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的对比

1

极乐世界:

有阿弥陀佛常住,于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说甚深微妙之法,令众生能得殊胜的利益安乐。

2

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已入灭,佛之正法开始了无修无证的衰颓和僧风浊乱以及步向绝灭的末法时期。

3

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佛光显赫,光耀十方佛刹,普照一切众生,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佛界尊为第一。

4

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的佛光逐渐隐去,众生的心光已被无明覆盖,人类为私欲正在地球上自掘坟墓。

5

极乐世界:

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众生不再有各种各样的身心忧苦,所受的是各种各样的无量的清净喜乐。

6

娑婆世界:

要受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等多种苦难。

7

极乐世界:

该国土已有无量无边从十方世界来的阿弥陀佛的声闻弟子,他们都是阿罗汉,都具足种种微妙功德。

8

娑婆世界:

学佛的人越来越少,自私心越来越膨胀,完全按照佛陀教言去修行的有如凤毛麟角,最终无修无证。

9

极乐世界:

十方世界各往生净土化生者,都在七宝池莲花中自然化生,全部领受清净虚渺之身,没有极限之体。

10

娑婆世界:

人要依过去世之业受现世之胎,聚四大为体,生出六根,受苦乐之报,复增贪嗔痴之业,直至老死。

11

极乐世界:

往生至该国土的诸有情众生,寿命无量无边,尽管娑婆世界经历无数次毁灭,其寿量永远不变。

12

娑婆世界:

人类当今寿命,百岁已属稀有,尽管医学越来越昌明,危害健康的因素俱时增加,身体终从坏灭。

13

极乐世界:

往生到极乐净土的众生,没有诸魔所动,成佛路上不再退转,其中在这一世补到佛位的多不胜数。

14

娑婆世界:

众生与众邪魔一起同行,在六道中轮回,直至无人身可成,无佛法可闻,在三恶道永无出离之日。

15

极乐世界:

七道栏杆,七重罗网,七重诸树都是由金、银及各种宝石构成,在各地周匝围绕,无比庄严。

16

娑婆世界:

地球上资源的消耗,水土的流失,海洋、大气遭受的污染,日甚一日,最终使人类不堪居住。

17

极乐世界:

到处都有用七宝沙铺底的七宝池,装满了澄净清凉、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患增益的八功德善水。

18

娑婆世界:

水资源已经严重贫乏而且还遭到极度的污染,只能起其本身功用中的微小的维持短暂生命的作用。

19

极乐世界:

周围有用四宝铺成的道路,有香气芬馥的七宝妙树,宝池中开放着微妙香洁大如车轮的四色莲花。

20

娑婆世界:

树木被砍伐,森林被蚕食,农田被占用,资源被滥采浪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被破坏得满目疮痍。

21

极乐世界:

常响美妙和谐优雅的音乐,众生闻此妙音,能消灭诸恶烦恼,增长善法,有助迅速证得无上菩提。

22

娑婆世界:

枪炮声,争骂声,嫉妒声,媚谀声,呻吟声,哀嚎声,合成了一首无常的交响乐,令人心力交瘁。

23

极乐世界:

没有高山丘陵,没有大海湖泊,没有河流沼泽,没有荆棘沙漠,于佛神力之故,欲见者则随其显现。

24

娑婆世界:

有火山爆发,有海啸恶浪,有江河泛滥,有地动山崩,有土地沙化,人力敌不过大自然的各种灾害。

25

极乐世界:

周遍大地是用非常柔软的真金合成,并有无量的各种妙宝间隔装饰,有着难以言说的无比殊胜庄严。

26

娑婆世界;

贫瘠的大地由泥石构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便成泽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苍蝇蚊虫到处滋生。

27

极乐世界:

常有天花作雨,其花光泽香洁细软且色彩鲜丽,使身心愉悦而不起贪着,能增长不可思议殊胜功德。

28

娑婆世界:

有能令洪水泛滥危及生命和摧毁家园的狂风暴雨,有毛毛淫雨,有酸雨、黑雨等被污染而下的雨。

29

极乐世界:

没有春夏秋冬四季和晴雨天的分别,气候不寒不热不湿不燥,令生活于此的众生感到极之调顺安适。

30

娑婆世界:

气候反复无常,热时热煞人,冷时冷煞人,冷热交替又给众生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令人苦不堪言。

31

极乐世界:

永远没有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等诸难,也没有诸恶趣魔恼的侵扰,使众生能安住于此一心修行。

32

娑婆世界:

一翳二障三涂四苦五惑六衰七垢八邪九慢十恶样样齐全,众生沉溺在生死苦海中,难有出离之日。

33

极乐世界:

国土中说法的讲堂,修法的精舍,房屋宫殿等,皆由七宝化成,都挂满了如明月般的摩尼宝珠。

34

娑婆世界:

无数的庙寺失修,修法的道场简陋,佛像少见金碧辉煌,甚至连人类自身居住的房舍也未见改善。

35

极乐世界:

大如湖海的浴场各铺着黄金、白银、琉璃、琥珀、玛瑙、白玉等沙,水的凉暖深浅随心意而定。

36

娑婆世界:

大海被污染,江河湖泊被污染,人们已逐渐找不到清净的浴场,更谈不上有随心所欲的浴场。

37

极乐世界:

若欲饮食时,用七宝做的钵器装着想要的色香味俱齐的饮食随意而至,食者以意为食,自然饱足。

38

娑婆世界:

大多数的人类仍在为基本的温饱奔波劳累,灾荒一来,粮食欠收,众生在饥饿线上挣扎,直至殍没。

39

极乐世界:

以意为食,没有了便秽,而且能使身体的色力增长,身心永远柔软健康,当不想食时,食事则化去。

40

娑婆世界:

人类以物为食,由于食物中有对身体不利的成分,再加上污染,故而有碍健康,因此产生种种疾病。

41

极乐世界:

除了饮食之外,所穿衣服和所住宅舍以及日常所需的香花幡盖器皿众宝,同样随心所欲,应念而至。

42

娑婆世界:

人们的生活,不离衣食住行,忙忙碌碌穷此一生也就是为了衣食住行,人们的贪嗔痴多表现其中。

43

极乐世界:

所住的宅舍有宝网覆盖,宝网悬诸宝铃,周遍装饰着各种奇珍异宝,光色相互晃曜,极尽庄严华丽。

44

娑婆世界: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忙于营造自己的小安乐窝,临死撒手人寰,白白失去了此生修行的大好光阴。

45

极乐世界:

所有众生容颜微妙,超过世间希有之貌,无贵贱之分,无美丑之别,都具高明的智慧,洞达的神通。

46

娑婆世界:

因受业果牵引,众生之相不但有贵贱、美丑、善恶、男女、老少等各种差别,甚至有畸形残废之体。

47

极乐世界:

有自然德风徐徐吹起。诸宝网宝树发出微妙法音。演说众苦、诸空、无常、无我和波罗蜜等诸法义。

48

娑婆世界:

社会的风气使人有多种面孔,亦出现了真假、上下、里外、亲疏、公私、明暗等等各种各样的语言。

49

极乐世界:

能触徐起德风得安和调谐舒适,犹如比丘入灭尽定;可闻温雅德香的微妙法音,使尘劳垢习不起。

50

娑婆世界:

在不良风气的干扰下,人为蝇头小利在钻营投机,尔虞我诈,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不闻法语警钟。

51

极乐世界:

德风每天六次将鲜花吹遍佛土,各色柔软光泽且馨香幽雅的花瓣供人足履,花用已毕则化没地中。

52

娑婆世界:

垃圾、浓痰、尘土、污水等遍布人行道上,空气也遭到严重污染,人们在极不健康的环境中生活。

53

极乐世界:

有以佛力变化出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等等各色奇妙之鸟,昼夜以雅音演唱诸法。

54

娑婆世界:

各种鸟类、宠物,所受之报已失却人身,皆是轮回之物,已离道甚远,展示的只是一幕幕悲剧。

55

极乐世界:

昼夜都有花雨降下,众生清晨则以七宝器皿装盛妙花,飞往十万亿佛国土供养诸佛,一饭时来回。

56

娑婆世界:

人类不再飞行,笨重的肉身难达他佛国土,各种引以为傲先进的交通工具始终离不开地球的范围。

57

极乐世界:

往生的众生皆住于正定聚(必定成佛),净土没有邪定聚(必定不成佛)以及不定聚(可邪可正)。

58

娑婆世界:

离佛越来越远,在三毒中越陷越深,四大构成的肉身毕竟与地球一起烟飞灰灭,如此一劫又一劫。

59

极乐世界:

诸往生者平等相处,都具足清净色身,都具足神通功德,都听闻诸法妙音,于受用都无所欠缺。

60

娑婆世界:

众生已生活在苦中,尚为一饭一衣、一砖一银、一荣一欲而诸多借口,争个刀兵相向,至死方休。

看看这么多方面的比较,大家确实应该选择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破戒果报故事:善恶之报 丝毫不差

破戒果报故事:善恶之报 丝毫不差

善恶之报 丝毫不差 (后魏 慧嶷)南北朝(后魏)时,崇真寺僧慧嶷,死后七天又复活,说自己和五个比丘在阎罗王面前接受审判的经过。第一个是宝明寺僧智聪,说他一生苦行,专习禅定,得生天界。第二个是般若寺僧...

老黄历吉日查询  5月份适合出行的日子

老黄历吉日查询 5月份适合出行的日子

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出门踏青的好时机,一般人们出行是没有那么多讲究的,但是也有一些人是比较注重看日子的,看老黄历是很多人择吉日的首选,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通过老黄历吉日查询看...

艾草泡脚对身体的好处

艾草泡脚对身体的好处

如果身体出现寒气重或是湿热的状态的话,身体的状态也很难调节到最佳的,现在很多人都是经路不通,容易感冒还有上火的,需要及时的调理体质才行,艾草泡脚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像是缓解经络不通还有祛湿气等都有效,...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21-22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21-225)

221、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以为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边,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

“素食”可助击退病魔

“素食”可助击退病魔

预防癌症   由于天然含有低饱和脂肪、高纤维、及大量抗癌的植物生化素,素食有助于预防癌症。在英国和德国进行的大规模研究表明,与肉食者相比,素食者的癌症发病率约低40%。在美国,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成员...

    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所宣说的一切经典,无不是在讲说调伏自心的方法,因此,向自心打商量并且去观照,才是最重要的。

---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

 
   首先,让不安定的心安定;
 
   中间,让安定的心稳固;
 
   最后,让稳固的心发挥功用——这样的口诀,是最要紧的。
 
                 
---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

 
   听闻的智慧,要能认识烦恼;
 
   思维的智慧,要能降服烦恼;
 
   禅修的智慧,要能根除烦恼。

---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

    弟子的镜子是上师,弟子自心所有的,也会显现为上师身上所有的。

 
   总之,如果不想着上师的功德,只想着上师的过错而不尊敬,这样就没有出离轮回的方法。
 
                   
---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



    就算有口诀还不够,修持才是最重要的。

 
   总归而言,当临终时睡在自己的卧铺,吞下最后一口饭,亲友们围绕身旁,呼吸或长或短的喘着气时,要能作到由光明走向光明,从喜乐走向喜乐,让本尊空行前来迎接。
 
                             
---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

 
   有怎么样的弟子,就会有怎么样的上师阿闍黎,无边十方国土哪里有各种具缘的弟子,上师就会生往那里,

 
   由于获得生死自在的上师阿闍黎,对于各种弟子来说,是不可能没有意义的,所以,直至未来的边际,上师会不断地为弟子而来,

 
   因为上师的心,即是金刚总持的心。
 
          
--- 第二世噶-玛-巴噶-玛-巴希

 

    见地,就是显相与空性无二无别;
 
   修持,就是无漏的法身;
 
   行持,就是无碍的本智;
 
   三昧耶,就是清净无垢;
 
   果位,就是“自心即佛”。
 
           
--- 第四世噶-玛-巴若佩多杰

 
   不要看别的地方,就看着自己的心,当你看着自心的时候,看不到任何能见的相;

 
   所谓的见地呢,就是了解真的没有“能修”和“所修”。
 
              
--- 第五世噶-玛-巴德新谢巴


    仅只是一个法脉不能调伏所有的众生,佛陀依着众生各自的意愿给予眷顾,自身对于自己的法脉若能如法而行,这就可以了。
 
             
--- 第五世噶-玛-巴德新谢巴

    痛苦时想起佛法,不算真实;
 
   幸福时想起佛法,那才是真实的。

--- 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


    如果一个弟子,对他所皈依的具德上师生起了想解脱轮回的真实信心,那么,即使有人毁谤这位上师,他是不会生起贪着或瞋恨的,如果有这样之心生起,表示他并没有真实的信心。

 
   因此,一旦生起“依靠法与上师,就能得到解脱”的信心,即使遇到让自己和他人生起烦恼的因缘,自他烦恼只会完全平息,除此之外,再不会有其他情况。
 
              
--- 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


    能直接利益到众生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间接的利益众生,不伤害众生,而尽力去说法、思法、修法、集众、立寺、建塔、塑像等,如此造福积德的一切思想与行动,将成为大菩提的因。

 
   若是没有利益众生的想法,或者就算有,但行为上却做出会伤害众生的闻思修与积聚福德的一切相似法,不会成为成佛的因,因此,需要善巧的放下。
 
                
--- 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

    虔诚地顶礼一位菩萨,即是顶礼一切菩萨。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诸佛菩萨为了随类调伏众生,而不定地示现带有各乘法教的化身,但事实上,法门只有一个,道只有一个,果只有一个。因此,你听闻菩萨名号的信心而生的善果,与见到佛色身的福德而生的善果是相同的。
 
                

 ---第十世噶-玛-巴确映多杰

 
   在执着万事万物是恒常的无明轮回中,我们一直陷于“我的”、“你的”的纷争里,到了判定善恶的牢狱时,自作的一切,肯定成熟到自己头上。

 
   因此,一切如母有情啊!因果的分别,不要颠倒。
 
                 
--- 第十六世噶-玛-巴让炯多杰

 
   一个人对阿底峡尊者大喊说:“请传我口诀!”
 
   阿底峡微笑的点点头说:“我的耳朵很好、很好。”
 
   并大声地喊回去说:“口诀在信心!信心!”
 
                
--- 噶当派教言

 

    所谓佛法,没有别的,无非尽力让自心生起慈悲,

 
   尽力趋入离戏论的真实本性,尽力利益众生——就是这样的智慧罢了。
 
                
--- 帕莫竹巴

 
   瞋心大小,在被身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欺侮时,就看得一清二楚。
 
   我慢大小,在自己学问有些增长时,就看得一清二楚。
 
   嫉妒大小,在别人抢到好位子时,就看得一清二楚。
 
   贪欲大小,在春风得意时,就看得一清二楚。
 
   吝啬大小,在布施自己的财物时,就看得一清二楚。
 
              
--- 藏巴加惹大师

 
   不贪着此生,就是最好的供养。
 
   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有情众生,就是最好的利生。
 
   满足于任何事物,就是最富有。
 
   到哪个地方都行,就是最好的故乡。
 
   睡在哪里都舒服,就是最好的豪宅。
 
   有助益的觉受生起,就是最好的朋友。
 
   彻底完成着手开始的事,就是最好的好汉。
 
   自己能做得了主,就是最有权威的话语。
 
   心不被贪嗔所驱使,就是最好的悲悯。
 
   没有不如法的心意,就是最好的戒律。
 
   心意具有觉证,就是最好的空行聚集。

---藏巴加惹大师

 
   一般人只喜欢高深的法,不能满足于初基的法,只喜欢那些说空空的、无无的、高高的法,只是人们的证解范围里,却没包含法的力量,

 
   光是大圆满法没有用,还要有大圆满人才行。
 
          

 ---央滚巴大师

 
   听到一个法、两个法就要去修;知道一点、两点也要结合在心上。若不将法灌注在心上,就像面粉与水,若不混合一起,却让法和人之间,有着能容纳下一个人的空间,法就起不了作用了。
 
           
--- 央滚巴大师

证悟者的心要口诀!

    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所宣说的一切经典,无不是在讲说调伏自心的方法,因此,向自心打商量并且去观照,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