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因法师:佛陀制不杀戒的根本精神

不少人以为守不杀生戒,是我们人类对动物或植物界的一种慈善举动,也有人因羡慕持戒的功德而持戒,这虽然是好事,但不是守此戒之本义。

佛陀制此戒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救济将被残杀或痛苦的众生,使之得到解脱。正如印顺导师说:从佛说《阿含经》、《法句经》,到大乘经都说明,这是以己度他情,因而自愿克制自己情欲的德行。以自己的心情推度一切众生的心情,经中称为自通之法,也是儒家的恕道。如经上说:我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之生命(此据杀生而说),此为我之所欣爱耶?若为我所不喜爱?则去破与我同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之他命,他亦不欣爱此。不独如此,凡为自己不爱不快之法,在彼亦为不爱不快之法,然则我如何以所不爱不快之法而害他。这就是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耶稣也说过:要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人与人间的正常道德,不难从这以己度他的意识获得。

生命对任何众生来说都是宝贵的,既然我本人贪生怕死,其他众生也和我一样,所以不忍杀害其宝贵的生命,以满足我一己之私欲!不仅如此,当我们见到因杀生所带来的痛苦时,悲心自然而生起。有了这种悲拔众生苦之心,爱惜生命、保护生命之心就会产生,这才是彻底的守不杀生戒。

生于五浊恶世的众生,本来就很不幸,然而由于人类的自私与无知,为了私利或享受,残杀生命的现象到处存在,更增加了众生的痛苦。如果我们以憎恨心对待不公正,我们就有可能做出有害而无利的事来,也许我们会后悔一辈子。如果我们看到因杀生而产生的种种痛苦,以般若智慧观照这些苦难,悲心由此而生。悲心是唯一有用而安全的力量,它将成为我们护生、救苦拔苦之动力。所以第一戒又名慈悲戒,它是我们产生拔苦与乐的动力。对众生有大悲之心是第一戒真正之核心。

以悲拔众生苦的原则来看,断了众生命固然给众生带来最大的痛苦,所得罪业自然是最重的。平时若有人用刀杖瓦石等伤害众生,或以恶言伤害他人,或故意设圈套,使别人陷入绝境等等,虽还没有构成杀罪,但是杀的流类,不过罪轻一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降血脂必吃的三种果蔬

降血脂必吃的三种果蔬

指导专家:马明,中日友好医院血脂异常门诊副主任医师刘克玲,中国健康(健康食品)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想把血脂异常轻松吃掉吗?我们的健康调脂食物大搜索就从大家最青睐的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开始...

不自守意经

不自守意经

不自守意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佛言。听说自守亦不自守。比丘便叉手从佛听。佛告比丘。几因缘不自守。若眼根不闭守。若眼堕色识意便泆。已意泆便...

世间有四件事不能

世间有四件事不能

世间有四件事不能释迦牟尼佛住在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

佛法界新盛典-胜义“金瓶掣签”

佛法界新盛典-胜义“金瓶掣签”

世界佛教总部公告(公告字第20200105号) - 胜义“金瓶掣签”法规(胜义“金瓶掣签”,共有二十一项法定程序,一项也不可少。胜义“金瓶掣签”并不是常规的“金瓶掣签”,不是真正的佛菩萨级的大圣者,...

海涛法师:转恶缘为善缘的方法

海涛法师:转恶缘为善缘的方法

海涛法师:转恶缘为善缘的方法 问:受菩萨戒是不是可以买荤食给家人吃,如法吗?因为每次买荤食给他们吃,肚子就不舒服,要如何做? 海涛法师:你受菩萨戒,看你的福报,如果你的福报好,家里会体谅你,你不要...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12个小故事,道理深刻!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12个小故事,道理深刻!

1、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悟到】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