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总结出6个字,发人深省!


编 / 国学君  图 / 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静慧大师说:“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的体会:看破,放下,自在。”

只有看破,人生才能真正放下,获得从容自在。

01

看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译文】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本来不可取不可说,又如同水露,如同闪电,虽然呈现过,瞬间消失,不可取不可说,应作如是观。

人生如闪电、似露水,纵然精彩,也不过是转瞬即逝,什么也留不下。

所有人都会老去,都会死亡。

再多的财富也带不走,再大的权位也只能留给后来人。

我们的喜怒哀乐,聚散成败,随着时间这条单行线一闪而过,再不复返。

李白说: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无常,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佛家讲: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就是空,所以是与非都不重要。

人生也是空,所以所有的执迷都没有意义。

宣鉴禅师说:佛是臭狗屎。

不是大不敬,只是他已经看破,既然是空,那么冠冕狗屎,对佛都没有意义。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看不破,不懂人生的悲凉,每日为所得所失斤斤计较,到头来,不知道到底在忙碌什么。

一切终将失去,所以要懂得珍惜。

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不要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你的家人、爱人、朋友。

对财富的聚散尽量淡然,不执著,平安是福,知足就好。

02

放下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译文】如来常常说,你们比丘,既然知道我所说的佛法如同渡筏的比喻,渡过河就要舍筏,佛法也是如此。佛法尚且要舍弃,何况非法呢?

佛经上有这样的故事:

梵志拿了两株花要供佛。

佛曰:“放下”。

梵志放下两手中的花。

佛更曰:“放下”。

梵志说:“两手皆空,更放下什么?”

佛曰:“你应当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到了没有可以舍的境界,也就是你免去生死之别的境界。”

千难万难,放下最难。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纵然知道一切都是虚妄,一切都将化为尘土,现世人的无明和妄念也依然很难摆脱。

唐朝的大臣鱼朝恩拜见国师,问曰:“何者是无明,无明从何时起?”

慧忠国师不客气地说:“佛法衰相今现,奴也解问佛法!”(佛法快要衰败了,像你这样的人也懂得问佛法!)

鱼朝恩从未受过这样的羞辱,立刻勃然变色,正要发作,国师说:“此是无明,无明从此起。”(这就是蒙蔽心性的无明,心性的蒙蔽就是这开始的。)

鱼朝恩当即有省,从此对慧忠国师更为钦敬。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修行。

不是放下你的事业和家庭,而是放下你的虚荣、放下你的贪欲、放下你的愤怒。

对于别人的冒犯不会耿耿于怀,对于不明的财富不会贪心大动,对于曾经怨恨的人,不会暴跳如雷。

有人复述你曾经的悲伤过往,你安静倾听,像是听一个陌生人的故事,心如止水。对于曾经恼怒和愤恨的人,坦然面对,一笑置之。

放下心灵的负累,人生才能往前看,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03

自在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译文】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执着在物质现象上,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感觉、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无所住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

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

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心一动,妄念就升起,人生也就失去了自在清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保持心灵的平静和清净,人生才能真正自在。

渔夫在岸边晒太阳,有个企业家诱惑他,让他贷款买条船,这样下去几年就能还完,再过几年公司就能初具规模,老了退休的时候,就能在岸边晒太阳了。

渔夫回他,那我现在在干啥。

没有妄念,坚持本我,心不随外部环境的牵引,不随其转就是清净自在。

心即世界,心里清净无碍,世界自然也会变得干净起来。

所以我们要学会以清净看世界,欢喜过生活。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当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饱满、有力量,这样的人生,才自由自在,足够精彩。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首好听的音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首好听的音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是观音菩萨的心璇枢纽观自在菩萨 .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 照见五蕴皆空 . 度一切苦厄 . 舍利子 . 色不异空 . 空不异色 . 色即是空 . 空即是色 .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 舍利子...

不欺裸妇,天赐功名

不欺裸妇,天赐功名

林登云,宋朝人。家住江南,为了去省城参加考试,乘船经过吴淞江,在途中因天色已暗,即将船停泊在一傍水而建的楼房下。  当夜半更深时,楼中不知何故,忽然起火。有一穿亵衣的露身少妇,为逃生,从楼上窗口,慌...

属兔带什么能招财 这5种饰品有助于属兔人招财添贵

属兔带什么能招财 这5种饰品有助于属兔人招财添贵

每个人对于财富都有欲望,希望自己挣到更多的钱财,而想要挣到拥有客观的财富,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得拥有旺盛的财运,当自己财运不够好的时候就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催旺财运。想要招财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带吉祥饰品...

做完和合术了,只有等吗?和合术注意事项

做完和合术了,只有等吗?和合术注意事项

刚和男友在一起的时候,他对我是百依百顺,但是在一起的日子久了,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矛盾,但是每次都是男友主动对我求和。前段时间,男友因为个人的原因辞了他的高薪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他只是想休息一下,就...

佛教故事:禅·看开:凡事要能虚怀若谷

佛教故事:禅·看开:凡事要能虚怀若谷

凡事要能虚怀若谷有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释圆笑了笑,问道: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的没能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老师吗?年轻人深...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梵志悟道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梵志悟道

梵志悟道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志匆匆忙忙的跑到佛前,愁眉苦脸的顶礼佛陀。说道:佛陀!我不幸遭遇到人生最烦恼的两件事,想请佛陀给我解决,以减少忧愁!梵志!是什么事使你这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