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高僧诚慧大师传

  1 文殊赐子 辞别双亲 潜心道业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亲没有子嗣,三度往五台山祈愿求子,于是感得了身孕,生下了他。诚慧法师生时,相貌非常的奇特,不同凡俗,等到了成年,也不愿娶妻生子。他既不想成家,就拜别了堂上双亲,来到了五台山的真容院,在法顺和尚座下披剃出家。出了家以后,心地澄寂如同秋月,举止严洁一如冰霜,向道之心颇坚,没有片刻光阴懈怠过。

  2 五台之东 调化毒龙

  距五台山东台之东百里之处,有一个毒龙池,池中毒龙时常出游作祟,危害人畜,因此围绕着毒龙池四十里方圆之内,人畜都不敢进入。但诚慧法师一丝儿也不恐惧,带了一个净瓶,一根锡杖,在龙池边筑了一个茅棚住了下来。有一天黄昏,狂风大作雷声怒吼,毒龙从池中一跃而出,法师这时念起咒语,说也奇怪,一头狰狞恐怖的毒龙,那庞大的躯体就渐渐缩进瓶子里去了,龙行的风雷之声也一下子止息下来。这时法师绕着瓶子持诵大乘经咒,一连七天都是如此。七天以后,毒龙涤除了嗔恶害人之心。斗室之中放出了白色的光芒。法师就放了这头毒龙,龙遂乘风御云腾空而去。

  3 山神供养 志意高雅

  法师曾在李牛谷内诵持华严经,以木叶草根为常食。每当他诵经的时候,有时会有五个有时七个作书生打扮的人端坐着听经,并常持着异花鲜果供养法师。法师觉得很奇怪,问道:“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我们是这里的山神,因蒙法师您道德高超,功德浩瀚,获益不浅,无以为报,所以愿意作为您的侍者,服侍供养。”书生们答道。 法师听了并不觉得乐意,就舍去了这块地方,到别处去了。所到之处,不到一个月,就自然形成了修行的丛林。

  4 德感皇室 紫袍相赐

  唐庄宗同光元年,法师的高超德行传到了大内皇室,皇帝听闻到法师的事迹,就亲自颁了一封诏书并以紫衣大袍相赐。这封诏书是这样子写的:“师鹫岭名流,鸡园上哲,精持护鹅之戒,弘宣住雁之谈。潜括三乘,深明四谛。忍草常新于性苑,觉花不染于情尘。高蹈灵峰,栖心圣境,泛慈舟而拯溺,持慧炬以照迷。五百龙王,皆降懿德;十千圣众,尽继玄踪。为万性之甘霖,作空门之标格。朕方兴景运,大阐真风,直旌精行之名,以奉无为之教。崇号广法大师,兼赐紫衣。”

  5 慈云法雨 遍润大千

  同光元年,他预知时至,咐嘱门人以后,吉祥而逝,世寿八十。帝赐谥号为“法雨大师”,塔号慈云。

 

点我:

相关文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六回拜師子頻申比丘尼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六回拜師子頻申比丘尼

  到轮罗国迦林城中  参狮子频伸尼妙胜  八德流泉木头生宝  证得入一切处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渐渐次第向南游行,抵达输那国的迦陵迦林城,便周遍推求师子频申比丘尼,有无量人都来告诉善财童子说:“...

五百彩女闻法记

五百彩女闻法记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的小山丘下住有五百位女众修行者。  佛陀度化五百修行女 初见说久违  这五百位修行人体会到人生之苦、生命的短暂,尤其是生为女人身,事事不得自由...

《百业经》 忏悔的力量

《百业经》 忏悔的力量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你的烦恼源于自己的贪念

你的烦恼源于自己的贪念

你的烦恼源于闲得无事做,心中没有爱,给你解决烦恼我最终的价值是没有智慧,再也不去做这愚蠢的事。 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这些东西,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会越痛苦:你舍弃...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舍卫城中,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的大法师,他有位弟子名叫鸯掘摩,力大无穷而且聪明有才能,德性、智慧、武艺、品格相貌都是一级棒,所以他的老师非常赞许他。  有一天,这个法师出远门,师母对这个弟...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归向哪里?于是辞别母亲,出外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