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世法无二无别,六根清净处处是道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禅师晚年在云居山,依然不忘弘法,随时开示修行法门。今天这篇开示,是虚云禅师在1955年四月十六日所说。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

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众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后来田已开了,师晚间上堂,僧问:“田已开竟,请师说大义。”师下禅床行三步,展手两畔,以目示天地云:“大义田即今存矣。”大家想想,百丈老人说了什么呢?要用心体会圣人的指点。

我这业障鬼骗佛饭吃了数十年,还是摩头不得尾,现在又不能陪大家劳动,话也没有可说的,勉强应酬讲几句古人的话,摆摆闲谈,志公和尚《十二时颂》中辰时颂曰:“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识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既然坐卧都是道,开田自然也是道,世法外无佛法,佛法与世法无二无差别;佛法是体,世法是用。庄子也说“道在屎尿”,所以屙屎放尿都是道。

高峰老人插秧偈曰:“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佛法非同异,千灯共一光,你们今日插秧,道就在你手上,坐卧是道,插秧也是道。低头就是回光返照,水清见天,心清就见性天,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打交道,便不清净,就没有道了。

佛性如灯光,房子一灯光满。房内虽有千灯亦皆遍满光,光光不相碍。宇宙山河,森罗万象,亦复如是,无所障碍;能回光返照见此性天,则六根清净,处处是道。要使六根清净,必须退步。退步是和《楞严经》所说一样,“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这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若退得急,就进得快,不动是不成的。

根不缘尘,即眼不被色转、耳不被声转等,作得主才不被转。但如何才做得主呢?沩山老人说:“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如今插秧,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是被苦乐境界转了。孔子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即无分别,无分别就无障碍,食也不知其味了。

鼓山为霖道霈禅师,精究《华严》以《清凉疏抄》和李长者论,文字浩繁,不便初学,乃从《疏》《论)中纂其要者,另辑成书。由于专心致志,不起分别念故,有一次侍者送点心来,置砚侧,师把墨作点心吃了也不知。侍者再至,见师唇黑,而点心犹在案上。这就是心无分别,食而不知其味。

我们今天插秧,能不起分别心,不生烦恼心吗?若能则与道相应,否则“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长期在烦恼中过日子就苦了。烦恼即菩提,要自己领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老公和别的女人暧昧不清 做夫妻和合术有用吗

老公和别的女人暧昧不清 做夫妻和合术有用吗

我和他结婚3年,宝宝刚满10个月,感情生活一直很好,没有什么矛盾。两家条件也都很好,没有负担,还给贴补着。我俩都在事业单位上班,工作比较清闲。但是他在外面创业想要给我们更好的生活,所以应酬很多,经常...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劝人还俗的恶行《长部注》告诉我们,吉答比库为什么在最后一世证得阿拉汉果(arahant)之前,必须还俗那么多次。在很久、很久以前,咖沙巴佛(Kassapa)传法时,有两个朋...

不比别人矮一头

不比别人矮一头

不比别人矮一头罗慕洛是个善于言说的人,但由于身材矮小,参加公众活动,常常惹来嘲笑,甚至歧视。有一次,他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他是最后一个上台的。当他精神焕发地走上主席台时,却发现,前面的桌子几乎比...

净土法门法语:佛门是否有求神、问卜之事?

净土法门法语:佛门是否有求神、问卜之事?

佛门决定禁止求神、占卦、问卜、算命、看风水。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得很明白,佛弟子可以做世间事,不可有世间意。什么是世间事?像世间的婚丧、应酬的礼俗,甚至于祭祀祖先,祭祀天地鬼神,这些可以做。但...

出生日期看发展方位和运势 助你找准事业方向 促进运势发展

出生日期看发展方位和运势 助你找准事业方向 促进运势发展

相信很多人都发现,有不少人在某个地方工作,即使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然而却并没有什么收获,不过当他们换了一个地方工作之后,往往就能够在事业上获得较大成就。像这样有助于个人发展的方位在八字命里学中就被称为大...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皆阿罗汉也。一切大圣皆其上尊。悉知他人心所念。独阿难未也。尔时佛出精舍坐于虚空。为无央数百千众会围绕。而为说法。及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