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到底是出世照样入世?这是一个问题

编者注:《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学生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记载惠能大师平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惟渊源的重要依据。个中间主张是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以定慧为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佛性本有思惟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

一切法都是佛法

《坛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后注】说到修佛学佛修行,很多人认为,找个僻静的地方,远离这个世间尘凡才可修,或者搞个闭关、削发才能修,却不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将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法法是心,尘尘是道。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行住坐卧甚至吃饭穿衣、种地砍柴、游山玩水,无不是参禅悟道。假如离开现实生活而寻道觅法,反而会离道更远。

一切修行不能离开世间,离开世间的修行永弗成能成就。

一切如来示现八正道成佛,必定是在世间。

一切菩萨必定入世、度生。

一切大罗汉即便经由八万四千大劫,照样要回到世间,照样要入世度生。

一切世界有三界,跳出三界的人要去哪里?佛陀又没有说过第四界。

若是修不好世间法,而妄图修行成佛,是没有可能的。

只有带业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修行,最后成佛,才是前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我要努力接引更多的众生来学佛修行,享受真正的福乐

我要努力接引更多的众生来学佛修行,享受真正的福乐

给自己辛辛苦苦寻找墓地,死后能享受到什么?前两天回家和父母一起去地里摘柿子,途经一块地的时候,母亲说:“这就是你婶子家花三千块钱买的墓地。”“那两棵柏树长得挺好,这块地他们已经买了好几年了吧?”我望...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六、干布国王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六、干布国王

二十六、干布国王残杀五百罗汉,恒在地狱受苦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个正在地狱受苦的怪物。牠的躯体庞大,没有双眼,全身溃烂,溃烂处还有许多小虫不停地吸食,真是苦不堪言。当它跑到平原时,有狮子、老虎、...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72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72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72】药师禅:人生不论长短,都要努力让这辈子没有遗憾,无遗憾的人生才有意义。人生如何才会如意?就要学知足,知足才会知福,知福才会再造福。 人生如梦如戏。令人烦恼的是,我们经常让...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修行学道,怎能不恭敬于法?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修行学道,怎能不恭敬于法?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有一次,天帝释提桓因欲前往游戏园,令驾车人摩得梨准备一部用千匹马拉的大车。摩得梨接到命令,很快地备好马车来到宫外,并向天帝禀报:庄严的千马大车已准备好,可...

不怕犯错,怕不悛改

不怕犯错,怕不悛改

不怕犯错,怕不悛改佛陀走到一处村庄聚落,远远地看到了一位比丘,立场散漫、毫无威仪,犯了僧团规矩。比丘看到佛陀,急速收敛自己的形态,而佛陀只是默默地离开。隔天佛陀说法时,这位比丘自动来到佛前礼拜、懊悔...

达真堪布:杂修杂念的几种情况

达真堪布:杂修杂念的几种情况

达真堪布:杂修杂念的几种情况 我们都知道,念佛要专修专念,不能杂修杂念。真正的专修专念是没有分别地念,没有分别地修;真正的杂修杂念是有分别地念,有分别地修。修行没有次第,这是一种杂修杂念。修行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