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错

善意的错

饮错误的美酒,我们是不容易醉的;喝荣誉的美酒,我们常常会醉得醒不过来。错误从背后,把我们的影子投放到我们的前面;从前面,把我们的影子投放在我们的身后。错误量出了我们的心灵身影。直面错误吧,影子永远会被你甩在身后。

不要刻意追求完美,要有打破美的勇气,思想得太完美无缺,我们会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因而过高地去要求别人,无形中就迁就了自己的弱点。

要敢于向智者挑战、发难,哪怕你是错的,都要坚持下来。用你简单的错误暴露,换来智者丰富的智慧,这是一种生存的学习技巧。

要学会犯良性、善意的错误。这种错误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目的的。错误的展开,使我们能够有预见性地看到前程的光明。

不要在愚者面前犯错误,那样我们会比愚者更傻得可爱。

智者往往是保守的,只有错误能使保守泄密。

这种良性、善意的错误很普遍,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它们在经常发生着,但又极容易被我们忽视,它是一种经验,是经验结晶出的机遇。

错误好比包裹着珍珠的泥土,当你无所顾及它的时候,它始终埋没在泥土中。而当你意识到它的价值,轻轻剥去泥土,珍珠的亮光便粲然显露出来。

错误是简单的,而认识错误的过程是复杂的。错误会使我们心跳加速、脸膛发红、在无尽的悔恨中垂泪、叹息。错误催垮了我们的自尊,但却锤炼了我们的意志。

错误悄然伸出的悬崖峭壁,总是给那些头颅昂得很高、目中没有他人存在的人准备的。

智者说:错误在我的右手,真理在我的左手,善恶在我的双眼。愚者言:善恶追随着我的言行,错误退化成我的眼泪,真理融化在我的心中。

我们把刀锋亮给刀板,再锋利的刀刃也会钝化;我们把刀背面向刀板,却能经得起长时间的打磨。而错误就像刀锋,它既是尖锐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我们不断修正、磨砺,它才能常保刀刃的锋利。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杜绝恶性的错误。恶性的错误是没有任何原则的,它是制造邪恶的黑色元素,最终结果只能引导我们走向绝境。

学会犯简单的错误,学会从复杂的生活里提炼错误,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骄傲把腰身弯垂下来,便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错误的影子需要谦卑的心灵,才能真正还原它的本色、提炼出它真正的价值。

聪明的狐狸只用一句赞美乌鸦会唱动听的歌声的话,便轻而易举获取了乌鸦嘴里的肉。这是狐狸善于利用对方的弱点,巧妙运用错误的赞美来投其所好,最终得到有价值的物品。

生存的基础是建立在错误的碎石上的。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要善待自己的错误,理性地对待自己的优点。

错误与优点是一种嫁接艺术。宛如苹果树与梨木的嫁接,结出的果实是另一种的甜美。

完美产生于不断的错误之中。是熔炼我们生存意志的火炉。

不要在错误中产生自卑,要在垂泪的错误中竖立起勇气。

只有错误能唤醒你的良知,能使你从生活的废墟上找到生存的信心。

不要被你制造的错误所打倒,反之,你必须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将它重新化为生存的动力。

与我们相伴一生最多的时光往往是错误。错误是美丽的,是一面照耀出我们本来真实面目的镜子。

我们无法杜绝错误。因为我们都善于伪装弱点。就像月亮,把光明的一面暴露给我们,其实它的本质是黯淡的。人类善于伪装弱点是天性,后天智慧赋予给我们的是剥去伪装,改变弱点。我们的错误恰恰是建立在优点上的,就像熟透的苹果容易遭虫蛀一样。而错误一旦落在弱点上,它常常能反弹成为优点。

错误是一支标准的温度计,它能让我们准确测量出事物的优劣。错误需要有眼光的人审视它的魅力。而有眼光的人每每是经受过太多的错误的磨难,磨砺出一双心灵的慧眼。有过错的人,内心不时会产生悔恨、自咎。这是一个良好的消化错误过程。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消化过程,食而不化的错误终会导致我们窒息。

小错误是善于言辩的。大错误是在盲动中不知不觉产生的。为错误而辩解,证明他以后还会犯更大的错误;为错误而妥协,证明他的未来可能大多时间是被错误所压抑着的;为错误而思考,证明这错得实在难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曾经有一个公案。从前,印度的一位国王胜光王,迎请世尊以及眷属供斋。当时有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心想,胜光王是因为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拥有荣华富贵的君王,如今遇到了释迦牟尼佛这样殊胜的福田,又积累了这么大的福德资粮,实在是太稀有了!她发自内心地欢喜,因此而获得了无量的福德。世尊清清楚楚地知道此事。傍晚回向的时候,世尊对国王说:“你所积累的福德、善根是回向给你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福德善根更大的人?”国王心想:“不可能有比我福德、善根还大的人。”于是就说:“谁的福德善根大,就回向给谁吧。”世尊就念了那位贫女的名字做了回向。世尊连续三天都是这样做回向,胜光王心里十分不悦,于是与诸大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最后献策:明天世尊和他的眷属前来应供的时候,我们多做些饭菜,让饮食溢到器具外面,等贫女来捡的时候,我们就打走她。国王同意了。第二天贫女遭到了殴打,不由得生起了嗔恨心,摧毁了善根。当天佛陀便念国王的名字做了回向。

    随喜的功德不可思议,嗔恨心的过患也不可思议。我们要随喜一切,随时随地观察、忆念、随喜他人的善根和福德。我们可以忆念佛的愿力,忆念佛在因地的修持以及佛断证圆满的功德,然后生起欢喜:“佛当时发了那么殊胜的愿啊!哈哈!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为了四句正法舍弃了无数次的生命,那么精进啊!哈哈!”发自内心地高兴,进而去忆念佛、菩萨、阿罗汉以及修行人的功德,在心里生起欢喜,这也是一种殊胜的窍诀。若是能这样脚踏实地地修,一定能成就。

    现在人都会说“随喜”,一开口就是“随喜”,但都是表面上的随喜。内心真的随着他人欢喜、高兴,真有发自内心的喜悦,那才是真正的随喜。

    我们看到他人积累福德和善根,修行有进步了,得到表扬或奖励了,得到世间的一些利益了,应该赞叹,应该随喜。但是有的人心里却欢喜不起来,这叫嫉妒。你再嫉妒,也影响不到他的成就,也无法阻碍他的进步。但是人都有这种烦恼和习性。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是也控制不住。现在我们就要通过随喜来对治嫉妒心等烦恼习气。

    不要嫉妒任何人,嫉妒心的过患非常严重。尤其嫉妒金刚道友是非常不好的缘起,生生世世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是已经发过菩提心的人,已经进入了密'乘,应该帮助、利益众生,应该将一切观为清净圆满。你没有直接帮助、利益他们,他们自己就获得了成就与利益,这时你不能不高兴。否则,说明你的慈悲心不到位,说明你的菩提心没有发出来,更不用说进入密乘了。

    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他人放在最高处,只为他人不为自己,这是一种成就的要诀。真正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他人放在最高处;真正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低处,把他人的利益放在最高处时,你已经圆满了,成就了。因为你已经放下了自私,放下了自我,这叫开悟,叫成就。

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曾经有一个公案。从前,印度的一位国王胜光王,迎请世尊以及眷属供斋。当时有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心想,胜光王是因为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拥有荣华富贵的...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74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74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74】药师禅: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选择怎么过是个人的自由,但是你是否想过来世上走这一遭并不容易啊,活着,就要尽情尽兴!去努力,去拥抱,去享受爱与被爱!无论何时,相信自己,憧憬明...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八、金色比丘尼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八、金色比丘尼

二十八、金色比丘尼丑女供养佛塔,感得金色身相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户贱种人家的妻子生下一位具有十八种丑相的女孩,她的父母都很忧愁,父亲说:「这样难看的孩子,干脆趁晚上,把她溺死,再丢出去喂狗。」...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天女散花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佛教把没有削发出家,在世俗家庭中仍然能够遵守戒律、皈心佛法的人叫做居士。维摩诘是佛教中一位极其著名的在家居士。他智慧无双,善长辩论。他在毗耶离城卧病,想借此与佛的弟子们探讨佛法。佛陀派大弟们...

地藏菩萨感应录:悬之又悬在旅途 巧而又巧去处通(二则)

地藏菩萨感应录:悬之又悬在旅途 巧而又巧去处通(二则)

【北京】郑金坤2006-11-23一则2006年4月中下旬的一个周末,我从网络上查阅了列车时刻表,然后与沈阳《辽宁日报》社的朋友约定,星期五晚上从北京火车站坐车,星期六早上8点30分左右到达沈阳北站...

唐道绰(道抚)《净土圣贤录》

唐道绰(道抚)《净土圣贤录》

道绰,姓卫,并州汶水人。年十四,出家,习经论,又事瓒禅师学禅。后居汶水石壁谷玄中寺,昙鸾法师之所立也。绰慕鸾法师净土之业,于是潜心观想,坐常向西,六时礼敬不缺,念佛日以七万计。有僧定中睹西方灵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