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圣贤─周廷璋

周廷璋字楚峰,云南人。生於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年间。个性老诚朴实,喜好念佛,治理家业,不太计较钱财的多寡,钱财多余时,就布施救济贫穷困苦的人。别人跟他措辞,他只是笑容以对,有人讽刺辱弄他,或恶骂羞辱他,他也只是笑笑而已。

周廷璋一贯学佛,天天凌晨起身之後,一定诵念《金刚经》《阿弥陀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经各一卷,以及念佛圣号,日常生活很充分,心境和悦,闲静安适,自得其乐!他曾经说:「或日用平常,居心行事,不离开佛法,对世间的一切事,一切物,心坎不生执着,不生贪爱,如斯而已。」

到了八十九岁那一年的清明节,周廷璋到祖先的坟墓去拜祭,顺便向祖先辞别,回来後,告诉妻子说:「我要走了,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来迎接我了。」不多时,又说:「观世音菩萨告诉我,要断食荤腥五天,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了。」於是他就天天只吃一碗粥,一盘蔬菜。

五天之後,周廷璋洗澡更衣,冠带整洁,命后辈辈念佛,而自己诵经,诵完之後,就端坐而往生了。往生後,从他的身体披发出特异香气,面貌维妙维肖── 似乎活着一样。

※毛惕园居士评语说:别人和他措辞,他只是笑容以对,这是心坎精进修持的密行功夫,讽刺恶骂羞辱他,也是笑笑而已,这是心中瞋恚之毒已经尽了。钱财有余,就散财布施,救济贫苦,心中贪欲之毒也尽了。阿弥陀佛和大菩萨来迎,尚且告诫他要断食荤腥五天,才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由此足以证实:决定没有天天开鸾刀,杀牲畜,妄想口腹滋味的人,而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但愿念佛人,能以「戒杀素食」为急切重要的事务。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如何很简单地判断一位善知识?

如何很简单地判断一位善知识?

佛陀关于舍贪的清净教诫【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教我们怎么样判断一个善知识,佛陀对于这种比丘,即将面临住持正法,统理大众...

星云大师宽心:远离是非烦恼

星云大师宽心:远离是非烦恼

星云大师宽心:远离是非烦恼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日光东照神宫,看到雕梁上端刻有三只猴子:一只掩着眼睛,一只猴子捺着耳朵,一只猴子捂着嘴。我忽然领悟到:这三只猴子象征着某些道理。是什么道理呢?人类的感官眼...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我在等你说谢谢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我在等你说谢谢

我在等你说谢谢那天我经过一个度假村,见一大群人围着一辆高档轿车,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张望。轿车旁边一身名牌西服的男人焦急地对大伙喊:你们谁帮我爬进车底拧一下螺丝啊?原来他的车油路出了问题,从度假村游玩...

黄蜂示警免遭蛇咬

黄蜂示警免遭蛇咬

石妹姑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很发心、很虔诚的善德。现在虽然已是七十岁的高龄,但她仍极“六根清利”形神饱满,健壮如中年妇女。  谈起她信奉佛教,十四岁时即已发愿实行终身素食戒杀。  十五岁那年农历二、三月间...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郑施主的主见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郑施主的主见

郑施主的主见曾经向施主们介绍过淼镇上的竹雕工艺,其实淼镇上的竹雕虽然好,但在前些年一直是默默无闻的,让这门手艺发扬光大的是镇上的郑施主。郑施主很年轻,从外地上大学毕业后回到镇里,一时无所事事便在镇上...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孙瑾孝感天晴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孙瑾孝感天晴

孙瑾孙瑾,是元朝时代的孝子。侍奉父亲及继母,竭尽心力,表现至诚的孝行,颇为当时人民所称道。父亲去世以后,棺柩停在家中四年,他忧伤万分,整日衣不解带,每天只吃稀粥,断绝荤腥,虔诚的念佛诵经,以期父亲魂...