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文选《赠张兴公序》

论语开章。即明时习之学。而孔门称好学者。不过颜子一人。学之道。固难言哉。老聃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夫学与道。果可歧也。何以称大学之道也。不迁怒。不贰过。损乎益乎。亲民止至善。益乎损乎。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山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惩忿窒欲。改过之大者也。改过则复于本善。名为迁善。非别有善可迁。故明损益不二者。可知为学为道之一致矣。世之言学者。不然。习词章。攻举业。以取富贵也。摹字帖。精诗文以成名士也。考古今。博典籍。以鹜多闻也。究兵法。商政治。以立事功也。尚气节。敦廉信。以鸣高洁也。谈名理。辟释老。以续儒焰也。看公案。著语录。以附禅宗也。守丹田。调呼吸。以固形神也。嘻。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圣贤仙祖亦可袭而似也。顾孔颜之学不存焉。故曰。中庸不可能也。然中者。喜怒哀乐未发之谓。庸者。喜怒哀乐发皆中节之谓。发皆中节。则恒止恒一。不违于未发之中。不迁不贰。则戒慎恐惧。善复于止一之体。夫止一之体。圣凡平等。故为天下大本。而中节之和。必从戒慎恐惧。乃克致之。是故孔子大圣人也。犹以德之不修。学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为忧。岂故作谦辞。诚知心体本妙。学力未易穷尽耳。故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天台师云。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真穷妄尽。名为无学。嗟乎。无学非可浪阶。则斯学宁有已时。逝者如斯之叹。孔子之言学也深矣。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死生尚无二致。岂以老少。异其心哉。予己已见居士。知为志学之士。癸未应普德请居士日来听法咨请尤多。然举业未放下。学力盖未专也。乙酉冬。予居祖堂。丙戌春。居士来晤。始专以斯学为务。今望六之年。更觉津津有味。欲罢不能。予于金陵缁素。求年弥高志弥笃。不肯自封于一得者。居士一人而已。居士之好学。惟予喜之。而予之言学。亦惟居士能深信之。予安得人人如居士者与之言学。近可忘灵峰之僻。远可缓极乐之归。乃如居士者。不可多得也。予是以念念思极乐。时时忆灵峰也。予与居士不隔者学脉。居士纵不能偕于灵峰泉石。必将同我极乐珍池也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婚姻出现危机要怎么做才能挽回婚姻?

婚姻出现危机要怎么做才能挽回婚姻?

以我之名,冠你之姓,是否我们都渴望这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婚姻?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将本该是幸福城堡的婚姻,过活成了一座又一座坟墓,之后,我们开始一个劲的抱怨,想要挣脱、逃离那座自己亲手铸就的坟墓。...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二讲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二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二讲我们一般想罗刹应该是很凶的,实际上各个所谓世界的王,对他那个世界的众生来说都是福德智慧庄严的。我们看他的偈诵,他赞佛,以美妙音节相和,无量上衣而缠裹,乐器是大青因陀罗宝,...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怪树神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怪树神

怪树神在赤水河畔的大路边,有一株大瘣木,老树干上,隆起许多树瘤,尫伛瘿肿,奇形怪状,大小不一,有似人头,有如异兽。树旁有一条小溪,清泉流水,每日早晨,村中的妇女多在此处洗衣洗物。许多年前村上有位新娘...

荠菜茶

荠菜茶

原料:鲜荠菜(全草)30克(干品15克)。 制法:将荠菜保留根、茎,洗净后晒干,切碎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7克(相当于鲜荠菜15克),放入大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可饮用。 效用:补脾益...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八回 留偈语暗藏后事 感死生了悟禅机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八回 留偈语暗藏后事 感死生了悟禅机

第八回 留偈语暗藏后事 感死生了悟禅机话说众武士绑了楼那富律,正待下殿去斩首,忽见班中闪出阿那罗,匍匐案前奏道:臣愿我王暂息雷霆之怒,听臣一言。楼那富律此人胡言乱道,罪故应诛,但现在国母得此奇病,尚...

达真堪布:怎么学四外加行才能能证悟空性?

达真堪布:怎么学四外加行才能能证悟空性?

达真堪布:怎么学四外加行才能能证悟空性? 问:学四外加行,怎么才能达到精进波罗蜜,最后能证悟空性?上师答:没有什么,就好好修加行就行了,如理如法地,按照课程、按照要求去完成自己的学修。瓜熟蒂落、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