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迎王

迎王

守成法师著

佛弟子中宾头卢尊者,本为优填王之臣,因其平素志心乐道,精勤苦行,王即放其出家。尊者出家后,直接受佛之教诫,加以自己用功心切,不久即得阿罗汉果。王本信佛,常往城外寺中参礼。可是,尊者出家以来,每见王驾临寺中,仍然闭目趺坐,视若无睹,从未起身迎王。

王因信奉三宝,亦从未对之计较,不料随王之佞臣,屡见尊者不起迎王,遂恶心谏王。王终因佞臣谗言进谏,而心田朦昧,准于次日出城入寺,如再见其不迎,定欲杀之。翌日严驾出城,始进寺门,尊者一见随即起坐,七步迎王。王怒曰:大德由来难动,今何以避席前迎?尊者答言:以前王皆存善意而来,故未起迎,而今王怀恶念驾到,若不起迎,恐当见杀。

王闻此言,知尊者已证圣果,即时顶礼而叹曰:弟子愚憨,妄受佞臣谗谏,不识凡圣,罪过匪浅。尊者曰:王虽悔过,得免地狱苦报,然因僧七步起迎,故却后七日必失王位。王回宫后七日,果败于邻国而失王位。

按:夫为僧者,乃割爱辞亲,剃发染衣,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资三有,高越人天,重逾金玉,故名之曰:僧宝。

《十轮经》上说僧有四种:一、第一义僧;即诸佛菩萨,辟支佛及四沙门果,七种人是。二、净僧;即诸有能持具足戒者。三、哑羊僧;即愚痴无智,不能咨问深义者。四、无惭愧僧;即放纵六情,贪著五欲者。于此僧虽有四,而真正护法之善信,礼敬众僧时,务必欲一视同仁,不可有敬圣而篾凡,甚至毁辱破戒者之意念,要知道,凡僧虽不能降福,求福必敬凡僧。所谓敬之则永绝长流,篾之则常招苦报。

时丁末法,佛法式微,弘法者之僧众,及护法者善信,理应尽内弘外护之责,缁素一心,同将垂危之佛教,挽救过来,切忌彼此诤长论短。尤其是护法大德,不可妄起高慢。呵骂僧尼,败善增恶,摧残佛教,罪莫大于此矣。前闻有某居士提议今后敬僧之法,可由顶礼而改为合掌问讯,原因为方便与适时。笔者不敢说此建议不是,但亦非善举,若论方便适时,改为注目示敬,则更为方便适时。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过年过节去寺庙烧香礼佛,有这4点禁忌需注意,你都了解吗?

过年过节去寺庙烧香礼佛,有这4点禁忌需注意,你都了解吗?

过年过节去寺庙烧香礼佛,有这4点禁忌需注意,你都了解吗?春节已经在不经意之间悄悄的过去,马上就要面临着元宵节的来临。正值春节和元宵节当中这十来天的时光,很多人都想着出门烧香礼佛,一是可以在佛前许下自...

宽运法师:母亲的愿望

宽运法师:母亲的愿望

我们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人的愿望。在释迦佛的年代,一样有一个慈心的母亲,非常诚恳的供养佛陀和清净的比丘。有一天佛陀问她,你有什么愿望呢?她说我只有一个愿望,想生四个儿子,那一个儿子呢能做...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七回 拜坚固解脱长者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七回 拜坚固解脱长者

第四十七回拜坚固解脱长者善财来到沃田城,寻到坚固解脱长者,长者年已半百,坐于草堂之内。草堂简陋,四下无墙壁,上悬一葫芦,长者坐于葫芦下,善财上前右绕三匝顶礼道:圣者,我名善财,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

达真堪布:摧破世缘用真心

达真堪布:摧破世缘用真心

达真堪布:摧破世缘用真心 我们都知道有一天死亡会来临,但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死期不定的观念。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面对死亡的时候,真的非常可怕啊!那时只能靠善根,没有其他任何办法。所以现在就要分秒必...

达真堪布:我认为做人可以低调,但是做事要高调,这样对吗?

达真堪布:我认为做人可以低调,但是做事要高调,这样对吗?

达真堪布:我认为做人可以低调,但是做事要高调,这样对吗? 问:上师讲,做人要低调不能高傲。低调做人没问题,我认为做事要高傲,因为我是个带队训练,要成绩,有时候很高傲,所以有些矛盾。 答:你可以有自...

挽回女友的技巧 注意到男女生的不同 学会触发女

挽回女友的技巧 注意到男女生的不同 学会触发女

挽回女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其实大家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掌握挽回女友的方法,没有意识到男生和女生的不同之处,以至于使错了力。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作为看客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