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迎王

迎王

守成法师著

佛弟子中宾头卢尊者,本为优填王之臣,因其平素志心乐道,精勤苦行,王即放其出家。尊者出家后,直接受佛之教诫,加以自己用功心切,不久即得阿罗汉果。王本信佛,常往城外寺中参礼。可是,尊者出家以来,每见王驾临寺中,仍然闭目趺坐,视若无睹,从未起身迎王。

王因信奉三宝,亦从未对之计较,不料随王之佞臣,屡见尊者不起迎王,遂恶心谏王。王终因佞臣谗言进谏,而心田朦昧,准于次日出城入寺,如再见其不迎,定欲杀之。翌日严驾出城,始进寺门,尊者一见随即起坐,七步迎王。王怒曰:大德由来难动,今何以避席前迎?尊者答言:以前王皆存善意而来,故未起迎,而今王怀恶念驾到,若不起迎,恐当见杀。

王闻此言,知尊者已证圣果,即时顶礼而叹曰:弟子愚憨,妄受佞臣谗谏,不识凡圣,罪过匪浅。尊者曰:王虽悔过,得免地狱苦报,然因僧七步起迎,故却后七日必失王位。王回宫后七日,果败于邻国而失王位。

按:夫为僧者,乃割爱辞亲,剃发染衣,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资三有,高越人天,重逾金玉,故名之曰:僧宝。

《十轮经》上说僧有四种:一、第一义僧;即诸佛菩萨,辟支佛及四沙门果,七种人是。二、净僧;即诸有能持具足戒者。三、哑羊僧;即愚痴无智,不能咨问深义者。四、无惭愧僧;即放纵六情,贪著五欲者。于此僧虽有四,而真正护法之善信,礼敬众僧时,务必欲一视同仁,不可有敬圣而篾凡,甚至毁辱破戒者之意念,要知道,凡僧虽不能降福,求福必敬凡僧。所谓敬之则永绝长流,篾之则常招苦报。

时丁末法,佛法式微,弘法者之僧众,及护法者善信,理应尽内弘外护之责,缁素一心,同将垂危之佛教,挽救过来,切忌彼此诤长论短。尤其是护法大德,不可妄起高慢。呵骂僧尼,败善增恶,摧残佛教,罪莫大于此矣。前闻有某居士提议今后敬僧之法,可由顶礼而改为合掌问讯,原因为方便与适时。笔者不敢说此建议不是,但亦非善举,若论方便适时,改为注目示敬,则更为方便适时。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人生四季

星云法师:人生四季

全世界的地理环境,不管南半球或北半球,大部份地区的季节气候,都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春天和风细雨,夏天花树繁茂,秋天景色萧飒,冬天阳光和煦;一年四季,气象不同,正如人生的少、壮、青、老,各有特...

佛菩萨形像

佛菩萨形像

 供养佛像,一般习惯都是供养一尊佛、两尊菩萨。佛代表「本体」,菩萨代表「从体起用」,无量无边的德能作用。换言之,「体」是一切众生的真如本性,「行」就是众生本具的智慧福德。「本体」是一,只用一尊佛来表...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五、跛子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五、跛子

二十五、跛子前世恶骂圣者,多世得跛子报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位大施主,他的妻子生下一个跛脚的孩子,夫妇俩为他取名为「跛子」。跛子长大后,父亲觉得:「跛子以后不会有什么大前途,不如让他学习裁缝,靠...

天气慢慢转凉,暖呼呼的纯素火锅, 辣与不辣的都有, 喜欢吃的不要错过哦!

天气慢慢转凉,暖呼呼的纯素火锅, 辣与不辣的都有, 喜欢吃的不要错过哦!

做为一位资深素食达人,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吃到素火锅,小厨整理了几道素火锅做法请转发朋友圈哦!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心道法师:学佛就是做好生命的经营管理

心道法师:学佛就是做好生命的经营管理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的事,佛陀的事就是给众生平安、福气,给...

达真堪布:同修道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吗?

达真堪布:同修道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吗?

达真堪布:同修道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吗? 同修道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吗?这算是执着吗?答:同修道友,在修行上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相互之间应该帮助,这都是允许的,也可以说是必须的。在其他的方面,最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