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师:《认识因果》第一章生命无常

第一章 生命无常

多少人把一生的时间和全部心血用于追求荣华富贵,然而,却往往不尽人意,即使获得一点成就,不期而至的洪水烈火、强盗贪官、不肖子孙、无常死神等,随时都可能将辛苦经营的一切一扫而光,我们是否曾经思索过:

是谁在主宰我们的财富、地位、健康、运气?

是谁制定了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如何改变命运?

生与死,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所以人生世间,生时要庆祝,死时要哀悼,年年要过生日,对死人也要纪念其冥诞与忌辰。但是很少有人去探究,人生自何来,死往何去呢?人生的目的何在,价值又何在?难道说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断,与草木同朽吗?这些问题,只有智慧高的人——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才去探究,我们平凡愚昧的人,在世间随波逐流,迷迷蒙蒙过日子,从来不去思索这些事。

对生死问题的解答,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因为我们生下来注定要死亡,在死亡面前,世间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成为虚饰。当我们静下心来关注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似乎陷入无底的黑暗之中。

我们在此世间一切的恐惧都源自对死亡的恐惧,所有的人,无论他承认与否,都必然对此怀有直觉,从面对危险时的不安全感,到怕墓地、怕尸体的心理,每个人不难体察自己意识深处盘踞的对死亡的畏惧。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曾指出:死亡恐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永恒的、基本的焦虑。

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呢?因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是要活着,而死亡终将结束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死亡到来时,我们将被投入一无所知的深渊里。也许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我们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平时我们执著自己特殊的、独立的身份:我的姓名、我的地位、我的生平、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工作、我的财产、我的知识、我的技能……我们把安全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然而,死亡顷刻间就将所有的一切打得粉碎,我们所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自己也不认识的人,一个令自己焦躁的陌生人──平时我们总以无聊的喧闹和琐碎的杂务来填满每一时刻,以保证我们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

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的身份之下,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里。被激情所陶醉,我们太过着迷建造房子的快感,竟然把生活的房子建在沙上!

我们悉心包装自己,尽量把每一件事情都维持得安全可靠,为此,我们花费了一生的心血,直到有一天,重病或灾难将我们惊醒,即将来临的死亡粉碎了我们的幻想,并把我们逐出隐藏的地方。

一般人的心态是享受人生,尽量忘记死。

然而,死却不会忘记我们,且会突然袭击我们。

或许有人说:“人人都会死,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死最自然不过了,我不会有什么问题。”

从远处眺望死而说死不可怕,正如在动物园眺望笼中的老虎,因为它不会加害我们。可是,如果我们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即将真正面临自己的死,犹如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一样,只一见,便双脚瘫软了。

当今世界,自然灾害、战争、盗贼、车祸以及各种顽症比比皆是,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死亡的消息。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间。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脆弱的,一气不来,便属隔世。这就是佛在经中一再提到的“无常”。

人的一生像是一幕电影,放映机中的胶片不停的转,银幕上的影子也不停的动,前影将逝,后影即显,后影将逝,再后的影子又接上来。银幕上一旦出现空白,表示故事告终,心理活动一旦停止,这一期的生命也就即此结束。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只狐狸看到葡萄园里结满了果实,想到园中美餐一顿,可是它太胖了,钻不进栅栏,于是,三天三夜不饮不食,使身体消瘦下去。

它终于钻进去了!饱餐一顿,心满意足,可是,当它要离开的时候,又钻不出来了,无奈,它只好故技重演,三天三夜不饮不食。

结果,它出来的时候,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是非成败转头空,赤裸裸地诞生,最后又孑然而去,没有人能带走自己一生苦苦经营的财富与盛名。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尊九洲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清除净尽烦恼,成就摩尼宝珠

清除净尽烦恼,成就摩尼宝珠

清除净尽烦恼,成就摩尼宝珠五祖问六祖说:米熟也未?米熟了没熟呢?意思是说,你把米舂好了没有?舂好这个米没有啊?迄是一个意恩。又一个意恩,是说你的功夫,成就了没有?你的用功,有没有上路?头前我问你们,...

佛教故事:禅·看开:幸福的味道

佛教故事:禅·看开:幸福的味道

幸福的味道一日,佛祖遇见了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苦恼,他向佛祖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没有它帮忙犁田,我怎么能下田作业呢?于是佛祖赐给了他一头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佛祖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达真堪布:菩萨是如何利益众生的?

达真堪布:菩萨是如何利益众生的?

达真堪布:菩萨是如何利益众生的? 问:菩萨是如何利益众生的? 答:会的,当他们看到众生无明、颠倒,更会生起慈悲之心。众生为什么烦恼、痛苦?主要是因为愚痴颠倒。为什么愚痴颠倒?主要是因为没有证悟空性...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见多了人世间生死离别,令我时刻警醒自己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见多了人世间生死离别,令我时刻警醒自己

见多了人世间生死离别,令我时刻警醒自己敝人从事葬仪的工作,看到很多人间最悲痛的时刻,以及最令人伤感的场面,我深深感觉到人活在世上实在不过是一场梦或一出戏而已。一个人作梦不管多么美好或得意,迟早总会有...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仆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仆人

有一户大富人家,养雇了许多仆人,每一位都想讨主人的欢心,每当看见主人往地上吐口水,个个争先恐后地用脚去抹拭。其中有一人动作不太敏捷,常常扑个空。有一次,他看到主人的嘴角一噘,好像要吐口水的样子,便二...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尊者的足迹-笛沙的故事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尊者的足迹-笛沙的故事

尊者的足迹-笛沙的故事「『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怀此念,怨恨不能息;『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舍此念,怨恨自平息。」【双品YAMAKA-VAGGO(第 3 及 4 偈)】两偈法句是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