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样子

修行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很难讲。修行人也有各种相貌,各种度众生的方式。我也谈几点。

第一,修行人一定要朴素。出家人的衣服叫做坏色衣,或者粪扫衣,就是要求修行人要朴素。你要达到朴素,首先生活上一定要简单。我在五台山台顶看到一个年轻的比丘,背着包,很自在的走着,就特别羡慕。因为他身体很好,身体永远比物质更宝贵。有钱可以坐车,但是走路时,更能细细的品味自然的风景。第二,他对物质很放下。很多年轻人说放下,我想放下这个对物质的享受,是很重要的。

世间人一辈子辛辛苦苦的,除了教育孩子完成任务以后,其他时间都消耗在物质享受上。虽然工作也特别努力,但也很用心在享受着物质。而且条件越来越好,好车,好房,或者享受外面刺激的消费。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你喜欢看花花绿绿的世界,享受刺激的食物和运动,这对身心的健康都是一大摧残。

有的小孩喜欢吃肯德基、薯片,这些很刺激味觉的。导致他以后口味败坏了,吃白米饭都没有味道。口味越来越重,人的身体越来越脏,身心就无法清净了。

城市人病特别多。因为贪嗔痴重,比如我们到支提山上,用柴火煮的饭菜,和用煤气或者用电磁炉煮的,其实是不一样的。古人很讲究火候,米饭的营养和火候也很有关系。柴火煮的饭菜,吃了身心上比较安定。煤气和电磁炉煮的,它就带着一股虚火。

修行要照顾好身心,身心安宁了,修道容易进步。以前修道人,都喜欢跑到山里,风水好的地方。就是借助宇宙变化的力量。在支提山上,晚上七点钟就很安静,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感觉很想睡觉。但回到城市就不一样,有一股烦躁的气息。它也会干扰人。

第二点,除了生活简单以外,要放下“难得之货”。难得之货,就比如金银珠宝之类的。人类的一部分不安全感来自怕贵重物品被偷盗。老子讲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行妨。人人都把他当成宝贝时,就容易起偷盗之心。

我见过一个雕刻寿山石的,他的寿山石特别贵,平常都存在银行保险箱里,要看时,找银行取,取回来后再放回去。放在家里不安全,怕被偷。现在保险业很发达,就是因为人们重难得之货。

楞严经讲,难得之货,属于大众的共业。黄金比较贵,一点点就好几千上万。为什么大家都承认呢,这就是共业。等到有一天,饥荒来了,大米比黄金贵,大家就去收罗大米了。这也是共业。

人都是为物所累。人真正需要的东西不多,但欲望太强烈了。这才是比较痛苦的。修行人,欲望要少一些,就快了一些。山里修行人,他们不怎么需要佛法,他们只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大道就好。但城市人不一样,欲望很重。凡是享受了人间所有的富贵欲望的人,都比较喜欢去出家。

修行要修出一种清净的磁场,怎么才是清净,就是欲望少一些。尤其是对物质追求的欲望。人对物质的追求时,也会散发出一种磁场,磁场就是恶。人只会贪三样东西,第一是金银珠宝,或者你学佛了,贪求佛珠,佛像,乃至经书,字画,这都是贪求。有的人对古董特别感兴趣,这就是一种贪。只要有贪,就有痛苦。第二个是饮食上的贪求,吃饭要千般求细腻,自爱吃某某东西,有这个癖好。这都是痛苦。第三个是男女欲望之贪,算是比较下二等的贪求。

第三点,修行人不清高,也不要太执着人情世故。僧家不及俗家浓。所以僧人用茶,俗人用酒肉。弘一大师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道友之间的交往,不要太落入俗套。

你会发现世俗人的交往中,很浪费时间。尤其是越乡下,人情越客套的地方。当然,像少数民族,或者某些地区,他有他们的风俗习惯。但修行人要感觉到一股气息,就是要脱俗的气息。这才是要追求的。

现在电视上演佛陀,演出家人,现个出家相很容易。但要修行到骨子里,行住坐卧,走路都很有出家人的样子的,才是功夫。这就是平常的修行功夫,先修皮肉,再修骨头,整个人脱胎换骨以后,才算成功。

修行是个大工程,要转化身心的工程。善财童子看到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非常庄严,心中就产生欢喜心。弥勒菩萨说,你虽然证了根本智,但还没有修得后得智。所以相好还没有具足。慢慢修行来转化身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附西方极乐净土祈愿文)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附西方极乐净土祈愿文)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我作佛时...

【佛门观察】读懂金刚经就能明心见性、成就解脱吗?

【佛门观察】读懂金刚经就能明心见性、成就解脱吗?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法《大般若经》六百卷中的一卷。在佛说的一切经中,以大乘法为最高最大,又以般若波罗密多及其经典最为精要,因为《般若经》是彻底说透了宇宙人生真相。...

达真堪布:火施时可以用塔香代替食子吗?

达真堪布:火施时可以用塔香代替食子吗?

达真堪布:火施时可以用塔香代替食子吗? 做火施的时候,用一般的塔香代替食子,有过失吗? 答:这没有什么过失,但是这样做火施不太如法。一般的塔香和食子,它们里面的成分不一样。若是烧塔香的话,它里面的...

宽运法师:识自心众生 见自心佛性──以佛心处世为人

宽运法师:识自心众生 见自心佛性──以佛心处世为人

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以佛心处世为人出家人常言道:「以佛心为己心,以師志为己志。」立愿要上求下化,普利众生。然而什么是佛心?这不禁令人想起以下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位女施主,无论财富、地位、权势、能...

慧明法师:于心上用功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慧明法师:于心上用功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何处,都离他不开。因一切唯心故。信愿行三字,有循序渐进的意义,学人往往随便看过,未加审思。须...

净土五祖,后善导少康大师的平生灵感奇事

净土五祖,后善导少康大师的平生灵感奇事

少康大师(688——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祖师。俗姓周,唐缙云仙都山(浙江缙云)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仙境,有玉女授给她一朵青莲花说:“此青莲花表大吉祥,寄于你所,当生贵子,冀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