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十九、八不缘起

十九、 八不缘起

>

第456 (335)经﹙上p414﹚ 不生不灭﹙有业报无作者﹚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482 (301)经﹙中p 41﹚离有无二边﹙正观世间集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那梨聚落深林中待宾舍。尔时、尊者掠陀迦旃延,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正见,云何正见?云何世尊施设正见」?佛告掠陀迦旃延:「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着、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佛说此经已,尊者掠陀迦旃延闻佛所说,不起诸漏,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第45 (262)经﹙上p 54﹚ 阐陀不喜闻一切空,阿难以离有无破之

如是我闻:一时,有众多上座比丘,住波罗抖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佛般泥洹未久。时长老阐陀,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抖城乞食。食已还,摄衣钵,洗足已,持户钩,从林至林,从房至房,从经行处至经行处,处处请诸比丘言:「当敎授我,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我当如法知、如法观」。时诸比丘语阐陀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阐陀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阐陀复言:「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说。阐陀复言:「是中谁复有力,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复作是念:「尊者阿难,今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曾供养亲觐世尊,佛所赞叹,诸梵行者皆悉识知,彼必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

时阐陀过此夜已,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抖城乞食。食已还,摄举卧具,摄卧具已,持衣钵,诣拘睒弥国。渐渐游行,到拘睒弥国。摄举衣钵,洗足已,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已,却坐一面。时阐陀语尊者阿难言:「一时,诸上座比丘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时我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抖城乞食。食已还,摄衣钵。洗足已,持户钩,从林至林,从房至房,从经行处至经行处,处处见诸比丘而请之言:「当敎授我,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时诸比丘为我说法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我尔时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我尔时作是念:是中谁复有力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我时复作是念:尊者阿难今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曾供养亲觐世尊,佛所赞叹,诸梵行者皆悉知识,彼必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善哉!尊者阿难!今当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时尊者阿难语阐陀言:「善哉!阐陀!我意大喜,我庆仁者能于梵行人前,无所覆藏,破虚伪刺。阐陀!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汝今堪受胜妙法,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阐陀作是念:我今欢喜,得胜妙心,得踊悦心,我今堪能受胜妙法。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敎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如,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阐陀比丘见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于他,于大师敎法得无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难言:「正应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识敎授敎诫说法。我今从尊者阿难所,闻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槃,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不复见我,唯见正法」。时阿难语阐陀言:「汝今得大善利,于甚深佛法中得圣慧眼」。时二正士展转随喜,从座而起,各还本处。

第396 (273)经﹙上p353﹚ 不实来不实去,三事和合触,无常无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独静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作是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法是我?我于何住」?佛告比丘:「今当为汝说于二法,谛听,善思。云何为二?眼、色为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是名二法。比丘!若有说言:沙门瞿昙所说二法,此非为二,我今舍此更立二法。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缘眼、色,生眼识。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内,是因缘,是坚,是受,是名眼肉形内地界。比丘!若眼肉形,若内,若因缘,津泽,是受,是名眼肉形内水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内,若因缘,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内火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内,若因缘,轻飘动摇,是受,是名眼肉形内风界。比丘!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谓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剎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执明灯,入于空室,彼空室观察。如是比丘于一切空行,心观察欢喜,于空法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诸法无我、无常,乃至空我、我所。比丘!于意云何?眼是常,为非常耶」?答言:「非常,世尊」!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多闻圣弟子,于眼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时彼比丘闻世尊说合手声譬经敎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心律法师: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

心律法师: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

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但大家在自己面对抉择的时候,却很难做出判断。对于生活中的取舍,有时表面上看起来会令你有损失...

学《地藏经》不是一般的因缘

我们信地藏菩萨不是靠自力,一切修行,离苦得乐、脱离苦难,是仗着地藏力,这叫仗他力。


就像我们念阿弥陀佛要生极乐世界,你自己没力量能生得到,那是仗着阿弥陀佛接引的力量,这也是仗他力。


我们过去没有这个因,今生遇不到学习地藏因缘,遇不到这个缘。过去没这个因,遇不着这个缘,这都是有因缘的。


因为我们要开始学《地藏经》,我们思想先得有个准备。准备什么?好像《地藏经》说的鬼神特别多,那我们思想就准备——有没有鬼神?


举 例

我们只举一个例子,在第八品的时候,有个主命鬼王——主命鬼,主生命鬼。


在说到主命鬼王的时候,佛就说他不是鬼王,他是大菩萨化现的,再过一百七十劫他就成佛了,号为无相如来。


那这一个鬼王如是,其他的鬼王都如是。鬼是一道,地狱、鬼、畜生,但是那个鬼跟这个鬼不一样,那个鬼是业报鬼,《地藏经》所说的鬼都是成就的了——一般的鬼能到忉利天吗?


因此《地藏经》所说的鬼,那一道的鬼都是成就的了、示现的了,鬼都到忉利天闻法去了。


因此人家说《地藏经》光说的是鬼,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别把他当成一般鬼看。


所以你理解到你能闻到《地藏经》,能够再学习《地藏经》,不是一般的因缘,是你过去得过地藏菩萨的教化没修成。


所以第八品的阎罗王问佛:地藏菩萨那么大神通、那么大自在神力,为什么不把众生一次都救度好,我看见他救度出去又回来了?


佛才跟阎罗王解说,此土众生的业非常重。


因此咱们学习当中,把这些问题理解清楚了,要发地藏愿,要行地藏菩萨的菩萨行,随时发地藏愿,行地藏菩萨行。


四大菩萨我们把它合成一个,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这四大菩萨,就是平等平等。


不过在坚牢地神说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他们的愿犹有尽的时候,他说,我看地藏王菩萨的愿永远没尽,独赞地藏,所以坚牢地神就护持地藏菩萨。


如果你修地藏法门,你那块土地,乃至你种的花草,特别不同。


因此大家要学习《地藏经》的时候,要先有这些思想上的准备。

学《地藏经》,不是一般的因缘!

学《地藏经》不是一般的因缘我们信地藏菩萨不是靠自力,一切修行,离苦得乐、脱离苦难,是仗着地藏力,这叫仗他力。就像我们念阿弥陀佛要生极乐世界,你自己没力量能生得到,那是仗着阿弥陀佛接引的力量,这也是仗...

撒手便行--学佛网

撒手便行--学佛网

清张杨氏居士,家世学佛,故自幼归心佛法。长适张秩斯,寻受归戒,断除爱欲,年廿七,病剧,发愿求生西方,室中供引佛像,高声念佛。至五日,闻栴檀香,七日,瞑目,见观音大士曰:“莲华种子,已有半功,其半,看...

欣赏比拥有更重要

欣赏比拥有更重要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富人像平时一样,睡过温暖的一夜,吃过丰盛的早餐,独自到广大的花园散步。正如同所有的富人早上到花园散步,也如同所有的富人都需要有广大的花园,那是一种身分与财富的象征。有广大花园的富...

地藏菩萨感应录:菩萨慈悲悯众生,诸多眷顾深感恩

地藏菩萨感应录:菩萨慈悲悯众生,诸多眷顾深感恩

1998年的正月初七,是我生命历程中的转折点,有一位朋友来我公司造访,告诉我说她初九要去九华山,我一听,好欢喜,说我要去黄山,正好我们可以结伴同行。立刻订了与她同一航班的机票,初九一大早我们就飞往合...

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

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

一天,一位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那位撞人的大汉,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 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