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学修佛法让心灵超越烦恼痛苦

达真堪布:学修佛法让心灵超越烦恼痛苦

佛法是种活法,生活是种修行。学佛修行能让人轻松自在,快乐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我们明理了,心里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了。学修佛法能让你的心灵超越一切烦恼痛苦。

佛法不离世间法,出离心也不是逃避心。出离,不是身要离开社会,离开世间,而是思想、精神、境界要超越世间。把人世间这些名闻利养都看淡了、看破了、放下了,心里不挂碍任何一种东西,这叫超越。我们要超越轮回,超越三界,要超越人世间的这一切,而不是要逃脱。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要超越,就是要看破、看透、放下。因为诸法都是无常的、虚假的,没有不变的、可靠的。什么叫看破?看破是要将一切看明白、看透彻;什么叫放下?放下是一种心态、一种智慧、一种觉悟,是不挂碍、不贪恋、不放弃。

真正有出离心了,真正能够放下了,不用放弃一件事,不用放弃一个人,一切都可以接纳。觉悟了,有智慧、有善巧方便了,就没有障碍了。真正看破、放下了,超越人世间的一切法了,这个时候心里不会有任何挂碍和烦恼,心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是一点都不糊涂,一点都不犯错误;是生活美满,工作顺利。如如不动,是心里没有任何障碍和烦恼。心清净,始终有一个好心情,身体自然就健康。如果总是有烦恼,心随着外境动,即使物质生活再优越,身体仍然会受到伤害。

现在人们都非常注重营养、卫生,但是病魔缠身的人仍然不计其数,因为营养与卫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要学修佛法。有健康的心灵,有好的心情,才会有好的身体。

家里的吵闹都是相对立的。若是没有你这边的仇恨、争吵,就没有对方的回应。如果对自己的儿女等家人,能无私地奉献、付出,还能容纳、圆融他们的不足,能接受他们对自己的不满与伤害,这才是真正的有修行。这样家庭就会和睦,工作就会顺利。

有佛法、有修行,就能安居乐业。

现在很多人生活工作都不顺利,是因为妄念太多,分别念太重,把正念污染了。如果没有这些杂念妄想、分别执着,心里清净轻松了,一切都会很明白的。有正知正见了,事事都能想得周到,事事都能做得圆满,一切自然就顺利了。

身体健康了,家庭和睦了,工作顺利了,能对社会、对人类做出贡献了,世间的名闻利养自然就随着你来了。世间圆满的同时,出世间也圆满了。去学修佛法,去超越世间,这叫“点火”;世间的名闻利养自然就得到,这叫“有灰”。

假如没有佛法,没有修行,我们所追求的快乐幸福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佛法是成就一切、圆满一切的方法。每个人都想圆满成就、幸福快乐,都想解脱烦恼痛苦,都想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真要实现这些愿望,真要达到这些目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修持佛法。

若是没有佛法这个活法,一定会活得非常痛苦。有家没家,有钱没钱,有权没权都一样。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苦恼的事,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受不同的痛苦。有佛法怎么都是快乐,有修行怎么都是幸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因法师:佛陀制不杀戒的根本精神

净因法师:佛陀制不杀戒的根本精神

不少人以为守不杀生戒,是我们人类对动物或植物界的一种慈善举动,也有人因羡慕持戒的功德而持戒,这虽然是好事,但不是守此戒之本义。佛陀制此戒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救济将被残杀或痛苦的众生,使之得到解脱。...

知义法师:和父母有代沟,怎么处理?

知义法师:和父母有代沟,怎么处理?

知义法师:和父母有代沟,怎么处理? 居士问:我父母的思想和我们有很大的距离,以致于有些事情的看法不一致,怎么办? 知义法师答:你的父母辛辛苦苦地送你读书,目的是希望将来显亲扬名,光耀门楣,造福社会...

宣化上人:你造什么罪业,地狱就现出一个什么监狱来

宣化上人:你造什么罪业,地狱就现出一个什么监狱来

什么叫地狱呢?地狱是谁造成的呢?人间有监狱;地府里,就是阴间──也有监狱。可是人间的监狱是政府先造好,给犯罪人预备的,地狱的监狱是不是也是这样子呢?不是的。地狱的监狱不像人间的监狱,预先造好在那地方...

星云法师:什么样的人才是值得我们结交的好朋友呢?

星云法师:什么样的人才是值得我们结交的好朋友呢?

星云法师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人和人好,鬼和鬼好,苍蝇和烂腿好。”选择朋友很重要,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的一生往往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不能不慎。什么样才是值得我们结交的好朋友...

从牧场主到国际素食协会主席的转变

从牧场主到国际素食协会主席的转变

我是第四代牧场主人。我到世界各地公开劝导人们,最好在饮食方面剔除动物性食品。经营畜牧业45年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今日美国的农业和畜牧业绝对不符合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改变!我成长于二次大战期间,我们家...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杀业是重罪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杀业是重罪

杀业是重罪《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众生莫不贪生怕死,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要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长养平等不二的慈悲心,不但不杀生,还要积极地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