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有禅,清净其心

坐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智慧,所谓开悟也即是开智慧。有了智慧,就不会像从前那么颠倒,你若坐在此处身不动、心不动,便能入定;有了定,自然开智慧,而一切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佛没有什么地方与旁人不同之处,只是他有大智慧。大智慧,也即是神通,精神通达一切。智慧与神通二而不二,但这不是鬼通。鬼通是用自己的识心揣测,自命聪明,其实不是聪明。真正的智慧不用想,是自然知道,任运自在的。你有智慧,一切通达;若无智慧,则事事颠倒。明明是颠倒,自己还不知;若知道做错了,尚有得救;若做错了而又不知,就是很苦啦!

我们若想“离苦得乐”,我们就要有智慧,有了智慧便不再苦了。若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会生烦恼。其实这道理很简单,但坐禅必要拿出时间来,所谓“久坐有禅,久住有缘”。参禅,即是清净其心;静虑,是要把思虑平静,把思虑收拾干净。这就是神秀大师所谓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把这道理懂了,便能立志修禅。

各位要努力,要拿出忍耐心。腿痛腰酸也要忍。所谓“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观世音菩萨传:救孤蝉公主受伤 医创瘢国王悬赏

观世音菩萨传:救孤蝉公主受伤 医创瘢国王悬赏

救孤蝉公主受伤 医创瘢国王悬赏话说宝德后听了葬蚁之事,将妙善公主教训了一番,她一边连连称是,一边待娘娘住口之后,便又接看说道:‘母后有所不知,蚂蚁虽然是微小的虫类,但到底也是一个性命,孩儿看了它们两...

知义法师: 念佛只要诚心念几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

知义法师: 念佛只要诚心念几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

知义法师: 念佛只要诚心念几句就好了,何必常常念? 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由此看来,并不需要常常念。如果我们的心已诚到极点,善业更是满到极点,在这种条件下,可以不必常常念,但问题是...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76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76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76】药师禅: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区别,...

戒妄语的故事

戒妄语的故事

戒妄语的故事----本生经第三----舍利婆国的商人在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Seriva)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他是一个极贪心的人。有...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自己先站起来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自己先站起来

曾经听过这么一个宗教故事。从前,有个生麻疯病的病人,病了近40年,一直躺在路旁,等人把他指到有神奇力量的水池边。但是他躺在那儿近40年。仍然没有往水池目标迈进半步。有一天,天神碰见了他,问道:先生,...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三讲01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三讲01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三讲 多欲为生死的根本01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一觉悟是说佛教的世界观;从第二觉悟一直到第七觉悟是说佛教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