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神通要戒慎恐惧

一场目连与舍利弗的神通较劲,让我们了解神足第一的神通终究不如智慧;而宿命通的限制,也可能造成不明业报,误导因果的危险;所以对待神通更要戒慎恐惧。

一、神通不如智慧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九中有一个故事,叙述有一天佛在阿耨达泉旁与众大比丘集会,阿耨达泉的龙王发现舍利弗没有来,就希望佛能唤舍利弗前来。佛于是派目连回祇洹精舍找舍利弗前来。目连用神足法须臾即至,看到舍利弗在缝补僧衣,目连告知来意,舍利弗答道:「你先回去,我随后就来。」,目连说:「大家都在等你!请你不要拖延立刻前往。」舍利弗又再说:「你先回去,我随后就来。」这时目连就说重话:「是不是舍利弗你的神足之法能胜过我?不然今天怎么会说叫我先行回去呢?假如舍利弗你不立刻动身,我就要抓着你的手臂飞到阿耨达泉了。」舍利弗于是对目连开玩笑的说;「我把衣带解开放在地上,如果你能拿起我的衣带,然后再谈提我的手臂前往吧!」

目连于是就伸手拿舍利弗放在地上的衣带,但怎么也拿不起来,目连心中暗想:「难道我的神足退步了?我回去问问佛陀。」于是目连就舍弃衣带以神足回到佛陀那,当他到时,看见舍利弗已经坐在佛陀面前。这时目连心里又想到:「佛陀说我是佛弟子中神足第一的,然而我却不如舍利弗吗?」,于是目连向佛:「我是不是神足退步了呢?为什么我比舍利弗先从祇洹精舍出发,却比他晚到呢?」佛回答目连说:「你的神足没有退步,但是舍利弗所进入的神足三昧,是你所不了解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舍利弗比丘的智慧无量。你的心得自在不如舍利弗的心三昧神力。」目连听了即时默然无语。

由这事例可知神通不如智慧,目连虽是神足第一,但如果和舍利弗的智慧比较起来,还是略逊一筹。佛曾说目连因为「心得自在」所以能有神足变化,飞天入地变化身形,无所障碍。但舍利弗境界更高─「能降伏心,非心能降伏舍利弗」,所以舍利弗「智慧无有量」,舍利弗所成就的「心三昧神力」,有大威神力能成就无数的神通游戏,所以舍利弗所入的神足三昧之法是目连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当舍利弗展现神足之法,就比目连早到阿耨达泉旁了。也就是说舍利弗「修心」的境界更高,所以智慧无量,胜于事相上的神足。

二、神通有深浅,多数不能观察究竟

即使是在佛弟子中号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和佛比较起来,神通仍有限度。有一次舍利弗和佛一起经行,一只鸽子飞过来,佛叫舍利弗试着观察这鸽子的过去世和未来世中,各做过多少次鸽身?又何时才能脱离鸽身?结果舍利弗入三昧禅定中观察鸽子的过去未来,看到此鸽过去八万大劫中,及未来八万大劫中,都仍然是鸽身,至于八万大劫之前,及八万大劫之后此鸽的情形,舍利弗就观察不到了。因此舍利弗从禅定中出来,向佛报告:「我不能知道这只鸽子过去未来作鸽子的真正期限。」佛就告诉舍利弗超过八万大劫后,这只鸽子投胎转世的情况。又有一次,弗要舍利弗观察一个中阴识神的来处和未来投胎处,舍利弗在定中也同样看不清楚那中阴识神的来处和去处。佛于是告诉舍利弗,究竟的神通只有佛才能有,至于声闻弟子的神通,都是有其限度的 。

三、使用神通来预言,会有不准确之时

即使连佛弟子中神足第一的目连,在使用神通时也会有不准确的时候。《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中记载,有一次阿阇世王要攻伐毗舍离这地方,毗舍离城的师子将军就去请问目连,请目连用天眼预测究竟是谁会得胜?目连告诉将军是阿阇世王会得胜。于是师子将军回国召募勇士,抱着必死决心应战,而阿阇世王听到目连的预言,心里很放松没有戒惧,就被师子将军乘其不备的打败,阿阇世王落荒而逃。回到国内,就批评目连比丘说:「都是因为目连不实的预言,害我兵败。」,而毗舍离的师子将军也批评道:「是目连以预言恐吓我,我却蒙受这不准确预言的好处。」当时诸比丘听到这些批评讥嫌语,就一状告到佛陀那说:「尊者大目犍连,明明不能预测谁胜谁败而乱说话欺骗人。」,佛陀明辨此事,说目连的确没看清楚,并告诫目连:「你应审慎!看清楚明白些。」。此外,目连有一次为人预测生男或生女,目连连着三次肯定产妇会生男。没想到生下来是女婴,那产妇就批评目连:「长夜作妄语,明明我会生女,为了讨好信徒,就骗我说我会生男儿。」诸比丘也向佛陀指控目连乱预言,佛陀问明原委,也责备目连应该看清楚些 。

由舍利弗观看众生宿命及未来世命运都有限度,不能彻底看得周全;以及目连以天眼预言会有失误,可以知道即使是成了阿罗汉的圣者,宿命通和天眼通也有限度,不能彻底全知。既然是已解脱的圣者,神通都有其局限性,更可彰显神通非解说的主体,也不是值得做为生命方向的导航者。

四、业报神通,往往所见不明,误导因果

《众经撰杂譬喻经》中有一个故事,记叙有一个屠夫向阿阇世王请求说:「大王啊!凡是国家节庆宴会有需要屠宰牲畜的事,请将这机会赐给我,我当尽力而为。阿阇世王好奇的问他:「屠宰的事,一般人是不乐意做的,你为何喜欢做还特别央求做呢?」,屠夫答道:「这是因为我过去世中是靠屠羊来维生,而由于屠羊的缘故,我曾在命终之后,生在四天王天;且天上寿尽后返人间继续以屠羊为生,如此来往投生人间天上已有六次。这一切都是因为屠羊得来的福报,所以恳请大王让我多多有屠羊的机会。」,阿阇世王听了怀疑的问屠夫:「假如真如你所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屠夫答:「我自识宿命」,阿阇世王就更不能相信了,他心里想:像屠夫这般下贱的人,怎么可能自识宿命呢?

后来有机缘见到佛,阿阇世王就把这件事向佛请教,佛陀回答说:「那屠夫没有乱吹牛只是所见不明,他曾在过去第七世的时候,遇到一位辟支佛,心生欢喜发起善心,由于这样的功德,使他往来人间天上六次,并且自识宿命,但这是因为他的福报先成熟的缘故。而他屠羊的罪报尚未成熟,所以他还未受苦,他此生命终就会进入地狱受杀羊的罪报。当地狱的罪报受完后,他还要一次次生在羊中来偿命。这个人自识宿命很浅,只能看见过去六世的轮回,无法看到他过去第七世供养辟支佛的事,而误认为屠羊是生天的原因。如此浅薄的宿命通,往往会误导因果铸下大错。」

由屠夫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因为神通力的获得,有一种是「业报生神变」,屠夫的自识宿命就是业报神通,也就是说生来就有,不需要经过禅定修行的工夫。但就如这屠夫的宿命通般,这种神通力往往是很浅薄,所见不明,因而很容易误导因果。因此依靠通灵来指引迷津,其结果往往会以盲导导盲;即使花钱消了灾,也许是消了眼前灾,但是否合乎缘起,以及未来的因果问题可能更严重,可不慎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二、改造命运 夫妇卖身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二、改造命运 夫妇卖身

二十二、改造命运 夫妇卖身诗曰:贫家夫妇悟穷因,作福无钱共卖身;喜得千金功德种,国王赞善赐璎珍。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人生的富、贵、贫、贱、苦、乐,皆是因果的关系。...

净土法门法语:清净心、平等心处理一切法

净土法门法语:清净心、平等心处理一切法

社会上千变万化这个相,你看到了、你听到了,一定要晓得虚妄的。这相在哪里?相已经过去了,过去再不回来。昨天,能把昨天找回来吗?上午,能把上午再找回来吗?找不回来了。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全过去了,过去的再...

净土法门法语:风水随着人心转,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净土法门法语:风水随着人心转,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1、风水不重要,“境随心转”,要明白这个道理。古人有所谓:天下风水好的地方都被这些和尚、道士占去了。我们听这个话如何感想?圣贤书多读了几部,看法就不一样。大乘教里头佛常常告诉我们,“境随心转”这句话...

孔雀王后期助力佛教文化发展的原由

孔雀王后期助力佛教文化发展的原由

大家都知道佛教创立最初只有释迦摩尼和其五名苦修侍从的阵容形成,后来即使释迦摩尼通过印度恒河流域的特殊地理环境进行传教,也只是宗教信徒范围扩大到了印度恒河流域一代的渔民之中而已,与现如今佛教的发展和传...

婚嫁故事

婚嫁故事

婚嫁故事某年,释尊住在舍卫城。僧团里有两位智慧稍差的老修行者,其中一位是离开妻儿的出家人,另一位是离开妻女的出家人。他们曾经周游列国,返回舍卫城后住同一个寮房。舍弃妻女出家的老修行者,因为旧情难断,...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欠妥国王装哑跛91--学佛网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欠妥国王装哑跛91--学佛网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释迦牟尼佛广传 八、禅定品 91.欠妥国王装哑跛八、禅定品91.欠妥国王装哑跛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有一梵施国王,势力强大,并令庶民安居乐业。梵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