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所指代的是这两个“大愿”

普贤菩萨是我们中国本土汉传佛教之中的四大菩萨之一,是佛教文化当中的大贤者。而普贤菩萨在佛教文化当中最著名的部分无非也就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的十大普贤行愿了。那么在本篇文章之中就为大家列举了其两愿进行讲解。

一、礼敬诸佛

就如佛教经纶典籍《大般若经》所说的: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礼敬诸佛其实是每一个入门信徒都需要去做到的一个最基本的行为。礼敬其实可以将其理解为尊敬和诚心,也就是说,对于诸多佛像或是菩萨,每一个信徒都需要怀有最真诚的尊敬礼遇,这样才能真正的与佛教理念思想同气连枝,死后也能因此功德而顺利的通往往生之地,不需要再受轮回之苦楚。

二、称赞如来

如来是佛教理念当中佛陀释迦摩尼的名称之一。称可以理解为称颂,而赞则可以理解为赞叹。如来佛陀作为佛教的创始人以及强有力的传播者,有着常人所不能领悟的大智慧,对于六道轮回也有着非常人所不能得的境界。用我们现在的白活解释来看,称赞佛陀其实也是在给自己增强宗教文化信仰的自信,一个信徒只有对一个自己信奉的文化自信起来,才能真正的对文化实施信奉行为。

以上内容就是本片文章想要与大家进行分享和解答的关于普贤行愿的相关学识。普贤菩萨作为四大菩萨之中的行大愿者,其所愿也被佛教文化推崇至了非常高的地位,是最值得我们进行深究和透彻领悟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内在的光

内在的光

德山禅师被在路上卖点心老太婆难倒了,内心着实不好受,饿着肚子上山直奔龙潭寺,暂时住下习禅。 一天深夜,德山随侍在崇信禅师的左右。 崇信对他说:“夜已深了,还不回去吗?” 德山说:“外面太黑了,伸手不...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婆罗门和小牛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婆罗门和小牛

婆罗门和小牛在佛陀时代,有一次,六群比丘吵了起来,顺便举出十点,骂了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事情后,便叫来六群和比丘开示道:之前,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一头母牛生下了小牛,一婆罗门到了养牛...

夫妻不和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夫妻不和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十善第三条「不邪淫」,这一条关系非常非常重大,因为今天整个世界的***,根本的原因是家庭伦理教育丧失掉了。古时候对於家庭教学,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家庭是社会基本的组织,家庭出了问题,社会就会***,世...

达真堪布:如何修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如何修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如何修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问:如何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答:我们讲特加行,讲因明、中观的时候,通过逻辑推理也抉择了一些无我和空性的道理,但这都不是真正明白。即使你明白了一些,这也是比量...

净土法门法语:因果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

净土法门法语:因果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

1 因果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你行善一定有善报,你造恶一定有恶报。一个人自己要懂得自求多福,过去不知道,造作罪业,那情有可原;现在知道了,痛改前非,全心全力修善积德,那我们的前途愈来愈光明,愈来愈幸...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8.三妙门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8.三妙门

68.三妙门离开海岸,佛陀前往巴连弗城和毗舍离,然后再朝着他的故乡前进。刚进入释迦国的三摩伽摩城,他便获悉耆那教派的教主若提子去世的消息,并知道他的教团已分列成水火不容的两派。双方除了彼此力斥对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