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晓法师: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十五颂

第十五颂

现觉如梦等

已起现觉时

见及境已无

宁许有现量

世亲是听了正量部及萨婆多部代表的问题之后,先给他俩了一个下马威:

二位且住,你们说的现量我不承认。按你们所说,这桌子就是现量境,是真实不虚的。注意:严格来说,没有现量境这个词儿。三类境是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你们的现量这说法我不同意,这样一来,你们就违背了辩论双方共许极成的因明规则,我完全可以不理你们。但是呢,因为你正量部及萨婆多部都是高门大派,你们的代表在当时可以说都是名重当世的一代宗师,我不能太不给你们面子,让你们吃个芵(河南方言,即闭门羹)。

这里大家注意了没有,关于这现量,虽然正量部、萨婆多部、世亲他们都说,字虽然是相同的,但内涵却不一样。其实当时的各个部派,对于现量的理解没有相同的。一会儿我们就说到正量部、萨婆多部是怎样理解这现量的。现在咱还说世亲。

世亲是真的能,辩论高手,这辩论技巧着实绝了,看到这儿我真的忍不住一翘大拇哥儿:“高,实在是高!”本来正量部代表及萨婆多部代表满以为拿现量问题出来,可以扳回一局哩,为什么呢?因为──若你世亲承认有现量境,这个现量境,在这儿说的现量境(智)可是正量部、萨婆多部他们理解的现量境,若你世亲承认有现量境,则唯识所现就不成立;若你世亲不承认有现量境,这个现量境,还是正量部、萨婆多部他们理解的现量境,若你世亲不承认有现量境(智),则又与世间相违。可世亲这几句话一说,使正量部代表、萨婆多部代表的心发虚了。因为他们在前边儿已经数次在世亲面前屈词,败军之将,又安敢言勇。虽然他们还出面与世亲辩论,表现得不屈不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精神可嘉,但是,其实在内心深处确实对世亲已经很是发觫了。他们也没想到世亲会说,我承认有现量境(智),但现量境可不是你正量部、萨婆多部理解的那个样子。

世亲说,你们说这张桌子是现量境,我认为它不是,它只能是现觉。什么是现觉呢,就是目下可以觉察到的这些儿境界,而现量境是真实不虚的的境界,在《八识规矩颂》中说真实不虚的境界是性境。当下觉察到的境界与真实不虚的境界是两码子事儿,不能混淆。现量与现觉是不同的,这个容不得丝毫的马虎。

这儿我举个例子以说明目下可以觉察到的境界不见得就是真实不虚的。比如,咱前边儿已经说过一次的,甲想喝酒,又怕醉了难受,因为他是第一次喝酒,不晓得喝到什么样就是醉了,就向乙请教。乙告诉他说,“你看,现在咱面前的桌子上点了两支蜡烛,到什么时候你把两支蜡烛看成四支蜡烛了,那就是醉了,就不要再喝了。”甲好一阵儿纳闷儿的,“可桌子上明明只有一支蜡烛呀?”大家看,乙看见桌子上有两支蜡烛,但谁能说乙当下觉察到的这第二支蜡烛是真实不虚的呢?

世亲接着往下说,对于我们目下可以觉察到的这些儿境界,我还拿前边儿所举过的梦的例子来比拟。我们目下可以觉察到的一切境界,其实与梦中的境界是一样的,当我们在做梦时,也会觉得这张桌子是真的,甚至梦见一只大老虎,我们就吓得不得了,认为真的是有一只大老虎,但当我们醒来的时候,这才知道原来那只追我的大老虎是虚幻的,根本就是没影儿的事儿。当时的桌子、椅子、村庄、花园、山河大地、人我是非等统统都是虚幻的。我们现在所看见的桌子,就如梦中看见的桌子一样虚幻……

插问:为什么现在这张桌子不但可以看见,而且当手摸上去时有感觉,而梦中的桌子却不行呢?

这是因为你醒来了,醒来以后才摸不到梦中的桌子,其实在你睡着做梦时,那张桌子也是可看可摸的。我们现在还都在无明大梦之中,所以觉得现在的桌子、粉笔可看可摸,当你从无明大梦中觉醒之后,就会知道当时的桌子、粉笔其实也是虚幻的,根本摸不到。

问:为什么我现在可以控制自己,我想摸这粉笔,不想喝水等都能自己做主,而做梦时不会起类似的念头呢?

到以后有机会再解释,现在先把它稍放放,你现在只记住:在现实中,自己实际上是作不了主的,连自己的主也作不了。

正量部和萨婆多部虽然同时提出现量问题,但细究起来,正量部和萨婆多部二者之间关于现量的看法也有些微的不同。正量部认为:心法、心所有法和合的认知活动是现量。心法、心所有法是生起的当下就谢灭,但心法所对应的色、声、香、味等法,则是生起后须待众缘和合才谢灭,它生起后是要暂住一下的,也就是说心虽然谢灭了但境未必谢灭。而萨婆多部则认为心法以及所对应的境都是念念生灭,在生起的同时、当下就谢灭了。一般都把萨婆多部称为刹那论者,就是这个缘故。

世亲对于正量部是这么说的:

已起现觉时,见已无,宁许有现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你觉察到目下的境界──桌子时,能看见这张桌子的眼识立马就谢灭了。即使你说这色境可以暂住待缘,缘具了方才谢灭,但这已是意识的分别,不再是眼识的作用。我们知道,眼识只有自性分别,意识才有随念分别和计度分别。当然意识也有自性分别的。桌子是眼识所对境,能见的眼识既然已经谢灭,怎么称得上是现量呢?这里说的现量,才是世亲所理解的现量。桌子是眼识所对境,可以看见桌子的眼识既然已经谢灭,所以这根本就称不上现量,只能说是目下可以觉察到而已,目下觉察则是意识的作用。

现量必现在,但它已过去,故而非现量。

世亲对于萨婆多部说:

当你觉察到目下的境界时,眼识刹那即灭,桌子也刹那即灭,已成过去,又怎能是现量呢?这个现量,也是世亲所理解的现量。

下面大家再记几句话:

你目下所觉察到的一切境界,其实与梦中的境界并无二致。当你觉察到这是一张桌子时,对于正量部来说,能见的眼识立马就谢灭了,成为了过去,对于萨婆多部来说,能见的眼识也好,所见的色境--桌子也罢,通通都是在相合的同时就成为了历史,这就违背了现量的三要素之一的“现在”。所以,这根本就不是现量。故尔,你们正量部、萨婆多部拿现量来证明外境实有,不行!

这个颂语中,第一句“现觉如梦等”的“等”字,包括眼睛有毛病时看见空中花、第二月,刚才举例的醉眼朦胧看见第二支蜡烛等等。还得记住,现量是没有名言概念,不可言说的,我们来说现量,其实已经不是现量了。

问:能见的心的生灭还好理解,一下想到这儿,一下想到那儿,可这桌子怎么刹那生灭呢?它明明存在好多年的呀~~

比如电影,银幕上出现一个镜头,是一个人呆坐在那儿好久没动,但它的本质是什么呢?胶片上一样的图片好多,银幕上的人没动,但实际上图片已经过了几百张。假如你不明白电影的原理呢?这是一样的道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把自己当看客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把自己当看客

看客一位90岁的老人,对我讲他。的故事:30多年前,我站在乡村的戏台上,我的双手被反绑在身后,五个戴着红袖章的人围住我,高音喇叭里正在播放革命歌曲,台下是乌泱泱的人群。我知道,那歌曲播放结束,批斗马...

地藏菩萨感应录:辛苦奔波找工程,菩萨加持转好运

地藏菩萨感应录:辛苦奔波找工程,菩萨加持转好运

【广东深圳】黄常旺2007-10-24说起地藏菩萨,实在是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对菩萨的感恩之情!我是1997年皈依学佛的,刚开始时,夫君因为不理解,只要看到我在家里简单的佛台前礼拜念佛诵经,或看学佛的...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问:弟子在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常有很多妄想,不知要如何做才不会有妄想?(弟子学佛不到两年)净空法师答:你学佛两年,妄想这么多是很正常的现象,到什么时候妄想...

佛学书籍:教规礼仪:人生礼仪篇

佛学书籍:教规礼仪:人生礼仪篇

人生礼仪篇一、毓麟之礼二、皈依之礼三、成年之礼四、佛化婚礼五、寿诞仪礼自古以来,佛教徒总是在丧葬的时候才想到要采用佛教的仪礼,反而生养婚庆却极少以佛教的仪式去进行。因此,佛教之所以无法在中国生根,就...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千品·第八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千品·第八品

千品第八品证阿拉汉果最快的方法唱诵毫无义理的千句偈语,不如唱诵一句有法益的偈语,听闻之后,使人趣入寂静。一群商人共同搭船出海,不幸发生海难,除了一人以外,所有人都丧生了。这唯一活命的人抓住一片木板,...

人在春风得意时,当心这八件事折福!

人在春风得意时,当心这八件事折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