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生而幸福快乐 死而平静无惧

生而幸福快乐死而平静无惧

文/释本性

宗教的使命,一是教会人们幸福快乐地活着,二是教会人们平静无惧地死去。

今天的社会,已经不缺如何挣钱、为官、搏名、拼利的奥妙,缺的是如何幸福快乐地生活与平静无惧地老死的奥秘。

在佛教,通向幸福快乐而生,平静无惧而死的路,在于心要内证、莫向外求。

如何心要内证、莫向外求?

佛教就此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比如禅定法、念佛法。

这里我要介绍的是——

①自恣与忏悔法:三人以上的僧团中成员,在僧团面前,进行自我批评,讲述自己一段时间以来思想、语言、行为上的错误,自我反省,自我清净,同时,也请僧团帮助自己反省、自己清净。这就是自恣。

自恣之后,要进行自我的忏悔,分析过错原因,总结过错教训,忏悔过错内容,生起惭愧心,生起后悔心,生起知错必改心。这就是忏悔法。

②宽恕与包容法:自恣与忏悔是对自己,但宽恕与包容,是对别人。当然,这对别人,最终还是对自己。既然自己也会犯错,允许自我批评,自我忏悔,那么,为什么要苛求别人不能犯错呢,为什么不允许别人自我批评自我忏悔呢。

如果,将心比心,将已比他,那么,就应包容他人,宽恕他人,就会包容他人,宽恕他人。

③感恩与祈祷法。有了自恣与忏悔的心与行动,有了宽恕与包容的心与行动后,我们就有了强烈的慈悲心和慈悲行。由此,就懂得感恩他人,为他人祈祷,就懂得感恩社会,为社会祈祷,就懂得感恩国家,为国家祈祷……

懂得自恣、忏悔、宽恕、包容、感恩、祈祷的众生,是止于至善、心无挂碍的众生,是能够幸福快乐地生活,平静无惧地老死的众生。

而这,不正是人生要追求的一大目标与境界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投谋召灾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投谋召灾

投谋召灾罗与贾比屋而居,罗富贾贫。罗欲并贾宅,而勒其值。以售他人,罗又阴挠之。久而益窘,不得已减值售罗。罗经营改造,土木一新。落成之日,盛筵祭神。纸钱甫燃,忽狂风卷起著梁上,烈焰骤发,烟煤迸散如雨落...

净土法门法语:要培养念佛的习气

净土法门法语:要培养念佛的习气

1 佛在经上劝导我们,人要行善、人要积善,死的时候就没有恶念。善心善行能够提高自己的层次,可是一定要知道,恶念是妄念,善念还是妄念,善念感三善道,恶念感三恶道,你出不了六道轮回。2 用什么方法克服我...

【禅茶一味】警惕!18种喝茶方法小心“要你命”

【禅茶一味】警惕!18种喝茶方法小心“要你命”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享受假日的休闲。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茶养生的。我们来看一下,哪些状况下的我们需要和茶叶隔离起来。1.发烧忌喝茶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

帕奥禅师答:如果有人对世间物欲、情、食、乐等都能淡泊无欲,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

帕奥禅师答:如果有人对世间物欲、情、食、乐等都能淡泊无欲,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

问:如果有人对世间物欲、情、食、乐等都能淡泊无欲,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帕奥禅师答:欢喜自然、种花、植草也是一种执着。只要你的道智、果智还未在你的意门心路过程中生起,你的烦恼就...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6.四座山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6.四座山

66.四座山一天清早,目犍连尊者满眼泪光的来见佛陀。佛陀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时,目犍连答道:世尊,我昨夜禅修的时候,念头离不开我的母亲。我观想着对她的感情。我知道自己年幼时曾仅她悲伤过,但这并不是我现在...

索达吉堪布:吃素放生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吃素放生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吃素放生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问:吃素放生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在生命的平等线上,动物和人类共同拥有生存的权利。我们没有任何可靠的依据,证明自己有资格掠夺它们的生命,吃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