识的观点,业本身表现在身语意上,而身语意发动之后,又会成为种子储藏于阿赖耶识中。种子代表着过去生命的经验,并在现在和未来继续发生作用。

业力说,即自身行为决定自身利益。但我们的行为千差万别,即使同样的行为,其思想动机和行动结果也大相径庭。那么,它们又是如何构成业报的呢?须根据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这件事是什么,是杀生、偷盗,还是邪淫、妄语。其次是意乐,包括想、烦恼、发起三种。想,即造业时的想法及对造业对象的认识,比如要杀某人,这一想法与实际对象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构成根本罪。如果这一想法与实际情况不符,罪过相对会轻一些。另外,罪业成就了才是根本罪,若杀人未遂,犯的就是方便。烦恼,即造业的心行基础,是贪、是嗔还是痴?若想谋财害命,就是贪;若是冤家路窄,则为嗔。发起,是对某个对象生起杀害等想法,若无心伤害却误杀,和有心伤害的罪过是不同的。第三是加行,即通过什么方法和手段实施犯罪行为,如用石头将人砸死或将人推入水中淹死等,都属于加行范畴。至于究竟,是指事情达到预期目标,如果圆满成功,犯的才是根本重罪。

业的差别,还表现为积聚与未积聚的不同。所谓未积聚,即梦中行为。因为梦中的意识极弱,在这种状态下,行为在思维中留下的影像也极弱,不会对未来生命构成很大影响。相反,在清醒状态下,意识力量很强,所作所为将构成强大的心行力量。

此外,业还有共业和不共业之分。所谓共业,如我们生活在同一地区,有着相同的气候、环境。所谓不共业,即使在同一地区,各人的生活境遇悬殊很大。同样是遭遇地震,有些人一命呜呼了,有些人受伤致残了,也有些人安然无恙,这就是因共业之中的不共业所致,是为共中有别。

业力说是佛法的重要思想,其原理建立于缘起之上。缘起甚深,所以,由业感果并非简单的由此及彼,而是涉及种种相关因缘,更存在诸多变化因素。在《道次第》中,这部分属于下士道的内容,但我们要知道,整个佛法修学皆以缘起因果为基础,从止恶行善开始,最终也离不开止恶行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007年10月修订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写给前男友挽回的信没有什么用怎么办

写给前男友挽回的信没有什么用怎么办

挽回前男友的过程当中肯定是要经过很多曲折的事情的,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写给前男友挽回的信好像没有什么用,如果对方是一个文艺青年可能这样做是比较有用的,但是如果对方是不解风情的人,写再多的挽回信可能对方直...

蟑螂在新家“落户”怎么办?这一招这么灵,我怎么没想到?

蟑螂在新家“落户”怎么办?这一招这么灵,我怎么没想到?

我终于搬进新家了。我爱我家,自然会花一些心思把新家整得清清爽爽。那一天晚饭后,我双腿盘坐在客厅沙发上,恭闻一位佛弟子念诵的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说法《藉心经说真谛》,正悠闲的享受着新家带给我的安逸,学...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十、功德事业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十、功德事业

十、功德事业观师一生,于佛法世法,均有重大建树,堪为后世楷模,可以流润未来者。今先述佛法方面。清定上师赞之曰:能仁教导住持正法模,贤慧法藏译传深广义。即广建三宝、住持正法,与译集经规、传习薰修之两大...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诗曰:疮孩呻号令人悲,苦楚连绵众见奇;往昔进谗诬陷善,精诚忏悔业难移。在印度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娶了一位名门望族,温柔淑德的女子为妻。照一般说起来,财富无量,又有贤慧...

放生心得:浅谈金鲤鱼的放生

放生心得:浅谈金鲤鱼的放生

首先来介绍一下何为金鲤鱼。金鲤是一种彩色鲤鱼,因其鱼体表面色彩鲜艳、花色似金,故得其名。金鲤是红色鲤鱼的变种。我国饲养红鲤作为观赏鱼在明代已非常普及。红鲤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这种鲤鱼会...

我已感应到邪YIN的恶果,吿之大家,请勿重蹈覆辙

我已感应到邪YIN的恶果,吿之大家,请勿重蹈覆辙

终于鼓起勇气,正视自己邪淫的事实,把我的经历讲给大家,以警示大家,切勿邪淫。我从九岁开始,就发现用硬东西邪淫会有莫名的快感,于是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为止,最少得有20年手淫的习惯,想想真的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