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报之以歌,需真修行淡看人间路

风吹云舒卷,淡看人间路。静谧的夜晚,我的脑海里闪过这样的画面。抬头间,繁星垂挂天幕,定睛处,不知其名的星座任云儿在其间穿梭。有多久,我没有好好跟自己相处,而任由生活裹挟着,推搡着前进?

在物欲横流的城市,守住初心多么不易,大部分人为生活奔波忙碌,从年头忙到年尾。而我,也只是临到周末才放下世间的纷扰,去佛堂参加闻法共修,倾听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导。

春节放假在家,生活节奏放慢,我拿出《第三世多杰羌佛说什么叫修行》和《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诵经祈福、回向家人和众生。

今年,我尤为高兴,因为母亲没有杀生。故乡的习俗,除夕当晚餐桌上有鱼表示“年年有余”。去年在我未归家时,母亲买了三条鱼,煮了一条,虽然其他两条后来被我放生了,但一想到之前被烈火油烹的那条鱼,我还是忍不住心颤。跟母亲讲因果,一开始她压根不相信什么因果报应,但我唠叨的次数多了,她买菜也避开活物,买三净肉了(不闻杀、不见杀、不为己杀之肉)。

自从我吃素后,她从担心我的身体健康,到慢慢接受,且尊重我的选择。她和继父准备年货时,一会儿说买这样,一会儿又说买那样。继父提醒她,女儿不吃肉啊。她又默默放了回去。后来听她说起这一段,我心里流淌着温暖的泉水。

再忆及归家前,我跟母亲说,您别去接我了,我自己回家就好。

她回复,我想去车站,这样可以早点看到你。

我说,那您别去早了,提前十分钟到就好。(注:我家离高铁站步程也就几分钟)。

她说,知道了。

可那个晚上,母亲依然早早来到高铁站外等候。隔着人群,我看到了母亲,她正在张望。我赶忙向她挥了挥手,她一眼就看到了我。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开示:父母恩德,无量无边。而对于其中的“远行忆念恩”,我更是深有体会。

现世的父母生我们,养育我们,不计劳苦,不求回报;往世的父母也曾生育养育体爱于我们,只是我们可能前世皆忘,尚未认出。“知母:了彻三界六道众生无始以来于轮回转折中皆我父母”——《第三世多杰羌佛说什么叫修行》。再恭看至念恩,报恩,慈爱,慈悲,舍贪,断执……我心生惭愧,自己为父母付出了什么?平时的几通电话,过节的几件礼物,年底的一点家用,功课的一时回向……实在少得可怜。

为人子女,引导父母学佛,不沉沦苦海,走解脱之道方为大孝。对于这个孝字,我还在路上。对父母一样的众生,我又是如何对待的呢?有柔和语言谈,慈悲心关怀吗?有菩提心对待,时刻想接引有缘众生学佛修行吗?这些我都没做好,还谈得上是一个修行人吗?不觉汗颜!连一个真正的修行人都算不上,又如何成就解脱呢?虚妄的因,只能结不实的果啊,因为因果不昧。

新年过去了,无常又近了一步。从忙碌中脱身,重视生死大事,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吧,不能愧对自己这暇满人身,也不能愧对父母及众生。正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自觉觉他,利益他人,也会因利他而自获德量,成就自己。行动胜于空谈,付诸实践真修行吧!

繁星依然闪烁,生活经短暂休整又重新开始了忙碌。看人来人往,叹世间奔波。在无边的宇宙中,我们渺小得如同一粒尘沙;在无涯的时间里,生命短暂得如同朝露。经常问一问自己:这一生,我有把握成就解脱吗?不能解脱,我又将去往何处?诚恳面对自己的内心,说出答案。也许现在未有肯定的答案,如法修行,相信终有一天,那个答案会如我们所想,圆我们所愿。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八愿王——常随佛学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八愿王——常随佛学

第八愿王——常随佛学经文:【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七卷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七卷

玄奘法师传第七卷这时,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国王麹文泰,因早听说法师西行的消息,已派了使者,先在伊吾探访。这天,高昌使者正欲返国,恰巧遇上了法师,立刻飞马回报国王。国王听说后,马上派遣使者通知伊吾王...

生辰八字看姻缘 这些八字的人比较有缘

生辰八字看姻缘 这些八字的人比较有缘

在当代的社会中,我们都是提倡自由恋爱的,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个性差异、环境差异、八字不合等等原因不能让两个人成功的在一起,而在命理中,具备以下八字的人,他们非常容易就能获得爱情,那么在生辰八字看姻缘里面...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二十二节 侮辱与金币的价值对比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二十二节 侮辱与金币的价值对比

第二十二节 侮辱与金币的价值对比一年多过去了,佛陀一直住在舍卫城。后来,他经过拘罗王国,回到了他的故乡迦毗罗卫国,在那里度过了雨季安居期后,他又途经婆突里希特,婆罗那斯和安拉瓦克,最后来到了柯沙毗城...

涌泉寺的韦陀菩萨是坐着的

涌泉寺的韦陀菩萨是坐着的

福州涌泉寺曾犯水灾连续七天,出家众共有二百多个,都没饭吃,时间一到,寺院还是要供养佛,供养法,还是照常打板。那时住持很年轻,没有福报,便领众过水斋,拿碗捞水照常过堂供养。这位少年的住持,喝下去后流下...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真正贫富的标准不是拿钱衡量!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真正贫富的标准不是拿钱衡量!

给大家讲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一次法会,很多人来听佛说法。有两位好朋友,也是邻居,各自带着自己的妻子来参加法会。一位男主人好好地听法;另一位则想:正好借此机会,看看别人身上带的物品,能不能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