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师:《认识因果》第一章生命无常

第一章 生命无常

多少人把一生的时间和全部心血用于追求荣华富贵,然而,却往往不尽人意,即使获得一点成就,不期而至的洪水烈火、强盗贪官、不肖子孙、无常死神等,随时都可能将辛苦经营的一切一扫而光,我们是否曾经思索过:

是谁在主宰我们的财富、地位、健康、运气?

是谁制定了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如何改变命运?

生与死,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所以人生世间,生时要庆祝,死时要哀悼,年年要过生日,对死人也要纪念其冥诞与忌辰。但是很少有人去探究,人生自何来,死往何去呢?人生的目的何在,价值又何在?难道说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断,与草木同朽吗?这些问题,只有智慧高的人——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才去探究,我们平凡愚昧的人,在世间随波逐流,迷迷蒙蒙过日子,从来不去思索这些事。

对生死问题的解答,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因为我们生下来注定要死亡,在死亡面前,世间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成为虚饰。当我们静下心来关注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似乎陷入无底的黑暗之中。

我们在此世间一切的恐惧都源自对死亡的恐惧,所有的人,无论他承认与否,都必然对此怀有直觉,从面对危险时的不安全感,到怕墓地、怕尸体的心理,每个人不难体察自己意识深处盘踞的对死亡的畏惧。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曾指出:死亡恐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永恒的、基本的焦虑。

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呢?因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是要活着,而死亡终将结束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死亡到来时,我们将被投入一无所知的深渊里。也许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我们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平时我们执著自己特殊的、独立的身份:我的姓名、我的地位、我的生平、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工作、我的财产、我的知识、我的技能……我们把安全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然而,死亡顷刻间就将所有的一切打得粉碎,我们所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自己也不认识的人,一个令自己焦躁的陌生人──平时我们总以无聊的喧闹和琐碎的杂务来填满每一时刻,以保证我们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

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的身份之下,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里。被激情所陶醉,我们太过着迷建造房子的快感,竟然把生活的房子建在沙上!

我们悉心包装自己,尽量把每一件事情都维持得安全可靠,为此,我们花费了一生的心血,直到有一天,重病或灾难将我们惊醒,即将来临的死亡粉碎了我们的幻想,并把我们逐出隐藏的地方。

一般人的心态是享受人生,尽量忘记死。

然而,死却不会忘记我们,且会突然袭击我们。

或许有人说:“人人都会死,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死最自然不过了,我不会有什么问题。”

从远处眺望死而说死不可怕,正如在动物园眺望笼中的老虎,因为它不会加害我们。可是,如果我们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即将真正面临自己的死,犹如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一样,只一见,便双脚瘫软了。

当今世界,自然灾害、战争、盗贼、车祸以及各种顽症比比皆是,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死亡的消息。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间。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脆弱的,一气不来,便属隔世。这就是佛在经中一再提到的“无常”。

人的一生像是一幕电影,放映机中的胶片不停的转,银幕上的影子也不停的动,前影将逝,后影即显,后影将逝,再后的影子又接上来。银幕上一旦出现空白,表示故事告终,心理活动一旦停止,这一期的生命也就即此结束。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只狐狸看到葡萄园里结满了果实,想到园中美餐一顿,可是它太胖了,钻不进栅栏,于是,三天三夜不饮不食,使身体消瘦下去。

它终于钻进去了!饱餐一顿,心满意足,可是,当它要离开的时候,又钻不出来了,无奈,它只好故技重演,三天三夜不饮不食。

结果,它出来的时候,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是非成败转头空,赤裸裸地诞生,最后又孑然而去,没有人能带走自己一生苦苦经营的财富与盛名。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尊九洲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因果故事:因宿世恶业他本短命无子,今行善积德终改命

佛教因果故事:因宿世恶业他本短命无子,今行善积德终改命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涿州范阳县人。后周时期大臣、藏书家。与兄窦禹锡皆以词学著名。唐末时任幽州掾,历官齐州、邓州、安州、同州等八州支使判官。后周时期,升户部郎中、太常少卿...

逃亡将士发愿戒杀,当下感应绝处逢生

逃亡将士发愿戒杀,当下感应绝处逢生

南朝人有一人名叫卢度,是广东始兴人,曾经学过一些法术。卢度年轻之时,跟随张永将军到北方去攻打魏朝,结果张永大军战败,遭到魏军追杀。卢度一路南逃,来到淮河边上,却没有船可以顺利渡过淮河,后面魏军很快就...

二十徒劳行--十三:若常沉掉,修禅定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三:若常沉掉,修禅定徒劳也

禅定谓何?于此不重复啰嗦,行人习定修禅做功课,是必为之修行之一大事。于此事中,昏沉、掉举既非正念,亦非为正念所缘之境,乃是惑业,故谓其为之妄。此二妄,是禅定即做功课中的大敌,离此二敌,则得定甚易矣...

升空的气球

升空的气球

升空的气球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讲起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改变他一生的一件事: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丁窝蜂地跑了上去,6人买了一个气球...

日常的佛心行禅:速度

日常的佛心行禅:速度

速度一行禅师让我来告诉你一些有关「数」的窍门。如果调整一下你的步行速度,你数的功夫会变得较为容易。你的呼吸或许无法长过三个步伐,或许仅能维持两步半而已。碰到这种情形,你可以稍稍加快步行速度让一次呼吸...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王占元居士往生纪实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王占元居士往生纪实

王占元居士往生纪实王占元居士,男,八十三岁,河北省唐县人,一生务农,小学文化。有三男二女。为人善良,对子女慈悲疼爱。子女也都很孝顺。二○○三年九月。经医院查出白血病,後来并发肝腹水,二○○五年七月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