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法师: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以上这段经文,就是对世间的一切假相,以及就著我们的真如本体,真假两方面同时加以观察。

佛言,就是释迦牟尼佛说:观天地,念非常,观察天地,依一般凡夫的眼光看,天地,在头顶所覆盖我们的是天,在下面运载著我们的是地。依佛学说,天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天,因此天包括了三界。至于地,我们这个世界,称为南阎浮提,即南瞻部洲,整个的地,应该是四大部洲,天地涵盖了整个虚空、宇宙。

依常情来说,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是无常的。非常,是不长久,无常的意思。但一般人都认为天和地是常住不会坏的,所谓地久天长,地也好,天也好,是永远存在的。事实上,依现象界来说,大地并不是亘古不变的,以气候来说吧,一年四季,气温都有差别,尤其是冬天,在中国北方,天寒地冻,到处雪花飘飘,一片白茫茫的。而在夏天,却是非常炎热,也是叫人受不了的,正如《千字文》所说的寒来暑往,气象是变化无常的。

依今日科学研究,太空所有的星球,也不是永远存在的,经过一段时间,也是会坏的。有时候天空降落陨石,就是太阳系里的星球坏了,爆裂而掉下来的岩石。同时,也有好多新星球诞生了。佛教也讲到成、住、坏、空,不论是宇宙的气象,或者地理、物理等各方面,都是无常变迁的,好像菲律宾所发生的火山爆发,就是地底下的火山蠢动,把地层弄松了,再加上热气薰烤,地层溶化成为岩浆而喷出表层,因此,火山爆发,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证明地球不是永恒的。

有句成语,叫沧海桑田,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片汪洋大海,但是,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以后,却变成陆地(桑田)了。桑田,过了一个时候,也会变成大海。好像伦礼遝,本来我们可以看日落的那个海边,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很大的土地,虽然是人工造成的,但是天然的也未尝不是这个现象。从沧海桑田,可以表明我们这个地球不是永远不变的。

总而言之,天地有成、住、坏、空,形成以后,住了一段时期,就坏了,到最后一段时期,便归于空,这是慢慢循环的。成、住、坏、空和生、住、异、灭,正说明了宇宙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佛教导我们观天地,念非常,我们对天地要加以观察,虽说天地比生物的寿命较为长久,但到头来也是无常的。

观世界,念非常,世界,分开来讲,世,在佛学上的定义,是迁流的意思,是从时间方面来讲的。时间不停地在变动,因此,孔子看见流水,有所感触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消失,好像水日夜不断地流著。世,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到;所谓现在,当我说现在的这个时候,又成为过去了,所以,过、现、未三时,表示时间的无常性。

界,指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称为十方,以方位来说明,是就空间方面而说的。

讲到世界,不论就时间或空间来说,都是无常的,不会永远存在的。时间不停地在迁流,方位,也不断地更改,没有固定的位置。为什么说方位也是无常的呢?譬如说现在我站在讲堂这个地方,是在诸位的西边,然而就佛像、黑板来说,我又在东方了,所以,方位要看从那一个角度来说明,它是没有固定的,也可以说是无常的假相。

观灵觉,即菩提,灵觉,就是灵明的觉性,即是我们的本体心灵,佛经中称为真如、佛性、法性、本觉等等,名称虽然很多,都是指我们本来的觉性。菩提,译为道或觉,也就是佛陀当初成道所证得的正觉妙果。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是先天的佛性,这个佛性,现在因为被无明烦恼所覆盖著,没有办法显现出来,经过了修持以后,慢慢会证悟到我们的觉性──菩提,菩提是真心,是永远存在的,无论佛出世,或佛不出世,都是常住的,这是真实的。

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是就假的一方面来说的。观灵觉,即菩提,是就真的(真如佛性)这一方面来说的。

如是知识,得道疾矣,假如我们能够这样的了解、认识世界、天地,或者世间的万物都是虚幻不实在的,只有我们的真如佛性,是永远不变的,同时依著佛陀所教导的方法去确实修持,对圣道很快地就可以证悟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天香卷

天香卷

材料:香蕉、小黄瓜、素火腿、豆皮、太白粉、起司丝、杏仁角粒、面糊调料:千岛沙拉酱作法:1)先将香蕉剥开成三瓣,小黄瓜、素火腿切长条状备用。2)豆皮撒上少许太白粉后,将香蕉、小黄瓜、素火腿及起司丝铺于...

文殊化身—戒阇黎(二)

文殊化身—戒阇黎(二)

文殊化身戒阇黎(二)宋朝光宗绍熙元年庚戌初夏。北山百花桥东庙神,姓谷名穆。颇灵而神,常常变化成老人进入寺里听法师讲经。法师问他从什幺地方来。他回答:「为听法而来。」法师又问:「你用什幺来听着?」「我...

净土法门法语:结缘非常非常重要

净土法门法语:结缘非常非常重要

1 阿弥陀佛给我们说明念佛的利益,念佛人的好处、念佛人无比殊胜的成就,第十八愿、第十九愿是因,修因;第二十愿是果报,修因证果。发愿念佛,发愿是第十九愿,念佛是第十八愿。2 你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极乐...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一大早起来,寺院门口就吵闹不休,明远禅师前去询问,了解到原来是一个屠夫想要进寺烧香拜佛,但是寺里的僧人嫌他满手血腥,不肯让他进殿,于是双方就在那里发生了争执。明远禅师看到了这个景...

星云大师宽心:如何做功德

星云大师宽心:如何做功德

星云大师宽心:如何做功德一个午后,我正要从东山去佛学院上课,远远见到宝桥那边有一位矮小、驼背、小脚的老太太吃力地走着。我赶紧上前和她说:请到朝山会馆休息!她自顾自地往前走,眼看她急着想从不二门前的石...

谢祥岩谋杀正妻遭当打死

谢祥岩谋杀正妻遭当打死

谢祥岩谋杀正妻遭当打死七都乡,谢祥岩,在上海作外国人的厨司,一家五口。妻蒋氏,性情朴实,孝顺婆婆,常织布贴家用;祥岩要娶妍妇作正妻,与蒋氏离婚,母亲不许。祥岩暗同婶母商议,要毒死蒋氏。戊辰年五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