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不是闺女,婆婆不是娘,如是说

俗话说,媳妇不是闺女,婆婆不是娘。可我总是有一颗痴心:想要婆婆做娘。

记得三十年前刚结婚那会,回婆家一次,就像走亲戚一样,客客气气的,日子久了慢慢融入那个家庭,我很想把婆婆当娘,因为我的母亲不在人世间了,自己从内心讲想让婆婆像娘那样疼我。

我呢,也尽全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下山挑水,拉风箱做饭,也下地干农活。有一次,下地收玉米回来,婆婆做了两碗面条,我和丈夫一人一碗,我的碗里面条上面有一个荷包蛋,心里真实的刮过一股羞涩而感动的小热风。我看丈夫碗里没有,不加思索地自然地把荷包蛋夹给了丈夫。一碗面就快吃完的时候,丈夫突然说“咦,我碗里怎么还有两个?”

我没有吱声,低着头继续吃,两腮却发烧似得绯红,一种被人作弄了的尴尬,我的心荡到了谷底。婆婆也没有说话,悄声地出门了。我心里凉凉的,眼泪热热的,自己安慰自己“婆婆不是娘!”

多少年来,虽然,从我内心深处呼唤着娘亲,但总是和婆婆亲近不来,婆婆是一个内向勤于家务的人,那个时候她才四十出头,正直壮年,可是, 她不给我照看孩子,也不帮我照顾家务,她去照顾她的女儿,去带外孙女了。我一个人带孩子,夫妻俩都要按时上下班,有时候吃饭都有困难,那日子过得整天磕磕碰碰,我没少埋怨婆婆,而我,又是一个要强的人,累死不求人。

七年后,一次婆婆重病住院了。我作为大儿媳妇跑前跑后,花钱出力,照顾体贴,就像照顾自己的母亲那样入微。但,说实在话,内心深处还是埋伏着丝丝的怨气:我难的时候你不帮我,你病了还得我跑前跑后,我虽然心里有不悦,但这个时候什么都不能说,我其实是一个内心非常善良的人,有时候也会刀子嘴。

二十多天后婆婆出院了,慢慢恢复了,只是常年吃药,我们每月买药送回老家,她能自理,还有公公陪伴日子过得也不错。

在我儿子十一岁那年,我们住进了楼房,婆婆来我们家看看,意想不到的是婆婆向我道歉。婆婆也是一个刚强的女人,能主动向儿媳妇忏悔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我没有让她老人家多说什么,我就一句话“儿媳妇不是闺女,我都能理解。”虽然这句也是多少怨怼的回敬,其实心里也满惭愧的,我自己何曾毫无怨言地亲近过自己的婆婆呢?人心换人心谈何容易啊 。

婆婆到底是不是娘呢?可以说是娘也可以说不是娘。婆媳相处虽然是家庭问题,其实也是一门处事哲学,要用良心和换位思考去解决婆媳矛盾。我的一个球友刘姐经常在我们面前夸儿媳妇比儿子还好,就像亲闺女似的,百依百顺,体贴入微。刘姐把所有的能给这个儿媳妇的都给了,心甘情愿地为儿媳妇做家务、带孩子,这儿媳妇真是可人疼,一年四季婆婆衣服都是她不声不响地给买回来,每天下班回来都会给婆婆带点喜欢吃的零食,儿子要是反对母亲出去参加活动,儿媳妇就站在婆婆一边说服丈夫要支持妈妈参加户外活动等等等等,像这样的媳妇就是闺女,婆婆就是娘了。

再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待婆媳关系。佛说六道众生都是亲人,都有可能是往昔的父母、兄弟、姐妹、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等等,今生今世有缘相聚,成为家人,亲人,朋友,甚至是仇人,冤家对头等等,那都是过去种下的因,今生得这个果。就婆媳之间所包含的因果关系而言,在彼此来到这个人世之前就已经种因结缘了,今生的相遇只不过是要了却双方往昔的因缘而显现的果报,因此,今生无论父母子女,婆媳,夫妻、朋友、同事,因缘和合走到一起,或成为一家人不是报恩还债,就是结怨讨债。人生在世,该还的是一定要还,该报的也一定是要报的,一分一厘都少不了,这就是因果不昧,这就是人生。

而要改善家庭关系,唯有不断真诚注入善缘种子,才可能转恶为善。婆媳也是如此,要想婆婆成娘,媳妇就应该把婆婆当亲娘来孝顺,去种这个因才会得这个果,那婆婆才可能成为娘。可叹的是,现在很多年轻的媳妇,总希望婆婆成为娘后,再让自己成闺女,因此也就生发了许多家庭的婆媳矛盾。这犹如,我们不播种子就想收获果实一样愚痴。

现在,我的婆婆已经是娘了,自然我也是她的一个闺女了。而未来,不论媳妇是否先把我当娘,我还会先将媳妇做闺女,时时刻刻去种善因结善缘,幸福家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你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慧法师:《优婆塞戒经浅释》二

净慧法师:《优婆塞戒经浅释》二

优婆塞戒经卷一【集会品第一】如是我闻,此经是佛说真实。时间是一时,地点是祇陀林中阿那邠抵精舍,听众有比丘僧一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僧五百人,一千名善男子,五百名善女人,还有五百乞儿。请法的是长者子,就...

快过年了, “掸尘扫房子”最忌讳的是什么吗?

快过年了, “掸尘扫房子”最忌讳的是什么吗?

不知不觉,2023年春节已经近在眼前。有句谚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又到了大扫除迎接新春的时候了。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忙着打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等等,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准备迎接春节...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四章 华严宗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十玄门

真禅法师:华严宗简论 第四章 华严宗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十玄门

第三节十玄门为了解说事事无碍,圆融无尽的境界,故设立十种玄门,以说明深奥难测的理则,这是为了要宣扬无尽法界缘起,融通自在,以进入华严大法之玄海,所以称之为“玄门”。又因十门互为因缘而起,故又称为“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破布裹真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破布裹真珠

相国裴休有一次到大安寺,请示大安的寺僧道:佛陀的十大弟子,各有第一,请问罗侯罗以何为第一?寺僧大众认为这么简单的佛教常识,所以就异口同声的回答道:以密行为第一。裴休对大家的回答并不满意,随口问道:此...

素食江湖--糯米枣

素食江湖--糯米枣

大家都知道红枣美容养颜还补血,特别适合女孩子吃。这款糯米枣的做法非常简单,口感更是好的没话说。食材红枣、糯米粉、淀粉、糖桂花[ 做法 ]- STEP 1 -红枣洗净对半切开,不切到底祛籽,温水泡30...

虚空藏菩萨经浅释(六)

虚空藏菩萨经浅释(六)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若灌顶刹利王有自在力,犯五根本罪,先所修习皆悉烧然,失安隐处远人天乐堕于恶趣。何等名为五根本罪?善男子,所谓灌顶刹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取兜婆[1]物及四方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